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抽象」带来的思维误区思考:知识体系与构思知识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Catherine_龙猫

《60天引爆你的学习力》第8课讲到“抽象思维”,在《【刘未鹏】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中曾学过“抽象”这个概念,但平时学习我并未按其要求进行「刻意练习」,所以“抽象”对我而言,仍只是一个概念。这一小小的联系/触动引起了我的思考。

再次打开《【刘未鹏】如何有效的记忆与学习?》,回顾「抽象」的相关内容,其将“抽象”分为「知识获取阶段的抽象」与「问题求解阶段的抽象」,两个阶段缺一不可。首先,「知识获取阶段的抽象」是指从具体情境/特定场景中找到共同规律(归纳),从而使“知识在知识树上上升一个或多个层次,从而能够被应用到多个分支上”。其次,「问题求解阶段的抽象」指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将问题抽象,剔除不相关细节,使问题从一个特定的分枝往上抽象,从而碰到之前泛化过的结论。

两个阶段的抽象都不容易做到,有时我们根本无法从一堆文字中找到其「核心/结论/共同规律」,而如果完成不了抽象,我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实验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推广)。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因为我们的记忆提取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这段话很好的解释了我做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原因】

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建议:1)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即在更高层次上提炼】;2)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或许我们能很快读懂作者的意思,但真正实践就会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刻意练习」,只有经过大量的具体案例的练习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规律。练习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经过此番分析,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

一、知识体系(框架/架构)

在《【刘未鹏】如何有效的记忆与学习?》的笔记中发现:学习新知识时,我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一些吸引我的表述或者我自己对其存在困惑或有明显不足的地方,我根本从未分析过作者的写作思路,也没有梳理文章的体系框架(有时是因为懒惰有意避过了那个环节,当然每次躲避,自己都在失去练习的机会)。

详细说明1:这篇笔记中我对于「死记硬背」进行大篇幅阐述,当然也算思维发散,由“自己死记硬背学不会新知识总觉得自己不聪明”发散到「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进而发散到「刻意练习」,在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当然这也是非常有用且深刻的思考。

问题就存在于:看到文章后,我只关注吸引我的某一点,没有跳脱出来搭建文章的框架,所以读完后文章对我而言仍是一团散沙,如果你问我作者讲了什么,我肯定回答不出来。

详细说明2:再次阅读才突然发现,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来讲「记忆机制」,而之前阅读时为什么没有关注到呢?答案也已经很明显,因为我没有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没有在脑海中形成文章的体系框架。

真是再次验证“懂得了很多大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明明已经高强度接收「知识体系」的概念,但日常学习中仍然浑然不觉,甚至根本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顺便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要介绍记忆机制呢?——作者列举大量例子无非是想告诉我们“死板记忆方式与理解记忆(两者对应不同的编码方式)......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即:记忆时将更多的线索与记忆挂钩,那么事后更容易回忆(提取)该记忆。他的目的是告诉我们“记忆方法”。【其实,所熟悉的『记忆宫殿法』就是与此紧密相关的内容,只不过我从未实践过而已】

不只是书才有体系框架/架构,就算一篇非常简短的文章都有其内在框架,读过一篇文章后,首先应梳理其框架,真正弄懂作者的写作思路后再进行更加细化的分析,不要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细枝末节的表述上。

二、构思知识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从笔记中可以看出,当接触新的概念或信息时,我更容易去分析“自己的不足及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个步骤很容易「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很少会思考“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这个步骤是「构思知识」】

接触新知识,不光要想(1)过去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要想(2)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总之,当你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一定要提前构思一下——这个知识会如何改变我的行为?将来我可能会怎么用它?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而这种提前的设想(将来我可能会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就可以让你形成一种“自动触发”,到了某个问题,就可以立马想到相应的知识。就好像熟练的司机开车遇到突然状况的时候,不用思考也知道松油门踩刹车踩离合——这些知识已经形成了“自动触发”,可以很容易被应用。

关键词:「提前设想」引发「自动触发」

来源:(思维导图)【李叫兽】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以上,说明了为什么在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

三、改进措施

阅读文章或学习某一领域知识,首先应了解、掌握核心概念,然后构建知识体系(框架/架构),有了体系架构之后再去分析、研究具体的细节知识。(对于英文外刊文章也一定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懂其逻辑结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不喜欢复杂、有难度的练习和思考(人的惰性),但是为了进步只能突破自己。

为了让学习效果更明显,一定要落实如下步骤:

读完一篇文章后:(1)画思维导图:最好凭记忆画,画到什么程度无所谓,画完后可以补充,千万不要一边看一边画(边看边画其实只是在做“知识的搬运工”,大脑并没有思考);(2)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其逻辑结构,多问为什么,如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目的是什么?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文章肯定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能把握作者的体系架构;(3)复述文章的体系架构或想象自己讲给第三人听(建议录音);(4)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

一定不要只做“知识的搬运工”,一定不要天真的以为“将文章画成思维导图就真的掌握了”,尽管自己过去就那样做的。不要贪多,以慢为快,每天哪怕固化/内化一小点知识也要坚持这样做。

参考1:【刘未鹏】一直以来一直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知识管理【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到最佳办法)】

参考2:【刘未鹏】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参考3:《暗时间》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通过提前设想实现自动触发。

困惑或难点:如果自己根本就不能像【李叫兽】那样联想到那么多内容怎么办呢?这是我遇到的难点。(参考:【李叫兽】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今天读到“理性是感性的奴隶。”但我却联想不到与此相关的内容。【参见:[WEEK13]摘 抄——读书笔记(3.27—4.0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