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纳税金额喧闹的一天
2021-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与俊同行
前两天让老师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让填写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
想着我的工资和纳税还差那么一大截,就随意填了填上交了。
今天,草拟表下来了,一看总工资额和纳税金额,老师们一下惊呆了,纷纷询问:这工资数是我的吗?我的工资什么时候这么高了?我咋没见过这么多钱?一不小心奔小康了呀……
我看了看纳税金额,和熟悉的做了对比,发现以下几种情形。
1.比我工资高的纳税比我多,
2.比我工资低的纳税比我少
3.和我同毕业的工资比我高,
4.和我同毕业的纳税比我少,
5.比我工资高的纳税比我少,
6.比我工资高的,同毕业的纳税为0
对于1.2我很理解;3涉及到晋级晋档,也正常,对4不太理解,5不理解,6无语
最后,办公室老师经讨论发现:原来是这些老师填写的纳税附加项比较多,关于子女教育的,房贷的,继续教育学习的,赡养老人的统统都进行了填写。
再讨论,又发现很多问题
芳说:我想填房贷,可我穷的连房子都买不起,人家工资高的买了两三套,可人家不纳税,我得纳,生气。
芬说:我刚刚送走老人,想赡养父母可父母已经不在了,说完一片黯然。
瑞说:我刚刚倾全家之力给儿子按揭买了房子,房本名字不是我的,房贷我得还,纳税我得纳,咳,朝哪说理去?
“我们得伺候公公婆婆,可赡养的老人只让填自己的父母,只能纳税了”
“国家法律都规定了儿媳没有养公公婆婆的义务。”
“可真的能把他们扔在那不管吗?”
“我家那俩双胞胎都上幼儿园,比大学生都花钱,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纳税我一分不能少。”
……
听的一个头两个大,但都有道理。
纳税不应该是工资多的人缴纳嘛?多简单的事偏偏这么复杂化,额不懂。
讨论依然热火朝天,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反正多填就对了
我离开办公室,上课,决定放学就找我的房贷信息去。
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