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忆浅谈写作
就算现在记录编辑的工具已经多如牛毛,各种高科技装备让人眼花缭乱,但我还是很怀恋学生时代曾经用稿纸写作的感觉。
入夏之后,傍晚的阳光温柔了,蝉也倦了,暖风撩过行人的发丝,在林荫之上,沙沙窃语。
饭后稍作散步,就去上晚自习,呆坐在课桌前,随性地写写画画,渐渐地有什么灵感了,就一直写下去。有时候甚至一个句子能够写三遍以上,因为写完了感觉不对,就会划掉重新写。一个词一个字,虚词实词、动词代词,只要有丁点的感觉到自己的用词表达不到位了,就会划掉重写。
那种感觉,相对于现在的电脑写作编辑,很不一样。因为在稿纸上划掉了,其实自己之前写了什么,还是能够看到的,所以一个版本一个版本之间,可以形成明显的对比。而那种划掉的动作,相对于在电脑上所进行的删除操作,也比较快捷,对自己思路没有那么明显地打断。有时候,我们写了一个句子,觉得不好,划掉了,但其实之后在通篇阅读的时候,会看到自己的写的几个版本的句子,或许之前划掉的某个版本,更加符合上下文的语境以及情感基调。于是,更加欣欣然。
抓住了一丝灵感的情境,就像干涸的沙漠里突然涌出了潺潺的泉水,饥渴的你欣喜若狂,用双手不断挖不断挖,然后泉水越来越大,越来越清冽,甚至让你觉得,你可以挖出一片绿洲。
一口气写完一篇稿子之后,再自己翻看厚厚的几页纸,密密麻麻的,有笔走龙蛇,有恣意涂鸦,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己行文的轨迹,基本上也是一目了然的,在什么地方卡壳了,哪里的用词造句比较精彩等等。读完一遍开始修改,又会去比对自己有些地方留下的几个版本的用词用句等,也许新的灵感就从旧版本的字里行间一点点地冒出来......于是,划划写写,稿子上又多了几处涂鸦。潦草的稿纸,意外地看起来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如此这般之后,再把自己的文字,抄写在方格纸上,用刚买的信封装好,晚自习下课后,满心欢喜地投入小绿皮铁筒。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我记得鲁迅先生似乎有这般说过。学生时代的我,经常包揽校内的各种征文比赛大奖,因为喜欢前面所述的写作方式,涂涂改改。但是语文老师却总在每次大考之后,对我感到无奈。因为应试文章经常是,没有亮点。既没有新奇的命题切入点,也没有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排比。那种限时限制主题的写作,总觉得没法去发挥自己文字的长处。就像当下流行的,很多人都在鼓励日更,很多人也因此在逼迫自己去做日更,他们所产生的的文字,其实很多都是“不生产文章,只是拾人牙慧的搬运工”,也有人写文章说,你是在生产文字垃圾。
起初真的不以为意,觉得大家是“我手写我心”,畅快的表达和分享,但是慢慢地了解了一些文字后,却发现他们之中,确实有所谓的“文字垃圾”。我甚至开始怀疑,他们写作的初心和目的是什么。然后我又想到自己写作的心情:我希望表达一些情绪,一些感悟,分享一些故事,一些所见。希望和别人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
喧嚣纷扰的世界,我们都会孤独,会快乐,感到幸福,也承受痛苦,偶尔踽踽独行,偶尔三五成群,总是渴望着被别人认可的。
心有汪洋,读以致远.jpg
但当我们提笔逼日更的时候,是不是内心已然有了些急功近利有了些趋之若鹜了呢?写完的文章,是不是依然有应试教育的影子?只不过是,给你打分的人,从语文老师,换成了芸芸众生悠悠众口。我们有没有被别人的眼光,扭曲了自己最初的表达?从写作这件事出发,观察中国,似乎每个角落,都有应试教育的烙印。
也许现在信息发达,我们的写作再也不是纸和笔了,所以我们想要使用一些‘美词美句’的时候,已经不必像学生时代那般,不必像前辈先哲那般,大段大段用笔摘抄甚至记忆背诵,我们只要会Ctrl+C和Ctrl+V就行了。这样似乎,已经变得更加容易引经据典文采斐然了。
日更的人,我很佩服。不说文字的质量,他们的一份毅力值得称赞。日更也有好处,可以借机精进自己的写作。但是我们到底是在随波逐流,还是真的在努力的表达?害怕失去别人的关注,所以就算自己挤出来的文字自己还不满意,就勉强发表出来吗?潜藏在日更中的伪自律,会不会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你逼疯,把你拖离真正写作的最初轨迹?
在看了很多简书的文章后,其中不乏字字珠玑的。但我希望的是,简书的写作, 有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慢慢地大家都能回归初心,表达自己最自然最宁静的思索。
如果可以,真想有人会尝试回到用纸和笔的思考与写作,哪怕只是短暂的些许时光,也肯定能重新体会到一种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