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迈过自己的大山

2018-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Andy刘歆佟


山路长,露水凉,何必登高带迷茫


最近《凌晨三点半不回家》火遍了朋友圈及媒体网络,评论上虽观点不一,但有段话我也十分认同:“其实,这个社会对年轻人挺苛刻的,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中间有房贷车贷,生活重担如山倒,沉重得让你无法早睡。

毕业这四年我听过太多的声音,
同学会说:

“大城市钱好挣吧,一个月拿多少?”

“大城市有什么好的,每个月虽然赚比我们多,除开你生活开销,又剩多少?”

朋友会说:

“兄弟,赚够钱早点回来,哥几个等你。”

父母祖辈会说:

“钱够用么?不习惯就回来吧”

“天冷了,出门加衣,该添盖被了,吃饱、注意身体!”

“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又学了几道菜,等你回来烧给你吃。”

“孙儿,还有几天到家呀,爷爷买了你最爱吃的东西。”

一句又一句的抨击声,一遍又一遍的疼情爱意。

对于在父母渐老、即将或已经组建新家庭的我们来说,岁月似乎给我们超过人生前20年倍速地增添了一道道枷锁,让我们不敢毫无顾忌地去释放欲望,慢慢活的“老态龙钟”。

年幼时心中宝贝自豪的“狮虎猛兽”,逐渐被驯化成一只嘤嘤求抱的猫咪,偶尔在极渊谷底时,想去咆哮嘶吼,可早已忘却了王者的声线,旁人只讥笑地看着一只狂怒“喵、喵”的大猫。

“疲了、累了、倦了”,压力渗着透不过气,多少个深夜想去逃离这个喧嚣的城市,多少次醒来发现枕被均湿。

“不!”当初背负着亲人的泪水离开那个生活多年的城市,满腔激情地来到上海,怎么能轻易去放弃。

我们似乎做着无数次的选择题,可总有或多或少的梦想警醒着。


窗外的花开叶落了数季,身旁的人也更新了几圈。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身边有个人能接纳自己,理解自己,包容自己。

不过有时候如果太认真或是执着的话,

会有些副作用--

比如你会越来越完美,但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试着宽容一点,

接受这个世界其实是不完美的,

这样 或许你会温暖点。


逐梦的路总是自私而又孤僻,生活中大量的例子似乎映射着如此这般。

观众厌倦了悬浮的桥段和玩小聪明奋斗,呼唤对时代与生活拥有深刻洞察力的作品,所以催生了正在热播的“女子图鉴”系列。

系列的女主们一直在价值观和底线中徘徊。

开头处,女主跟男友出去面试没有一个像样的包,于是男友带她花一个月工资买了范思哲的A货包,但发现室友有一个真货。尴尬中为自己的自尊心寻找出口,这只假货被女主扔进了水池,掉色的污水及欲望漫延开来。

“我不知道,因为我永远会有新的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会永远一边劝着自己适可而止,一边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去追寻。”这是出自日版《东京女子图鉴》中女主的点题台词。

影片本身它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生百态。从消费主义到阶级壁垒,从职场斗争到婚姻危机。

这面镜子也同时折射出观剧者的内心:你是谁,便更多地看见什么。

现象级的作品反映了大城市的虚伪和残酷。

蛰居在都市里的人,

有的会迎刃而上;

有的却这般便好。

部分人对自身欲望慢慢缩小,

到最后只能让自己去“卑微”地生存,

你所引以为傲的努力,

只代表在荒废下一个日夜。

大城市的快节奏、高消费及对优秀者的羡慕是你离去脚步的催速剂。

结局你仅是个做势者并不是做市者。


尽量去挣脱众多束缚的枷锁,伸展自己余下的欲望。

在这之前,海不过是堆砌的水渍;

风不过是摇摆的迟疑;

这人间的无聊并不能被山红草绿抵消。

褪去繁重的执念以后,

你会发现,这世间的青山绿水,

竟成了人间最温柔的意向。

我推开窗,看见了自己,在万物间游戏。

奶奶的离去让我倍加珍惜亲情和当下。

梦醒、尘落,繁花朵朵。

一朵哀痛,音容渐过;

一朵怀念,幽梦常磨;

朵朵长伴,其叶沃若。

她只是换作另一种形态伴我前行。

无须过分担忧,

离去的亲人会在天上引路长明,

健在的亲人会因你的努力倍感欢欣。


现城市里越来越多人希望在山野中寻到那一方净土。

我虽攀登高山不多,但酷爱爬山时放松、放纵的体验,尤其是飘飘细雨湿身,仿佛洗涤着心里每一丝浑浊。

愿景可期,山路且羁,

现在只希望夯实脚下的每一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