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1019/1020不同建构难度的教学策略

2022-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锋华雪月

锋言风语1019:好懂的知识教师要给予台阶

学习有直观的内容,可以通过讲解来解决,但是略微需要理解的,或者需要台阶的知识,就是我们所谓的难点。难点是老师必须要明确的内容,是备课的重点之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难度,比如,英语单词,建构易、巩固难、运用难。不同学习结果,在同一认知阶段,难度也是不同的。事实、术语建构容易、一个抽象的概念建构比较难。技能的运用难度比较小、策略的运用难度比较大。

所谓的建构是与行为主义比较的。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的增强,把人当成动物,学习如同训兽,家长老师是训兽师。认知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把人脑类比为计算机,认为学习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知识被视为老师发给学生的货物。初期认知主义把学习理解为物理反应,老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到了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与情境进行交互并重构他们个人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建构是利用已有信息消化新信息建立新意义的过程。如果新信息与已有信息建立了联系,通俗来说,就是懂了。建构是把学习理解为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有难易之分,同样,建构也有难易之分。

什么是建构难度?从行为主义来看,不管懂不懂,只要照着做就行了。所以古代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初期认知主义来看,学习就是知识灌输的过程,因此,讲授和练习分别成了教学与学习的主旋律。从建构主义来看,就是通过原有信息去理解了新信息,有了新的意义,这就是懂了。如果新信息没有与原有信息结合,就没有意义,就没懂。

一个知识,很容易就懂了,说明这个知识点没什么建构难度。如果这个知识点学生很难懂,说明这个知识点有建构难度。

为什么有不同的建构难度?易懂还是难懂要从我们大脑的偏好说起。

大脑喜欢具体的。人类大脑最开始接触的是具体的、直观的东西,具体的东西在头脑中能直接建立心理意义。小孩最先学到的一些抽象词汇,都是从具体事物、具体事件、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来,再根据具体建立起抽象的意义。比如,从具体的各种苹果抽象出苹果这个概念。还可以逐级抽象。从苹果、桃子等概念中抽象出水果,从水果、点心、大米等抽象出食物。离具体越远,越抽象,越难懂。

大脑喜欢简单的。大脑工作记忆容量很小,大脑思考空间不能操作太复杂的东西,复杂了就会搞不懂了。复杂主要来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部关系的复杂性,二是大脑关于某方面知识的认知混乱,混乱也易导致复杂,错误特别是自以为是的错误更容易导致头脑混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大脑喜欢用已有的信息来消化新的信息。在某一方面知识越多、相关信息越多,就越容易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换句话说,关于新知方面的已有知识越多、越熟悉,就容易懂。

因此,影响建构难度主要是三个因素:抽象度、复杂度和熟悉度。根据这三个因素,把建构难度的情形分为三种:易懂、好懂、难懂。

内容不是很复杂,只是熟悉度低导致难理解,解决了熟悉度的问题,就能懂了,这类情形称为好懂。

好懂主要解决的是已有知识不足的问题。

补缺是解决好懂最重要的教学策略。补缺就是要补必知及相关的知识。

除了补缺这个最重要的教学策略外,还有相关的策略:

1不赶进度策略。补缺就是填坑,先把新知前面的坑填平,学生才能走到新知。不要为了赶进度而没有填平应该填的坑,导致学生理解不深刻,甚至又为学生挖了一个新坑。

2提前准备策略。为了做好补缺,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准备好前测、问题、补救的练习等。

3随机建构策略。有些缺口可能没有预设到,要随时进行补缺。

4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学习新知前,先给学生呈现更具抽象性和包摄性的引导性材料,这样可以降低新知的理解难度。

好懂的教学策略,用一个字来概括:补。只要已知补到位,理解新知就容易了。


前面说过,学习要用脑,我们的大脑是有偏好。大脑喜欢具体的、直观的东西,抽象的需要从具体直观入手。大脑喜欢简单的 难度大的需要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大脑喜欢用已有的信息来消化新的信息。把新知识转化成熟悉的内容,就容易让学生懂。

因此,难懂的知识的教学策略就是“化”,化难为易,由浅入深。

有经验的老师不会一下子把难度很大的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总是会先易后难。我们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最主要的功能是由浅入深,创设新知识的情境,为新知识和难度的知识搭建台阶。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就可以把难懂变成好懂、易懂。解决抽象度高的教学策略有:

1表征转化策略。要善于在动作表征、图像表征和语言表征之间转换,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把不可视的变成可视的,可视化就是一种表征转化。

2通俗化策略。讲故事、举例子、类比、生活化、重新下定义,可以把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经验连接起来。

3情景化策略。通过设置情景,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4爬梯子策略。抽象有不同的等级,不能直接学最抽象的概念,要从具体一步步走向抽象概念,如同爬梯子一样。比如,要学货币这个抽象概念,就要从具体的物品开始讲起,然后逐级建构抽象概念:劳动产品、商品、一般等价物,最后才能学货币这个概念。

解决复杂度高的教学策略有:

1解析化策略。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小知识,各个击败。

2模型化策略。去掉细枝末节,找复杂知识的主要要素,重建一个模型,通过模型来理解。

3增加变量策略。从少变量到多变量,从简单逐步走向复杂,这样就容易听懂。

4纠错策略。上新知前,要改正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错误,特别是自以为是的错误。

5分散处理策略。一个复杂度高的难点,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多次处理,逐步完成建构。

难懂的教学策略,一个字来概括:化。要想各种策略办法,化难为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