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霓裳,你知道卓一航在等你回去吗
【徘徊在果戈里书屋,蓦然看见静静躺在书柜里的张国荣回忆录,才恍然惊觉,又是一年一度怀念他的日子。
但在我心目中,对一个艺人最真的怀念,如果没有私下的交情,那么就只好是对他演绎的作品的领略和感悟了。
要说对张国荣最深的记忆,当然还是陈凯歌镜头里凄清绝艳的程蝶衣,除此而外,我还喜欢他在《胭脂扣》里翩翩上楼时回眸那旖旎一笑,《春光乍泄》里的何宝荣未免风尘孤寂得过了分,《纵横四海》里的占在飞驰的摩托轰鸣声里在法国桥头那潇洒不羁的一抹背影堪称销魂。
然而,我却始终还记挂着,那个在风雪山岭里孤苦无告,苦苦守候着一个远去的倩影的卓一航,像金庸小说断肠崖一等十六载里的杨大侠。
这个时代的爱情低温且短暂,而在永恒的艺术国度里,我们能够欣赏到唯美凄迷的长情故事,像晚空里的星星,绽放曳曳幽幽光芒,也许这就是它们,以及故事里的他们,甚至故事背后的他们,存在的全部意义——】
一个长发飘飘,面容憔悴沧桑的男人,独坐雪山之上,宛若一座雕像,守护着山崖上一朵奇花的开放,等一个再也不会归来的女人。
从前只知道,古诗里多的是望夫石望夫石,却不知,原来男人也可以如此深情厚谊。
《白发魔女传》这电影开始的一幕已经深深打动我,不是因为他是张国荣,也不是因为他等的女人是林青霞,而是因为这种唯有武侠小说里才能有的刻骨浪漫,越是不切实际,越是叫人黯然销魂。
若是早几年,会得让我心醉神驰,不能自已,就像当初读《神雕侠侣》,为着杨过苦苦等待小龙女的痴心感慨系之一样。
这部电影改编自梁羽生的同名小说《白发魔女传》。在我很小的年纪,我妈就跟我提起过这个故事,她说里面的女子,为了一个让她伤心失意的男人,一夜之间白了头。我当时只觉得浪漫唏嘘,却没能领悟,这里面的寂寞苦辛,就像要到好几年后,我才能知道瑛姑的可歌可泣。
经常在旧书店遇到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但我总觉得,没能在早几年领略风采,如今相逢,毕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感。
因为,少年时,读武侠,会更着意江湖刀光剑影里的传奇浪漫,也许那才是文人骚客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江湖的精魂,但是经过了一些世事,触碰过生活的一些冷冻冰凉,会情不自禁地掀起那层风花雪月的面纱,窥见里头锈迹斑斑,抑郁苍凉的骨架。
如此,江湖展现给人的,便不再是衣袂翩翩,侠骨铮铮,铁血丹心,儿女柔情,取而代之的,是豪侠壮士一招一式背后的哽咽心酸,和断腕凄凉。
我们不再一厢情愿地憧憬,他“得到”了几何,反而更加深沉地去体味,他为此“失去”了几多。
而更致命的,是少年时候,“剔透纯净”的世界观变得单薄瘦弱,变得经不起一丝风吹草动,变得受不住一点尘世的打磨。
原来,这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原来从前情有独钟的英雄也有如凡人“不择手段”的一面,原来所谓的十恶不赦,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居然也有自己纤尘不染的私心——比如梅超风,东方不败,还有白发魔女。
所以,当我们再度翻开武侠小说,“春风绿不了江南岸”,唯有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孤单憔悴滋味,充溢心间。
电影主要立足于两个戏剧冲突点:一个是司空见惯,换汤不换药的“正邪对立”,这种模式未尝不安全可行,但其弊端便是轻易就将人物形象框定局限,善即善得“一毛不拔”,恶便恶得“天怒人怨”,一不小心就落入了角色“扁平”,人性单调乏味的圈套;第二,便是卓一航的“以善治暴”,与江湖规矩里的“以暴制暴”的矛盾,这一点,前段时间颇受好评的美国电影《血战钢锯岭》何谓浓墨重彩体现,说近一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也概莫如是。
然而,单纯的“正邪对立”还不足以营造充足的戏剧气氛,故此便生出了一层波澜涟漪——或者说,“褶皱”。身为所谓的正派名门的,武当派未来的得力干将卓一航,爱上了“邪教护法”狼女,因此,单纯的国仇家恨,掺杂了一丝男女情爱,便使得剧情显得益发的跌宕起伏,缠绵悱恻。
其实,浩渺苍茫的国难,往往显得如传奇,沉重冷酷,是一座千斤重的机器,每个人都不过是里面无足轻重的一个零件,生无可恋,死不足惜,然而一旦具体到发自肺腑的男欢女爱,便显得更加切肤可感,合情合理,虽然卫道士会说这种情怀难免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但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没有几个人真的能似郭靖般荣称“侠之大者”,更多人哽咽半生,不过是蝼蚁偷生,辛苦经营。
所以,灭门之恨,正邪纠纷,加之情爱冲突,可谓三管齐下,使得一个男人,陷入重重包围,置身这样的矛盾核心,他的选择,便显得分外艰难,分外迫切,也分外可贵。
一个人,被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他是荣幸的,因为一不小心,就成了受万人瞩目的英雄,这也是吴三桂城楼上发自肺腑的一句“时势造英雄”,但他更是可悲的,因为他难免屈从舆论,顺服所谓“伦理道德”,而做出违心之举,成全了世界,则必然背叛了自己。
他是别人的英雄,却是自己的懦夫。他失去了一生所爱,那么余生良辰美景,却无人能说,只能怀抱半生凄凉,饮冰过活。
虽然吴三桂慷慨激昂一句,“正所谓,莫惧千夫所指,但求问心无愧”,这一句,可谓是他自己命运的谶语,后来,为了陈圆圆,他背叛了晚明,真的沦为千千万万人口中的乱臣贼子,也许他自己是问心无愧的,至少,他暂时保住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但是卓一航却没能够,他为了天下,负了一个女人,也许梁羽生在此处,故意将卓一航与吴三桂进行对比,连他们的名字都透露讯息。
但是梁羽生大抵没有厚此薄彼之意。他只是抛出了一个世纪大难题——如果是你,你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而现实是,要了江山的卓一航,穷此余生,孤苦伶仃,要了美人的吴三桂,也不过凄凄惨惨,死于非命。
他们谁也未曾真正心安理得地过上幸福日子。所以人生一世,到头来,终究是错,无论你当初如何选择,不过,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到得最后,真正能够如此幸运,“问心无愧”的,要么他是世外高人,红尘纷扰,真的与他无关,要么他地位卑贱,不值一提,大事发生,也无人会得打扰他。
试想想,如果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目不识丁,又有谁跋山涉水,苦心孤诣,三次登门拜访。
能力越大,责任便越大,无可奈何。
而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江湖,在这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善”,普渡众生,换得天下太平,也许只有在生产力落后,战斗力疲弱的葛天氏的时代,才能逢凶化吉。
唐三藏,和《血战钢钜岭》里笃信宗教的士兵,渴望用纤尘不染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来救世济民,那是过分“雨果式”的浪漫主义,又能走出多远的距离,所以,《西游记》里,唐僧只晓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是妖魔鬼怪,该将他五花大绑的,依旧五花大绑,没有手拿金箍棒,善于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他早已被烹煮烧烤了不知几百几千遍。
善是可贵的,我们谁都需要宗教主义的善,来自我安慰,但是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武器,有时候,我们需要咬紧牙关,亮出兵器,才能自我保护,进而保护他人。
卓一航最终选择了遵守他师父口中的江湖规矩——如果你不杀别人,别人就会杀你。这是时势所迫,怪只怪他生错了时代,但其实,无论他生在哪一个时代,他这种揉不得沙的“人道主义”是注定走不长远的。也许蓝洁瑛饰演的绿华,比他更适合这个弱肉强食,血肉淋漓的时代。
但不能因为他的不切实际,理想主义,而否定这个人物存在的可贵,和可爱,就像盖茨比,在那样浮躁喧哗,人人贪婪世故,沉湎物欲的“爵士乐时代”,依然心里怀着一丝纯真甚而天真的飘渺绿灯般的“梦想”。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反思这个时代的千疮百孔。
正是因为有这个不愿杀生,渴望和平的卓一航,我们才能够看透这个血迹斑斑,争斗杀伐的时代对人性的摧残与打击。
就像卓一航被禁闭在里面的,武当派的那座殿里的石像,他左手握住剑柄,剑锋向下,那是化干戈为玉帛,拒绝争斗,拒绝暴力的暗示。
真实的人间,人在江湖,能有几人明哲保身,假使对它寄予浪漫幻想,结果不过是玉娇龙,一跃武当的下场,反而是绿华这种人,该柔情似水便柔情似水,该手起刀落便手起刀落,因为在你辗转反侧,心怀恻隐的时候,也许他人早已夺得先机,趁虚而入,届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其实,最初的时候,谁又不曾玲珑剔透,善良慈悲,像小小卓一航,为一只小羊羔的安危,宁愿身陷险境,但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以后,会得领悟,这种“人道主义”,不是江湖规矩,因为你的为此忠心不二,未尝不是他人心中的不屑一顾。
江湖不仅仅是舞刀动枪,施展武功的地方,江湖也是一个人,立足于世上,安身立命的手段,就像有人摆摊卖茶,有人护镖贩马,到头来,不过是求得周全,有一饭之炊,一酒之饮,一人之情,而那些风花雪月,国仇家恨,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不过是浪漫写意,更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春夏秋冬,烟火人间。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有些人,只想自由自在,随心随性,远离尘嚣,远离江湖戾气,人不犯我,我亦不犯人,而有些人,渴望加官晋爵,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受万人膜拜,你不能说孰对孰错,但事实是,各自有各自的蹉跎。
而且,人世间的荒谬,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你只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果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有些人,他只想翻手成云,覆手为雨,一呼而百应,结果老来独坐客舟中,鬓已星星也,问一生荣华知何处,却道天凉好个秋。
结果,吴三桂做了“逆贼”,冲关一怒为红颜,卓一航违背初心,永失所爱,一生一世,守着花开花落,雪起雪灭。
问这一生,善始善终,如心如愿,能有几人?
张国荣身上的“忧郁阴柔”气质,“诗意感伤”处,正正契合卓一航这种跌宕血腥江湖里怀抱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的形象。但是,在电影当中,他的表演,时时令人觉得过分像“做戏”,便有了滑腻突兀之感,比如目睹林青霞池中沐浴,以及见到被斩首示众的人头时候的惊讶表情。
相较之下,林青霞的演绎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冷艳时一眼睥睨群雄,寂寞时抬首独望无涯时空,冷淡怨怼时目露寒星,缠绵时亦有欢情滋味,武当山那一场,她悲痛愤恨问卓一航,你为什么不相信我的时候,泪不觉落。到底是东方不败,六指琴魔的绝佳人选,谁能这般冷,谁能这般傲,关键,又谁能这般美。
电影里的姬无双,形象设定十分取巧,一面男体,一面女体,恰似犹太人圣经里的上帝,他本也是男女合体,不然也不会有他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亚当,又造出夏娃的说法。古希腊神话里的铁瑞西斯,还有中国浪漫主义源头的《山海经》里也提到过一种状如猫而有长头发的生物,叫作类,能够自为牝牡,食者不妒。想来古人对于男女性别的微妙探究,早有发端。
山洞里那一段,狼女吹箫,卓一航痴痴望,池里波光荡漾,画面美绝,至于两人水声潺潺中交欢缠绵,更是香艳柔美。
武侠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里,山洞往往是浓情蜜意,感情升华的绝妙地点——《天山童姥》里的巫行云和小和尚,《天龙八部》里的公主和虚竹,《碧血剑》里的夏雪宜和夏青青她娘……逐渐形成套路。
这部电影对卓一航与狼女练霓裳的情爱描写,算得上细腻奔放,张国荣与林青霞的演绎,可谓缠绵悱恻,令人春情无限,这也是继《东方不败二风云再起》里林青霞王祖贤那一段温软缠绵情欲片段之后,林青霞给我激起的第二次视觉涟漪。至于张国荣,还是第一次,《倩女幽魂》里,他与王祖贤,还是有着一分婉约和朦胧。
香港电影对情欲,向来比大陆相对开放,姬无双在台上赤身裸体那一幕,可谓尺度大开。
但是情欲这两个字,用得好是“推波助澜,如虎添翼”,是男女爱情描写的“得力助手”,如李安的《色戒》,用得不好就是为了“色”而“色”,沦为低俗的唾沫星子味道的色情桥段,或者说噱头,很显然,这一部电影属于前者。
卓一航那一句“这江湖不属于我们,随他们去争好了”令人想起高圆圆版《倚天屠龙记》片尾曲唱的,“江湖的纷扰,自有庸人担待”,这是赵敏的心愿,这是卓一航的心愿,这是多少江湖痴情儿女的夙愿,但是说得轻松漂亮,能够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双。
到最后,连想做个普通人都成了奢望,她不过想名正言顺地爱一个人,纵使要走过密布荆棘,刀山火海。
但人世间最令人荒寒的事情,不是刀山火海,而是走到尽头,才枉然发觉,空无一人。
正是因为曾经爱得风生水起,才会在冷漠相对的时候,悲痛难禁,才会红颜未老头先白。如此浪漫主义的手法,却何尝不是裹藏着一颗现实主义的残酷内核。
无论如何,这是多年来,我看到的最好的一部武侠电影,有血腥打斗,也有情意绵绵,有人性的深不可测,无可奈何,也有一个男人,最终对爱情的执着坚守,而这一切,都有理有据,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梁羽生的这一部小说,毋庸置疑地将被纳入我即将阅读的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