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出好文章,看这一篇就够了
为什么你的文章没人看,因为你不会修改。
海明威说:“没有修改的文章,就是狗屎。”

怎样才能改出一篇好文章呢?这是《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书笔记的下篇,我们来聊聊怎样改文章。
1. 调制一杯酱香拿铁
酱香拿铁之所以横空出世,众人追捧,在于它是一个新物种。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碰在一起,擦出了诡异的火花,让人欲罢不能。

这对写文章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可以组合看似不相干,实则有共通处的内容。读者就会感到眼前一亮,觉得既新颖又好玩,饶有趣味。
比如,将自己的观点,与时事热点、名人名言结合在一起。
再比如,寻求“跨界”,假设你写的是“理财”,想想跟什么能组成新观点:宠物+理财,历史+理财,非洲草原+理财,茶叶+理财,数码产品+理财,原始人+理财,等等。
总之,发挥想象力,肆意组合,让你的文字变成人人爱读的「酱香拿铁」。
2. 补充细节
细节之中有魔鬼。
找出文章干瘪之处,用内心独白、视觉听觉描绘、情绪反应等方式,让文字变得丰满。
没有细节的文字,读起来模糊一团,读者不会有反应。
就好比,你是近视眼,看不太清,你说,“今天天气不错。”
然而,等你带上眼镜,眼前豁然明朗:瓦蓝的天空,飘着棉花糖一般的云朵,湖边草地上,几个孩子嬉笑着仰着头,他们拉拽手中的线,风筝跟着上蹿下跳。湖心碧波荡漾泛着微光,皮划艇停住了浆,男孩靠着艇尾,后仰着反撑双臂,跟女孩说着什么,女孩自顾自抱着手,仰着头,看着湖边那一排正怒放的玉兰花,花香扑鼻惹人醉......
如果是描述事件,就需要有起伏的故事情节。
比如:今天中午,我去楼下便利店买关东煮,结果卖完了,只好去另一家,还好买到了。
这样就平淡,读者看完,了无波澜。
把它改成:今天中午,我又想去吃楼下便利店的关东煮了,他们的关东煮,实在是太好吃了!尤其是那个萝卜和鱼丸,每次都回味无穷,幸福满满,怎么都吃不厌,吃了就感觉这一天没白过。但今天一到店门口,就感觉不妙,妈呀!怎么这么多人排队?等了半天,终于轮到我了,可是,我最爱的萝卜和鱼丸竟然卖完了!心都碎了,怎么办?只好去街边另一家转转,这家我平时很少去,没买过他们的熟食吃,哎呀,不管了。然而,他们的关东煮竟然更好吃,那口感、那香味、那配料,根本就是米其林级别的,好吗!
这样一改,就有了高低起伏,读者会产生情绪变化,会被吸引。
细节补充,使你的文章从独奏变成了交响乐,更有立体感。
3. 具体明确肯定
将抽象的词换成具体的。
比如:
-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吃月饼了。--> 我有5年没吃月饼了。
-
她是个美女。--> 她长得像刘亦菲。
-
这个雷震子的造型丑爆了。--> 这个雷震子就像是一个长了蝙蝠翅膀的绿巨人。
将不确定的词,换成斩钉截铁的。传达自信,文字就有力量。
英国登山家马洛里在被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回答:“因为珠峰就在那里。”

如果他回答:“嗯,我想,大概是因为珠峰就在那里吧。”
可能就不会传为经典了。
将你文章中所有模棱两可的词都清理掉,换成斩钉截铁的。
当然,这不是教你故意夸大,有的场合也是不适合斩钉截铁的。需要自行斟酌。
4. 删减
写初稿时要一气呵成,修改时要大刀阔斧。

没人愿读冗长的内容。
不要觉得:“全天下的人都会读我的文章!”,抛弃这妄念,换成:“没有人会读我的文章”。
这样想之后,会站在读者角度,去想怎样才能改到读者愿意读。
将文字压缩。删掉与观点联系不紧密的内容,这样重点更突出,更简洁。
5. 小结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我说,未经修改的文章不值得读。
修改润色,如雕琢美玉,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