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欢笑、逝去、成长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超越kelly
此刻打开窗,靠近,能吹到清明风。
二十四节气里,有八风。清明风,是八风之一,吹自东南。“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说的是夜晚的清明风。
如果在早上,会觉得它干净明快,露水一般。王羲之写《兰亭集序》,就用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八个字。“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若是人生常有的景象,那真是福气。今年很不易,多少人正渴望着它。
但大自然,总给人希望。就像清明,虽已是春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美却更胜。清明三候,一候桐花开;二候鹌鹑鸟出来活动;三候彩虹现于天空。样样都有生机。就在这样的时节,古人把祭扫思亲、踏春赏花,作为最重要的两件事,放在了一起。
生命不就是如此吗?一边流泪,一边欢笑;一边逝去,一边生长。
明代有一本书,叫《帝京景物略》,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是说,人们扫墓哭完,不急着回去,转而来到一片开花的树林,择一园圃,喝酒赏春,都醉了。
这,就是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诗《清明》,也是如此。哭就欲断魂,想喝酒就直接问,大大方方、清清明明的。所以,古人的“清明”不单是“哀思的清明”,还是“洁净、坦荡而清明”。
人的一生,是遇见与别离的一生。在“清明”时节,祭先祖、故人、往昔,也祭一祭远处和更远处的悲伤,是告慰自省,也是身心整理。
有敬畏,才自觉节制。
有珍惜,才下意识呵护。
有面对,才能在伤心过后,再次回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