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我亦飘零久国学与传统文化人物

楚怀王熊槐:古往今来恨多少,愁来莫上望乡台

2018-03-25  本文已影响107人  柳之尺
楚怀王熊槐:古往今来恨多少,愁来莫上望乡台

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然,魏惠王有问政孟子五十步笑百步之醍醐灌顶、齐威王有邹忌讽寓纳谏随侍左右明心见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功勋卓越、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求贤若渴,楚怀王虽与众人交锋,落得的只有巫山云雨之名。

盛世宣威,也许吴国破郢都已成往事,居安思危已为人所不耻,也许历代先祖勤勉亲躬所造就的强盛,使他日渐习惯于锦衣玉食走马观花,也许继位之时与秦齐三分天下的虚名让他身在云雾不知天高地厚,在位数年,前期受时局所迫小有成就,后期暴露本性有勇无谋,先后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对持,却终是因数欺于秦自食恶果,曾因践踏中原礼仪而崛起的楚国,终因数次出尔反尔一朝为虚梦。

昔日秦军以数万之师助楚复国,又结为联盟共同御晋数百年,素有朝秦暮楚,秦楚姻亲,宣太后亦是其同父异母的妹妹,如今虎狼时代来临,兵不厌诈,合纵连横,当日情意半分未存。

楚怀王趁秦惠王重创齐国之时一举灭越,秦国因秦武王暴毙发生内乱自顾不暇,楚国一跃而起成为疆域最大的国家,受诸国忌惮,又因国土辽阔、临国诸多、外交时有纷争,秦联合诸国伐楚,楚腹背受敌,举步维艰。

而后楚伐齐大胜,又得魏、韩依附,心生自满,联合六国,合纵攻秦,背信弃义,然,六国之师逡巡而不敢向前,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而楚国又逢内乱,唐昧战死、庄蹻叛乱,国势大衰,虽为合纵之长,楚怀王仍被迫向齐国和秦国求和,而秦相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恼怒之余,举兵伐秦,丹阳、蓝田、召陵,三战皆败,韩魏因利趁便偷袭楚国,自此国势大减,日渐没落。

昔日楚成王趁会盟之际扣留宋襄公,开了破坏邦交礼仪的先例,如今面对秦军大兵压境的困境,楚怀王不听劝阻心坏侥幸亲自赴秦议和,却遭囚禁,为国之大辱。

怀王被扣三年里,其子不思救父而自立为王,诸侯自以为无害于自己而不讨伐,楚怀王为国家利益,拒不割地,使秦国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签订盟约为借口攻打楚国,楚国暂得保,三年后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诉其人生平典故,不免心生戚惘,亦非一无是处之人,与其说是耽于玩乐不思朝政的昏庸之君,莫不是说被时局所迫抉择错误的可怜之人。

叹息于他昔日励精图治,与唐昧积极变法,恢复了吴起改革时留下的许多法令,调和楚国各种利益集团,抑制楚国的贵族集团,然而根深蒂固的权贵阶层的誓死抵抗,改革无疾而终,如蚍蜉撼树。

悔恨于他宠信美人郑袖,听信妇人之言,误用佞臣子椒、子兰、靳尚,排斥左徒屈原,致使国事日非,朝政日乱,大势已去。

惋惜于屈原的生不逢时,虽有心于力捥狂澜重振山河,然流言蜚语骇人听闻,未入庙堂为民请命便受贬逐,一生难入朝政郁郁寡欢。

怀王也算半生戎马,北伐魏国,攻城夺地,东败越国,拓境江东,七国联军,西伐强秦,却因数欺于秦,用人失误导致损兵折将,国土沦丧,客死他乡。

而十八年后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抱石沉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个绵延八百年的国家,就此泯灭,衰败如斯,灭亡难救,楚南公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中的,楚人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礼法文明,仍旧影响至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