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后,我是如何快速度过"空档期"的
离开公司整一个月了。
有朋友好奇,为什么出来后可以无缝对接的这么好?找办公场地、做咨询、接课程,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好像没有"空档期"。
其实有"空档期"的。离开公司的第二天,就回老家休了两个星期病假。一来调理身体,二来也是一次心灵疗愈。毕竟前一份工作做了八年多,说辞就辞了。过得去的是事,过不去的是情。无论书中怎样说"不念过去"。但那时那刻,说心里不难过,都是假的。
所以,一段过往的结束,下一段旅程的开启,"空档期"或多或少都是有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只是心情与状态的主动与被动而已。
所以要想把人生的"空档期"尽可能缩短,甚至把控在自己手里,做好人生规划很重要!
任何职场上待过的人都知道,每年都要做业务年度规划,来帮助次年的业绩达标。可是,我们有做过自己的人生规划吗:
明年的你在哪里?
三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
五年后的你,是你想要的"你"吗?
现在的你是在一条赛道上在惯性奔跑?还是有目标有方向地在前行?
你未来三五年的月均收入目标是多少?
收入目标靠哪些收入渠道去达成?
这些收入渠道的技能目前具备吗?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主收入发生变化,我们有可以转换跑道的B技能吗?有赖以生存的C技能吗?
……
也许这些问题问下来,你会觉得头大。但如果想减少人生的"空档期",至少减少被动的"空档期",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思考。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让一个人废掉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忙!忙!》。标题咋看有些主观。点开细看,内容还是老观点,"忙"字拆开是"心亡"。让人废掉的忙,不是指忙碌状态,而是忙得不知为何而忙,不知人生方向的忙。忙!盲!茫!可怕的忙碌三部曲。
再回过头来说刚才收入目标规划。如果说,对未来自己的收入规划,主要来自于工资。提升的部分也来自于工资的增加。也就意味着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要不断提升。才能匹配你的收入目标。所以同样涉及到这三五年,你八小时之外的自我学习与充电。
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闲暇时做得事,决定了我们成为哪种人。
对于收入的提升,不要想着"骑马找马",通过跳槽来实现。当然,跳槽提高工资是一种途径。但前提是你的能力确实超出现有岗位很多,且没有得到相应水平的薪资待遇。否则,所谓"骑马找马",搞不好是"骑马找骡子"。越跳越不是那么回事。而且因自己的经验值在不断被刷零而在市场上贬值。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不如扎扎实实把现有工作做好。利用休息时间,多做垂直型阅读,或参加行业研讨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做部门的"人才"。不要混日子,做"人裁"。
现在回想,得益于前几年开始自己一直在做个人规划,结合自身情况与兴趣爱好,明晰定位与方向。利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现在才得以短短休息两周后,就能马上进入正轨,无缝对接。
不想有太多的"空档期",就一定要提前做好人生规划。距离2020年还有83天。突然想到一句话,送给同在努力奋斗的我们-"知识之岛愈大,观景海岸线愈长""。让我们现在过得每一天,都是为未来的某一时刻在做准备。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