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思成长励志

责任在心   担当于行

2019-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棠飘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在心 担当于行》。

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教育学生要有责任心,怕学生不理解,我简单解释为作为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遵守纪律。作为家庭一员要做好适当的家务。也就是认真完成每天手头该做的事。做就要做好,不要敷衍。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自己每天应该完成的手头的事,但完成的态度效果如何就能从中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责任心,责任心是强还是不强。从而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

做好手头该做的事,看似容易,实则难。为了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别人信任的人,人们每天都在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无奈,许多人因意志薄弱、贪图安逸败下阵来。渐渐的越来越怕吃苦,变的安于现状。时不时哀婉的叹息几声做人难,做人苦。的确人生是充满了不如意、苦难。但逃避就不苦了吗?最近刚刚教完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生活中许多人的抱怨、自责、愤怒、苦恼其实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满,预期目标与实际迈出脚步的不相一致而使脚步跌跌撞撞,无法大步向前。在丰满的理想与骨干的现实面前责任心与良心拷问软弱的自我,痛苦挥之不去。

难道人生只能永远充满苦吗?不,任何事都有两面之分。人生也会有乐趣,只要你愿意,得到多少快乐完全由你自己掌控。什么是最快乐呢?梁启超说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梁启超说:“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走真乐。人生须知逝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走就永远没有苦了吗?”一个有良知的人,尽不好责任尚且痛苦,逃避责任岂不是更陷于痛苦的深渊永无出头之日了吗?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所以逃避不是办法,既无法解除痛苦不如大胆的去寻找快乐,尽大责任,得大快乐,尽小责任得小快乐。

那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呢。作为一名学生既然无法逃避学习的苦,何不迎难而上,从学习中去不断挑战自己。从苦中找到乐趣,从完成一样样学习任务开始,从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开始,从老师欣赏的目光同学们崇拜的目光中找到乐趣,从而成功的破茧而出获得新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担当的人。

作为一名成年人,想要摆脱心中的苦闷。首先要停止怨天尤人,不如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必去羡慕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那才是最苦的人。因为在忙碌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其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不应厌恶自己的工作,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其中的苦只能使人每日在痛苦中挣扎。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做才能做好,从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成功和快乐。当你日复一日养成了敬业与乐业的好习惯。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我身边的同事们,在工作中让我感触最多的也是担当和责任。我数不清他们有过多少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也道不尽他们做了多少无私奉献,责任在他们身上已经被分解,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仔细的探究,每一次无怨无悔的深夜加班,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责任”的含义。

  这就是责任、这就是担当!

 

  从现在起,我们将责任铭记于心,挥洒于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勇于担当责任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