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大学生活书单

见证我大一生活的七本小说

2017-07-16  本文已影响212人  人间体验客

我时常会觉得自己才刚刚走出高考的考场,然而事实是我已经读了一年的大学,暑假结束后就要上大二了。大一的时光过得这样快,快得总让我疑心它有没有发生过。可是,总有一些东西提醒着我时间的存在,比如我重新学习了古筝现在可以做陪练助教,比如我可以演奏几首琵琶笛子的小曲子,比如我一直在坚持阅读……种种都可以证明我的大一真真正正存在过。在这些事中如果要选一样最有意义的,我一定会选择“读书”这一项。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小说。大一我读得最多的就是小说。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文学’说到底,不是让人‘知道’是什么,而是让人‘感觉’是什么,有时甚至连这个‘是’字都很难说。”我深以为然。这种认知在阅读小说时更加强烈。其他形式的文字所包含的个人色彩太过浓烈,而在小说中,作者仿佛一个普通的叙事者,静静向你讲述着故事,一切喜怒哀乐也好,人生哲理也罢,由你自己去体会。我看小说时有很多时候都觉得有许多感触却说不出来,我想,这应该是我与作者之间无言的默契吧?

在我大一所读的小说中选出七本与大家分享:

1.《红楼梦》


“红楼一梦,一入不醒。”高中时我并不能理解中国人的“红楼情结”,只是单纯地因为这是高中必读书籍所以马马虎虎草草看完敷衍了事。上了大学后经舍友推荐看了《蒋勋说《红楼梦》》,看着蒋勋先生一句句的分析,我才有点领悟到《红楼梦》的伟大。重新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又发现了许多细节,也有了更多的感触与思考。比如从前的我一直觉得宝玉和黛玉不合适,也不喜欢黛玉的尖酸刻薄,但大一重新看《红楼梦》时,我感到宝玉和黛玉是真正般配的,他们彼此心灵相通。比如在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这一章,宝玉刚刚在水仙庵的井边祭奠完金钏儿回来给凤姐过生日,众人在看《荆钗记》时,黛玉突然说“俗话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看似在说戏中的情节,实际却在悄悄安慰宝玉。我看到这里时不禁感慨黛玉心细如发,不仅知道宝玉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还恍若无意地好言安抚,二人真是默契……类似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琢磨。《红楼梦》真是一本奇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

2.《连城诀》


直到大一我才开始阅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相较之下我更喜欢金庸的作品。大一上学期我一口气读了《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和《连城诀》七本金庸的作品,被武林人士的忠肝义胆和死生契阔的美丽爱情深深折服。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连城诀》。和金庸的其它作品相比,《连城诀》的名气不算很大,但是我认为《连城诀》的价值并不逊色于《笑傲江湖》等作品。这本小说主要写“人性的险恶”:为了金银财宝,父亲活埋女儿,徒弟谋杀师父,朋友反目成仇,兄弟手足相残……尤其是小说结尾处写一群人找到宝藏却不知宝藏被涂了毒药,中毒后的可怖场景描绘得十分细致生动:“不错,他们个个都发了疯,红了眼乱打,乱咬,乱撕……他们都变成了野兽,将珠宝塞到嘴里。”真是让人可笑,可悲,可叹!感叹之余也令人深思:名利真的那么重要?值得我们抛弃一切去追求?我们真正该珍惜的究竟是什么?

3.《围城》


这是一本有趣,睿智的书,包含着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作者钱钟书将自己对世事的理解与讽刺融于幽默的言语之中,令人莞尔一笑后又开始思考人生哲理。《围城》是我上大学后读的第一本小说,几乎每一页都有我用荧光笔勾画的痕迹。我最难忘的便是其中的大量比喻句,列举几个:

(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2)感觉出国这四年的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3)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梗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拉不长。

(4)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

(5)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

类似这样的佳句在《围城》里层出不迭,如果有时间我会整理出来,全部分享给大家。

4.《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我一直没能坚持读下来,但《安娜·卡列尼娜》却是我很喜欢的作品。它的结构比较特别,由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和列文、吉娣两条线组成,前者更引人注意和深思:安娜对丈夫卡列宁为她安排的那套死气沉沉的生活不满,遇见伏伦斯基后,她身上被压抑的生命之火重新燃烧起来,直至发展成一场大火把自己吞没。伏伦斯基与安娜有过真挚爱情,可是光有爱情远远不能支撑一对恋人走到最后。且不说爱情会随着时间而变淡变稀薄,更何况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舆论的压力、世俗的目光、对儿子的思念和爱情的日益淡化,都是安娜走向自我毁灭道路的原因。这也警示了女孩子们:甜言蜜语听过就好,不能太放在心上。人们发誓时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可我们都低估了岁月的力量。岁月很长,足以让我们忘记一个人,再爱上另一个人。无论任何人,最重要的都是自立。只有自立,我们才可以坦然面对其他人的来去,宠辱不惊。

5.《万箭穿心》

我很喜欢这本书,却始终没有勇气看第二遍。“纵使万箭穿心,也要扛住。”我十分敬佩主人公李宝莉始终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便她的心上已经满是箭洞。她的真实想法就是“人生是自己的,不管儿孙满堂还是孤家寡人,我总要走完它。”与她的经历比起来,我每天的烦恼忧虑简直是庸人自扰,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此外,作者在后记中写了一句话:“只是,人生有多少快乐、幸福和温暖,就会有多少辛苦、苦痛与残酷。”尽管成年人看过后都说这句话反映了现实写得非常好,但我还是希望这句话可以颠倒一下,“人生有多少辛苦、苦痛与残酷,就会有多少快乐、幸福和温暖”,让话里多了“希望”两个字。我毕竟才二十岁,总要对生活留一丝憧憬,否则会很疲惫很辛苦。

6.《月亮与六便士》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着现实与卑微;而月亮象征着崇高。书中的主人公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物,不过即便再讨厌他的人,也不得不敬佩主人公对绘画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许多人都把理想当作生活疲惫时聊以幻想的东西,只有主人公一直在追寻着他的理想。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我那时还不知道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的确,现实生活中真正黑白分明的事物真的很少,大多事物都处在灰色地带,所谓“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大抵如是。

7.《一地鸡毛》


这本书腰封上的一句话就深深吸引了我:“小林认为,他家的豆腐馊了,比八国首脑会议重要。”比起对追求理想的大肆赞美,我更喜欢刘震云《一地鸡毛》对琐碎现实的细腻描绘。这本书是刘震云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是《一地鸡毛》这篇小说。小说篇幅不长,却生动刻画了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我一向很敬佩能把家长里短的小事写得风趣幽默的作家,《一地鸡毛》里的烟火气让我感觉十分亲切熟悉。大多数人注定要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走到生命的尽头,能在生活中发现乐趣自然再好不过。

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创作出一本小说,这本小说不要玛丽苏和霸道总裁,不要穿越重生无厘头,而是能给读者一点真正的思考价值。尝试提笔后才发现创作有多么困难,现在还是多读些别人的优秀作品,多多积累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