小心,别中了“那又如何”效应的毒
01
下课回到寝室。
我的一床室友拿出她的手机,打开游戏主页,记录了“第一场游戏,晚上9点40分”。
她打算玩多少场?她说玩两场。
隔壁的二床室友,受邀一起打排位,兴致刚刚才燃起。
王者农药就像毒药,大多数追捧者很难有足够的自制力去完美脱身。
就像我的室友,明明也尽力控制自己玩游戏时长,计划学习却也同样难以自控,沉浸其中。深更半夜依旧做着键盘侠,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伴随着第二天专业课的精神不振,单词语法的空白感,极大的罪恶感与羞愧也同样感涌上她们心头。
她们责怪自己,当内心无法被救赎时,便愈发自暴自弃,更加沉迷游戏,无视学业。
而这类如我室友一般的利用手机记录去提醒自己控制玩游戏时长或者为自己制定日常计划实行失败的大学生们就像下文参与实验的多喝了酒的饮酒者一样应验了身陷“那又如何”效应的现象。
02
纽约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家与癖嗜研究员曾开展过一项研究,参与者是一群喝酒的人。
他们年龄不等,人手配一部平板电脑,记录自己一天的饮酒情况。
研究员发现当被试者喝得比自己想象中多时,除了必然的身体不适,内心还会感到罪恶和羞愧。
甚至于,这可恶的罪恶感导致了他们接下来的过度饮酒。就像那些已经浪费过多时间游戏娱乐的莘莘学子继续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索性继续荒废学业去玩得更疯一样。
“那又如何”效应是世界范围内意志力的最大威胁之一。
第一次提出这种效应的是饮食人员珍妮特·波利维(JanetPolivy)和皮特·赫尔曼(C.Peter Herman)。
这种效应描述了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
小心,别中了“那又如何”效应的毒
03
我个人也有过被“那又如何”效应操控的经历。
我曾经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对我的寒暑假制定过严厉、苛求的计划。希望以最快最好的时机考完必要的证。
事实也证明,当我有某一天懈怠了或者说没有达到我理想的成绩,我也会陷入无尽的自我否定,不愿自我原谅。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我天天追剧看漫画小说,并出现抵制学习的态度,整日只想着浑浑噩噩度日。
这也使我加剧了对于这个懒惰、没有自控力的自己的厌恶感。
而积累的后悔情绪若一直未被释放,就会导致成为更加放纵的恶性循环。紧接着我也会沦为身陷“那又如何”效应魔爪的人。
这时候,其实导致我们堕落的行为并不是初尝失败的第一次放弃,而是第一次失败后决定放弃后的罪恶感、羞愧感和无力感。
04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责备自己屈服于诱惑时,往往带来的是更多意志力的失效,以及不断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无法救赎的痛苦无力。
另外,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身负罪恶感会促使我们接受失败、改正错误,但其实就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的克莱尔·亚当斯(Claire Adamas)和杜克大学的马克·利里(Mark Leary)做的一项实验就可以证明,这相反是“情绪低落让我们屈服诱惑”的另类心理暗示。
确实如此,当初整日追剧看漫画小说的我又何尝不是借着那所谓出于某日计划实行未完成、成绩不理想的罪恶感和愧疚感在过着屈服了诱惑的舒服慵懒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就认为想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意志力的关键就是对自己狠一点,生生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来,而这样导致的后果更是事倍功半。
过度的自我否定,易降低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性与自控力,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抑郁症。
所以我们真的很有必要学会自我原谅去破“那又如何”效应。多玩了一盘王者农药、一局吃鸡、一场第五人格,少背了一天单词,不小心熬了个夜,上课、上班迟了次到,忘准备发表文稿……
当事情没有像你预想的发展,你以为就世界末日了?
过去了便过去了,没什么好过度自责的。
上一秒走了,就学会去握紧下一秒。
千万别成了中“那又如何”效应毒的人!
-END-
(文章曾首发公众号 微语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