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好的人在那一刻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以下文字只讨论如何开始那些被认为是困难的、久拖未决的、难以启动的事情。能够轻松开始的,很容易给人正回馈的行动,比如,可以轻松获取成就感的任务,可以即刻获得满足感的行动,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文中提到的名词(解释来自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自制力:面对诱惑及突然的渴望时管理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人能否透过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达成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必要能力。
毅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
意愿:通常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并因此而产生的个人主观性思维。
1、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件任务你知道很紧急,搁置了一段时间,但就是不愿意去做。结果,越是不做越不愿做,心理压力越大。
给自己制定的那个计划还远远没有完成,但就是不愿意去执行。最后,计划不了了之。
房间里的空调很久没有清扫了,甚至显示尘满,还是想着等等再说。直到某一天它突然罢工,才想起从买来就没有清洗过。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类似的心理状态,或多或少。
想要雷厉风行的时候总是左顾右盼;想要坚持的事情,都没有坚持下去。
有人将这种行为定义为“拖延症”,有人说这些是自制力不够,是“缺乏毅力”的表现。
不管是“拖延症”还是“缺乏毅力”只是结果的表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其实是自己的意愿,如果很好的处理了行为意愿,可能会大大增加毅力得分。
2、行动意愿
行动意愿就是当你想起有件任务很急,领导催了很多次,你几乎就要开始行动时的那一刻想法;就是你想要开始实施计划时的那一刻决心。就是在舒服的享乐与乏味的学习、工作之间做选择的那一刻决绝。这一刻想法如果不受到其他情绪干扰,那下一步就是动手行动,就是理想的正循环。注意,这里的前提是,没有受到其他情绪的影响。
这些情绪包括当下的心情状态,该项任务的历史积聚阴影面积,此刻的欲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还有心中的想象,比如,完成这项任务的预设难度,心中期望达成的效果,想象完成或完不成该项任务的结果。
所有这些想法,或者是情绪,在那一刻,很短的一刻,都融合在一起,有如一道道无形的防线,阻止你开始行动。
如果这些情绪的阻力大于你行动的意愿(对许多人来说,通常都是这样的结果),你又会被当下短暂的满足俘获,又一次推迟行动的步伐,继续落入自责、紧张,加倍压力的恶性循环。
而如果你放空了这些情绪,巧妙的转移了情绪的流向,行动意愿的阻力就会少很多,会比较容易开始行动。
事实证明,长时间拖拉在心中造成的压力,会腐蚀斗志,磨灭信心,影响自我判断,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开始打算行动的那一刻,没有受到情绪的干扰,就不会有现在这个命题了。那如果要破解这个命题,自然从那一刻的情绪开始突破。
3、那一刻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到:
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中都是难得的;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某一分钟,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
那些时刻,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对于开始行动时的那一刻想法对个人的影响,左右着事情的进展。
如何在那个转瞬即逝的瞬间,在抉择的时候心中没有那么多的纠结呢?
一个小小的技巧,就是在打算行动的那一刻(当然要保证行为是理智的行为),放空自己的思想,麻醉当下的喜好感受,转移注意力,先行动再说。
所谓放空自己的思想,就是尽可能的不带感情的心理状态。
通俗的说法是,干了再说,不纠结、不啰嗦,不拖泥带水,其他的由它去吧。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行动意愿就像一层窗户纸,如此容易捅破。
如果能坚持这么做并形成习惯,那会有令人羡慕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对个人成就的获得非常有帮助。
可能有人会说,以上说的不都是废话么?谁都知道这些道理,但是执行起来太困难。不妨,看看下面这个试验。
4、棉花糖实验
乔纳·莱勒的著作《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中提到一个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20世纪70年代初期,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做了一个实验,他邀请了一群4岁小孩到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他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吃棉花糖。孩子们都回答喜欢,接下来他让孩子们从两种做法中选择一 个,马上得到一颗棉花糖;或者等他外面办事回来,就可以得到两颗。几乎每个孩子都决定等待,他们想要更多的糖果。
然后米歇尔离开了房间。在等待期间,有一些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吃掉了棉花糖,很多则试图用各种方法延长等待时间。15分钟后,研究员回来了。大约有30%的孩子等到了那个时候,拿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奖励。
14年后,也就是当时参加实验的孩子18岁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做了跟踪调查,发现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在学业上的成功超过等待时间短的孩子,而且差异相当明显: 他们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分数比那些等待时间排名垫底的孩子高出了210分(当时SAT满分为1600分)。
事实上,这些等待时间长的小孩,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有更佳的表现,而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优势。跟踪调查发现,被试在40岁左右的时候,他们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和谐,个人目标达到很高水平,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也比等待时间短的孩子们更胜一筹。
米歇尔查看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时,发现不是这些孩子不那么想要棉花糖,而是他们更加善于运用技巧控制自己的冲动。他们就是那些用手捂住眼睛、看着其他方向或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东西上的孩子。而不是那些坐在美味的棉花糖正前面的孩子。他们没有直勾勾地盯着棉花糖,而是站起来,离开桌子,寻找其他可玩的东西。结果,让这些孩子抵挡住诱惑的认知技巧也能让这些孩子专心做作业。
我们来看看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在“那一刻”的表现: 有的转过身去;有的用手盖住眼睛;有的把手坐在屁股底下,使手不能去拿零食。如果孩子们想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第二块棉花糖,他们必须暂时忽略自己的情绪,延迟几分钟获得满足。
暂时忽略自己的情绪,放空自己的思想,麻醉当下的喜好感受,在“那一刻”的关键时候,做出了正确选择的人,也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就。
5、情绪分析
如果结论这么简单,估计许多人也不会为这些问题苦恼了。
事实上,在你做出“是享受快乐”还是“开始行动”选择的那一刻的情绪中,包含了太多的先期心理暗示。这些心理暗示阻碍了行动意愿,它虽然只是一层窗户纸,却让人困足不前。
要很好的在关键的一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还需要较好的处理这些先期的心理暗示。
(1)预设难度
将简单的任务估计为困难的假设。人习惯在开始行动之前,认为从事任务会比较困难。
中国古代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孙中山认为这种观点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为了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提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
“知难行易”学说,本质上就是降低心中的预设难度,降低心理抵触情绪,因为预设的难度只会阻碍前进的脚步。
(2)预期高估
个人会高估预期取得的成果。我们习惯戴着玫瑰色眼镜看待自己的付出,习惯高估自己的能力,轻视环境的因素。当开始一项行动之后,会迅速发现环境比设想的要复杂的多,竞争激烈的多。而所付出的短期内几乎没有任何回报。这些因素之下,心中放弃的意愿逐渐累加,从事的意愿壁垒越来越大。
降低预期,为自己哪怕点滴的坚持喝彩。
(3)自我怀疑
所谓“干一行恨一行”,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做的事情是否是自己喜欢做的,坚持下去是否有意义。于是,就会反复的质疑自己,怀疑现在做的事情,认为没有收获,见不到效果,并认为“没有意义”。
你做到事情是否是你喜欢的?
这个语境下的逻辑是:如果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苦也愿意。
那么,自己能否在此刻找寻到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如果可以,那就不用等待了,赶紧换工作就是了。
事实上,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眼下的工作,如果没有更喜欢的,就权且当作是最喜欢的。这就像拾麦穗理论,永远没有办法拾到最大的麦穗。
(4)收获滞后
无所收获的付出是最折磨人的。虽然可能知道长期坚持会有收获,但这样的自我安慰不足以填平当下的怀疑与欲求。没法坚持下去是很多人的选择。
成就感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当外界无人为你喝彩的时候,需要自己找到理由为自己喝彩,为哪怕点滴的进步喝彩。
若是心有所安,小小的进步就可以让自己获得成就感。
(5)相互比较
通常还有人会这么比较:眼下如果不这么做,而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是不是得到的满足感更多,更刺激?坚持这项事情,好像也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收益,也并不是自己期望的样子么?
如果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始你认为困难的事情,相互鼓励,这时候就会转移了比较的对象。
6、不像结论的结论
捅破那层纸,只缘于心中的那层意愿。有时候,还需要一点技巧。
认为没有可行道路的时候,不是路不通,是心不顺,思维不通。
坚持下去了,你也许就是自制力很好,毅力很强的人。
何为毅力?这是一种品格,可以放弃暂时的满足与快乐,舍弃繁闹的喧哗,坚持愚笨的孤独,坚守心灵的宁静,以获取长久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