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力奋的《牛津笔记》感悟5

2020-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生活的越仔

1.作者语录:

我买了份生鱼片、一份照烧鸡肉。流浪女还坐在原地。我上前,她一怔,没什么表情。我问她想吃什么,鸡还是生鱼片?她想了想说是要鸡肉。我交给她,内有餐具。她轻声说谢谢,我匆匆离开。见到乞丐,总有负罪感。今晚她至少不会受饿。

我的感悟:

以前上学时路上看到乞丐,有时捐个一块两块的,因为小学初中那时候自己没什么零花钱,节俭主义就是从那时开始。回忆往昔,很少与流浪街人有过交流,与其说是自我保护以防受侵犯,不如说是自己是内向怕生不愿和陌生人打交道,大学后才渐渐外向起来,改变自己的性格真的很难,但是改变了就发现没有什么是跨不过去的了。

2.作者语录:

历史上,中国人是极讲究餐席规矩的,不胜其烦。东西礼仪虽有所差异,有些却是普世的:手不要勾着椅背;嘴里吃东西不说话;不要用刀叉指指点点;忌用手指剔牙;吃鸡腿或大排不要用手;餐桌上,不要像大鸟翅膀撑得太开;不要仰后,跷椅子。

我的感悟:

如果是教育孩子就餐礼仪,光说大道理有时候他们反而“愈加猖獗”,跟你对着干,不如宣扬和普及饮食文化,如果是我就会说怎样的好的教养怎样品味美食,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现在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细嚼慢咽,我出差在外吃饭如果是点一份面条,同事们都比我吃的快,我是一定要多嚼上几口才肯下咽,与其说怕嚼不烂消化不良,不如说是强硬着去“品味”美食罢了。

3.作者语录:

每回去埃克塞特学院,总要去它后花园小坐。长木凳前,有条红毯,为埃克塞特独有,随兴铺在地上。夏秋时,毯子可铺草坪上卧躺。冬春可放腿上御寒。无论喜欢与否,牛津就是细节,有的实用,有的自我陶醉,有的做作。

我的感悟:

想象出作者睡在铺在草坪上的毛毯上那种惬意之情,必定灵感爆发、才思泉涌,这样的体验是我这种凡夫俗人无法体会到的,现在无法旅游,周末在家,怎样营造意境感呢?那就是冥想音乐调动自己的荷尔蒙。

4.作者语录:

据杨绛先生回忆,钱锺书初到牛津,就跌了一跤,吻了牛津的地,敲掉大半颗门牙。

我的感悟:

偷亲大地母亲是需要惩罚的,跌断门牙可不好受,不仅漏风和毁容,不过肚子里的墨水不会被挤掉,脑中的精华依旧存在,时代先锋,风流倜傥,与牛津结缘的都是大师级人物,张老师收益终身。

5.作者语录:

很多书有故事,主人签名、地址电话、赠书场合和留言、读书笔记,夹在书中的家信、情书、剪报、账单、收据,都是陌生人的生命细节。最惊喜的是淘到作者签名本。淘旧书,是一种病,很难治愈。到牛津才两周,宿舍书架上已多了10多册大部头书,都是Oxfam旧书店淘来的。

我的感悟:

      如果不去逛旧书店,都不知道世上还有那么多书?光是看看封面欣赏图片和标题都能让你脑洞大开。没有时间都是胡扯,只是你不肯挤出,得到平台电子书上万册,一年下来没读完几本,实在不好意思说出来,因此经常遇到想表达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

      不过疫情期间少出门,电子书解救我们这辈久居家室之人,多读书拓宽视野,提升认知格局,有机会一定去参加一些线下读书俱乐部分享心得。

6.作者语录:

转地铁时,手机跌落,全屏碎裂,像久旱大地的裂痕,如密布的毛细血管。我们与手机已绑定依附关系。回伦敦家的地铁上,手不由自主地在口袋碰到手机,碎屏毛剌剌,与心情一般坏。

我的感悟:

这段话看着让人心疼,出门在外,关键时刻手机就是联系你的唯一方式,说明作者当时使用的手机要么还未达到如今智能手机的质量要求,容易摔坏,还有可能就是下落高度太高且角度刚好命中屏幕,按照作者所述全屏碎裂说明这两种情况皆有可能,看来是得换个像样的手机壳并且改掉一直把手机拿在手中的习惯,即使夏天衣服单薄,也要穿有口袋带拉链的衣服,不要放在上衣口袋靠近心脏位置,其余地方皆可。

后来作者文字透露购买的是苹果手机,修理费用不菲,去年也碎过屏,那么购买时间大概大概是2016年左右。质量好不好真不好说,我现在有时候掉落地上没有摔坏磕碰屏幕,不过电池寿命有所下降。

7.作者语录:

与地上公交车比较,我更喜欢地铁,恰是因为它的封闭、挤迫,沙丁鱼罐头的人性更逼真。全球旅行时,任何城市,只要有地铁,我至少坐一次。乘了近20年的伦敦地铁,觉得它原始,但温暖,地下不通手机信号,反而成全了它。

我的感悟:

地铁目前的作用就是缓解地面交通拥挤局面,徐州如今三号线即将修完,其他的线路也在施工进行阶段,虽然今年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到处是建设样貌,影响了市容市貌,在疫情这种淡季,少有游客来徐游玩,趁着这次机会修好地铁、整顿烂尾楼、打造更人性化的旅游景点,未来发展指日可待。以后会多坐地铁,已购纸质书本。

8.作者语录:

回程的船行在亚德里亚海上。明月半空中,挂在暗蓝的海面。我们在船头,就着啤酒吃火腿,仰望满天星。我羡慕意大利人,他们最懂快乐的本义。

我的感悟:

我目前没做过船,以前很少出门旅游,自己平日在家都没想过仰望星空,所以也难怪自己不够脚踏实地,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废。某个时刻反省自己总觉得缺了点啥,缺的是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9.作者语录:

时间,把丰满磨成干瘪,青春化为萎靡,生命之泉慢慢榨尽,化为尘土再育生命。

作者语录:

时间本无情,唯有人间真情,活着才有意义感。这种活到老最终离开人世远比那些还没有活到心目中的岁数的人享受更多的人间欢乐,作为年轻人,未来是否有不测都不好说,所以我已暂不考虑长远打算,制定计划最多一年,重要的是安排好小计划,很多新鲜事物都没有接触,日复一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悠哉悠哉,岂不是有点自欺欺人?

10.作者语录:

阅人阅事,第一次记忆至关重要,或影响一生,有时真知,有时偏见,有时只是感知深埋。1984年4月底,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并应邀到复旦演讲,是影响我对世界看法的一个事件。

我的感悟:

上好的大学会让你受益终生,想想自己普通大学,没有高人指点,浑浑噩噩读书上学,没考研最终在一家安稳的国企单位混日子,起初总是不甘,但是懒惰和不上进让自己还是退缩去改变和创新。20年底这段时间想法有所改变,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还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