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若轩书籍读后感

读《人生》路遥 著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花爷爷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

这本书应该是我第二次或者是第三次读了,前面看的时候人还年轻,没有太深的体会,以至于现在重读仍跟第一次读一样新鲜。好书是值得起反复阅读的,也终于理解为什么总有人说一本书要反复看。因为每次汲取的力量都不一样。

这次换个方式聊聊,想聊聊书中的几个人物。八卦一下。

黄亚萍 她爱高加林,可她爱的是“城市”高加林,并不爱“农村”高加林。如果高加林一无所有,只剩一个有趣的灵魂,她断然是不会和他在一起的。书中说:她真诚地爱高加林,但她真诚地不情愿高加林是个农民!她正是为这个矛盾而痛苦!矛盾是无法统一的,她如果不确立和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生活就会不断地给她提出这样那样的严峻问题,让她选择。不选择不行!因为生活本是矛盾本身,谁也别想摆脱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着选择,如果一旦什么都想拥有,没了原则,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就像一个女孩因为爱情嫁给了一个男孩,久而久之,她嫌弃男孩家里穷,什么都要靠他们自己打拼,慢慢的她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她不相信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或者她觉得她等不到他们的生活变好的那天,因此每天陷入沮丧中,人长时间沮丧,好运都会变霉运。生活自然不会给予她什么,因为她丢了自己的立场,一直在徘徊着……

刘巧珍/张克南  为什么将他们二人放在一起写呢?个人觉得他们二人虽然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但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爱着一个和自己精神世界不相匹配的人,他们都是属于付出型人格,他们都有一个看似精明的爹或者妈,同时他们的爱是无私的。巧珍比克南更勇敢些,因为在磨难面前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她勇敢的向加林表露自己的心意,她勇敢的接受村里人的指指点点毫不退缩,同时不抱怨不埋怨。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她依然热情的活着。

高加林  如果我是他,我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一个是深爱着他的巧珍,但其实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虽然巧珍能在他最艰难的时候给予他力量,但是矛盾的是,一旦他有了生活的热情,他会想着他的理想和抱负,这些都是和巧珍格格不入的。类似于现在男人在外打拼事业,女人在家操持家务,两人相互进步是完美的结局。但如果双方一旦没有共同进步,最终差距会越来越大。渐渐的没了共同话题,且彼此疏远了彼此的精神世界,在思想上像两条平行线没了交集,这样的生活能熬下去的很少,就算熬下去也是因为麻木了。

一个是虽然爱他,却是更爱自己的黄亚萍。他们能有共同话题,让加林感觉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在精神上他们是相通的,而且黄亚萍算是他心中学生时代的女神。和她在一起,他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在官场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是两人恋爱后,亚萍一些小作的动作他不太喜欢,不仅是他不喜欢,可能所有的男人都不太喜欢,但其余的真的无可挑剔。

后来,他说他更爱的是巧珍,我觉得其实不是的。他和黄亚萍有些类似的是,他们都是更爱自己的人。他说他爱巧珍,只不过是他更爱那个即使在低谷,依旧有人崇拜有人爱的自己。当他斗志昂扬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都不是巧珍,且视巧珍为绊脚石。只能说他享受巧珍对他无私的爱!

完。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是个人读此书后的所思所想。如果恰好你也读过此书,可以相互探讨。如果你未曾读过,没关系,你可以就以上内容表达你的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