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ReactiveX 入门系列(一)

2019-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yuGodddddd

目的

ReactiveX 简义

ReactiveX 的历史

ReactiveX 是 Reactive Extensions 的缩写,一般简写为 Rx,最初是 LINQ 的一个扩展,由微软的架构师 Erik Meijer 领导的团队开发,在2012年11月开源,Rx是一个编程模型,目标是提供一致的编程接口,帮助开发者更方便的处理异步数据流,Rx库支持 .NET、JavaScript 和 C++,Rx 近几年越来越流行了,现在已经支持几乎全部的流行编程语言了,Rx的大部分语言库由 ReactiveX 这个组织负责维护,比较流行的有 RxJava/RxJS/Rx.NET

下文 ReactiveX 简称 Rx

Rx 简义

什么是 Rx(简称:Rx)?

ReactiveX.io 官网对其自身的介绍:

An API for asynchronous programming with observable streams

一个专注于异步编程与控制可观察数据(或者事件)流的API.

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

  1. An API: 它首先是一个编程接口规范,不同的语言提个不同的实现。像 RxJava、RxSwift、RxJs。
  2. For asynchronous programming:在异步编程中使用。比如子线程耗时网络请求。
  3. With observable streams: 基于可观察的事件流。比如观察者模式中的观察者对被观察着的监听。

其核心设计思想:观察者模式、Iterator 模式、函数式编程

观察者模式:即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则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被改变。

Iterator 模式: 即迭代器模式。

函数式编程:即提供一系列函数样式的方法供快速开发。

Rx 工作模式图:http://reactivex.io/

开胃菜

再开始了解 Rx 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A = B + C

有这么一段代码A被赋值为BC的值。

在传统的命令式编程中,如果我们改变B的值,A的值并不会随之改变。

而如果我们运用一种机制,当B或者C的值发现变化的时候,A的值也随之改变,这样就实现了”响应式“。

或者说叫数据绑定

http://wiki.jikexueyuan.com/project/android-weekly/issue-145/introduction-to-RP.html 响应式编程(Reactive Programming)介绍

函数式编程思维, 就是 用计算(函数)来表示程序, 用计算(函数)的组合来表达程序的组合的思维方式.

伪代码

// 传统
int abs(int i) {
    return i * 2;
}

int add_abs(int a, int b) {
    return abs(a) + abs(b)
}

int result = add_abs(2, 3);

// 函数式
def abs = {i -> i * 2} // 传入 i 返回 i*2
def add_abs = {(a, b) -> abs(a)+abs(b)} // 传入a,b ,返回经过 a*2 + b*2 的值
int a = add_adb(1, 2)

能看到这里就是通过组合函数来达到计算结果的过程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4/functional_programming.html

结合函数式编程以及响应式编程就得到了函数响应式编程

例子

我们如果有一个输入框,输入的文字达到预期时,弹出提示框

传统的话我们的话会给这个输入框添加一个监听事件,用于监听文字的输入,然后在监听方法中,去做判断是否需要弹出提示框。

input.setInputListener(inputListener) // 设置输入监听

void inputListener(input) {
    if (!input.text.isEmpty()) {
            if input.text.count >= 100 {
                alert.show("不能输入更多了")
            } 
    }   
}

如果我们使用函数响应式编程的话,就可以用一下代码来表示

input.text
    .isEmpty
    .map {text.count >= 100} // 
    .bind {alert.show("不能输入更多了")}
        

这样就实现了输入与提示框的绑定。

而 Rx(RxJava) 的原理就是这种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有 4 个角色

角色 作用
被观察者(Observable) 产生事件
观察者(Observer) 接收事件,并给出响应动作
订阅(Subscribe) 连接 被观察者 & 观察者
事件(Event) 被观察者 & 观察者 沟通的载体

在Rx 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 Subject,它既是可监听序列也是观察者。它同时充当了 Observer 和 Observable 的角色。因为它是一个 Observer,它可以订阅一个或多个 Observable ;又因为它是一个 Observable ,它可以转发它收到( Observe )的数据,也可以发射新的数据。

Rx N部曲

Rx 的使用步骤

被观察者 (Observable) 通过 订阅(Subscribe) 按顺序发送事件 给观察者 (Observer)

观察者(Observer) 按顺序接收事件 & 作出对应的响应动作。

  1. 初始化 Observable
  2. 初始化 Observer
  3. 建立订阅关系
  4. 取消订阅
// 初始化 Observable
Observable<Integer>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observer -> {
            observer.onNext(1);
            observer.onNext(2);
            observer.onNext(3);
            observer.onComplete();
                    observer.onError
        });

Observer observer = new Observer<Integer>() { // 初始化 Observer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integer) {
            // 收到消息
         }

         public void onError(Error e) {
            // 发生错误
         }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 完成订阅
         }
        }

// 建立订阅关系
observable.subscribe(observer);

// 简化
 Observable
                .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String>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Complete();
                    }
                })
                .subscribe(new Observ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e.printStackTr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System.out.println("接受完成");
                    }
                });

// 再次使用强大的 Rx 操作符进行再次简化
Observable.just(1)
                .subscribe(new Consum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NonNull String s)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s);
                    }
                });

?>
// 其实还可以更简单
Observable.just(1)
            .subScribe(System.out::println)
  
  

onNext:用来发送数据,可多次调用,每调用一次发送一条数据
onError:用来发送异常通知,只发送一次,若多次调用只发送第一条
onComplete:用来发送完成通知,只发送一次,若多次调用只发送第一条

Consumer

Consumer 可以看做是对观察者Observer功能单一化之后的产物, 其函数accept只接收可观察对象发射的数据,不接收异常信息或完成信息。

如果想接收异常或完成信息需要使用

 Observable.just("Hello World")
                .subscribe(new Consum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NonNull String s)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s);
                    }
                }, new Consumer<Throw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NonNull Throwable throwable) throws Exception {
                        throwable.printStackTrace();
                    }
                }, new Ac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接收完成");
                    }
                });

第二个参数Consumer规定泛型<Throwable>通过函数accept接收异常信息。
第三个参数Action也是对观察者Observer功能单一化之后的产物--行动,通过函数run接收完成信息,作出响应行动。

Disposabl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

在观察者 Observer 与可观察对象Observable ,建立订阅关系后,回调这个方法,并且传过来一个 Disposable 类型的参数,可通过 Disposable 来控制 Observer 与 Observable 之间的订阅。
无论观察者 Observer 以何种方式订阅可观察对象 Observable,都会生成一个 Disposable。

Operator - 操作符

其实质是函数式编程中的高阶函数,是对响应式编程的各个过程拆分封装后的产物。以便于我们操作数据流。

常用操作符分类

创建:创建一个可观察对象 Observable 并发射数据
过滤:从 Observable 发射的数据中取出特定的值
变换:对 Observable 发射的数据执行变换操作
组合:组合多个 Observable ,例如:{1,2,3} + {4,5,6} --> {1,2,3,4,5,6}
聚合:聚合多个 Observable ,例如:{1,2,3} + {4,5,6} --> {[1,4],[2,5],[3,6]}

常用操作符

创建
过滤操作
变换
组合

使用Merge操作符你可以将多个 Observables 的输出合并,就好像它们是一个单个的 Observable 一样。

Merge可能会让合并的 Observables 发射的数据交错(有一个类似的操作符Concat不会让数据交错,它会按顺序一个接着一个发射多个 Observables 的发射物)。

聚合

通过一个函数将多个Observables的发射物结合到一起,基于这个函数的结果为每个结合体发射单个数据项。

Schedulers - 调度器

如果你想给 Observable 操作符链添加多线程功能,你可以指定操作符(或者特定的 Observable )在特定的调度器( Scheduler / 线程 )上执行。

当然在每个语言的实现或者平台下都有属于自己特殊的调度器,比如 Android 的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Swift 上的 MainScheduler等。

subscribeOn

指定一个观察者在哪个调度器上观察这个 Observable

若多次设定,则只有一次起作用。

observeOn

指定 Observable 自身在哪个调度器上执行

若多次设定,每次均起作用。

Rx 常用的场景?

它有什么使用场景?

场景 1:单请求异步处理

在显示场景中 ui线程(主线程)不能做耗时操作,比如网络请求、大文件读取等。

伪代码:

// Api 封装类
public class API {
        // 获取 token 的实现
        Observable<String> token(username, passowrd) {
            // 返回一个 Observable
            return Observable.create({ observer
                    request.get(xxx)
                            .callback({
                                void success(Response response) {
                                  String token = ....// 解析返回值,获得 token
                                  observer.onNext(token)
                    observer.onComplete(token)  
                          }
                    
                              void error(error error) {
                                        observer.onError(error)         
                                }
                        })
                    
            })
        }
}

// 
API.token()
  
  .subscribe{
  
    void onNext()
   
    void onError()
      
    void onComplete()
}


Swift:

enum API {
    /// 通过用户名密码取得一个 token
    static func token(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Observable<String> { ... }
}


RxMoyaProvider<API>()
    .request(.token("song", "123"))
    .subscribe{ event in {
    switch event  {
      case .Next(let response):
        // 获得请求结果
      case .Error(let error):
        // 发生错误
      case .Complete():
            // 完成请求
    }
  }}

Java:

public interface Api {
    
     @GET("getToken")
   Observable<ResponseBody> token(@Query("username") String username,
                                  @Query("password") String passowrd);
}

retrofit.create(Api.class)
    .token("song", "123")
    .subscribenOn(Schedulers.io()) ///在IO线程进行网络请求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回到主线程去处理请求结果
    .subscribe(new Observer<ResponseBody>()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 开启订阅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ResponseBody responseBody) {
                                                // 获得请求结果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 发生错误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 完成订阅
                    }
                })

场景 2:多异步请求连续调用

比如先通过用户名密码取得 Token, 然后通过 Token 取得用户信息。

传统方式实现:

/// 用回调的方式封装接口
enum API {
    /// 通过用户名密码取得一个 token
    static func token(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success: (String) -> Void,
        failure: (Error) -> Void) { ... }

    /// 通过 token 取得用户信息
    static func userinfo(token: String,
        success: (UserInfo) -> Void,
        failure: (Error) -> Void) { ... }
}
/// 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获取用户信息
API.token(username: "123", password: "123",
    success: { token in
        API.userInfo(token: token,
            success: { userInfo in
                print("获取用户信息成功: \(userInfo)")
            },
            failure: { error in
                print("获取用户信息失败: \(error)")
        })
    },
    failure: { error in
        print("获取用户信息失败: \(error)")
})

Rx 实现:

/// 用 Rx 封装接口
enum API {
    /// 通过用户名密码取得一个 token
    static func token(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Observable<String> { ... }
    /// 通过 token 取得用户信息
    static func userInfo(token: String) -> Observable<UserInfo> { ... }
}
API.token(username: "song", password: "123")
    .flatMapLatest(API.userInfo) // 将 Observable 的元素转换成其他的 Observable(将当前请求转换为另一请求)
    .subscribe(onNext: { userInfo in
        print("获取用户信息成功: \(userInfo)")
    }, onError: { error in
        print("获取用户信息失败: \(error)")
    })
    .disposed(by: disposeBag)

当然这样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当你当前的业务 需要有关系的连续请求 4 个、5个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样可以避免回调地狱,从而使得代码易读,易维护。

场景 3:多异步请求合并处理

有时候在项目中,我们会碰到组合多个请求的结果后,再更新UI的情况,比如同时取得当前商品信息和评论

Swift

/// 用 Rx 封装接口
enum API {

    /// 取得老师的详细信息
    static func info(id: Int) -> Observable<Teacher> { ... }

    /// 取得老师的评论
    static func comments(id: Int) -> Observable<[Comment]> { ... }
}


Observable.zip(
      API.info(id: 1),
      API.comments(id: 1)
    ).subscribe(onNext: { (teacher, comments) in
        print("获得当前商品信息: \(teacher)")
        print("获得当前商品评论: \(comments.count) 条")
    }, onError: { error in
        print("获取商品信息或评论失败: \(error)")
    })
    .disposed(by: disposeBag)

java:

MyService myService = retrofit.create(MyService.class);
Observable getInfo = myService.getInfo();
Observable getComments = myService.getComments();
Observable.zip(getInfo,getComments)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this::updateUI, this::showError);

题外话

Swift: Combine (官方)

Combine 可以使代码更加简洁、易于维护,也免除了饱受诟病的嵌套闭包和回调地狱。Combine 是 Reactive Programming 在 Swift 中的一个实现,更确切的说是对 ReactiveX (Reactive Extensions, 简称 Rx) 的实现,而这个实现正是基于观察者模式的。

https://icodesign.me/posts/swift-combine/

Kotlin: 协程(线程切换框架)
https://space.bilibili.com/27559447?from=search&seid=9369351450622626138

https://juejin.im/post/5a0ab91451882533d0229556

参考文档:

ReactiveX/RxJava: https://mcxiaoke.gitbooks.io/rxdocs/content/Intro.html
RxSwift: https://beeth0ven.github.io/RxSwift-Chinese-Documentation/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