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是什么
数据可视化这个词听起来很炫酷,比如很多政府机构、企业都上线了智慧大屏,实时动态呈现全国或者局部数据。
如果我们能把关键数据指标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的话,那说明这里面至少做到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要准确提炼出核心数据指标,这需要设计者能够抓住需求的本质;
第二,要准确的表达出数据指标,这个表达一定是要参考设计学和心理学的,可能还有有一些美学。
数据算出来了,怎么呈现,这里面是有学问的。
有的人会直接用表,有的人是用图形,比如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近期还流行气泡图。
图标、图形是基本的数据表现方式,还有其他方式么,当然有,比如进度图、动态图。不过它们本质也没有跳出图和表这两种基本模型。
在做数据呈现时,我们要思考的是给谁用,更主要的是这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即应用场景。
他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组数据,又用来做什么。
是使用电脑、电视大屏,还是使用手机;
是一个人用,还是几个人,还是一个团队;
是要做统计、还是做分析,还是要用数据定目标、跟考核,还是利用数据发现问题,或者提出新的计划等等;
不同场景下,要考虑的设计点是有差异的,而这正是一个设计人员必须的要充分思考和分析的。
回到一开始,我们为什么要让数据可视化呢?
数据用一张表呈现是不是最清楚,但是这里也对应着不直观。那么我们要的是直观么?
这肯定不是我们的出发点,最基本的是要能快速发现变量,这个变量可以是问题、机会、差异;
所以想要看到变化,这个数据必须是经过对比的,比同期、同类、上期、上年;
变量的视角只是第一层,它抓出“变化”,其实是为了使用者节省掉分析的过程,省去计算时间、对比时间,提升的是效率。
而真正厉害的是数据闭环,变量是永远存在的,而数据应用的目标一定是为了指导事物开展,那么这里会引入目标、计划、行动等等,也就是做一个个PDCA循环,而数据作为制定或者衡量的一个基准,展开这个“可视化”,里面至少是一个管理的闭环或者执行的闭环。
当然,这些都不是可视化的终极力量,可是化终极力量是什么,想象手机发布会的演讲、罗振宇的跨年演讲、TED演讲等,运用可视化的数据最终的目标一定是影响人心,提供更有力的证据,说服目标用户采取行动等等。
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数据,而是数据背后的规律或者想象,还有因为数据而催生的紧迫危机感,进而行动和改变。这也就是可视化数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