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赏析系列格律诗词海棠社

关于“纯咏物”的几点体会

2018-09-15  本文已影响145人  张成昱

       昨天群里挺热闹,针对诗艺本身的探讨还是很有意义的,我马后炮说点自己的体会。

       咏物是旧体诗词常见的题材,作为作业进行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但很多诗友有意无意地把咏物诗的咏体当成一个线索,把诗写成抒情诗,叙事诗或者其他,就是把诗写飞了。诗依旧是好诗,但跑题了。之所以强调一个“纯咏物”,就是要大家意识到这是“命题作文”,不要写飞,无他。

       什么是咏物诗,怎么写咏物诗,百度上查就是了,我不赘言。很多诗友对于咏物诗作业被判“跑题”常有腹诽,包括我自己也如此。对此我说下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首先,跑题不对。当然,否则就不要出题,自由发挥就好了。但怎么算跑题是个比跑题还麻烦的问题。对同样一首诗,一句诗,一个词个人会有个人的理解,作者、读者和作为评委的读者理解不同,是不是跑题有时就成了问题。

       从作者角度,我想提出一个词请各位斟酌:“反求诸己”。我们自己写的诗,写的时候是不是就抱着咏物的出发点去写,我们自己难道不知道吗?

       举个自己了例子,上次那个“榆钱”的题,我就被判跑题参展:

折柳吟三别,拈花算五铢。暮秋相顾在东隅。惊起赤鸦如火,今夜买阿谀。

绿浅相思叶,黄昏自在庐。也曾黄纸画银符。不必怜香,不必取金珠。不必白蝉无韵,此处卖欢娱。

       这词里又是五铢钱,又是买,又是卖的,怎么就算跑题了呢?然而还真就是,我无任何异议,原因就在于我自己心里知道,我写这首变态的喝火令的时候,压根没有想着“榆钱”这个咏体去写,不围绕咏体,怎么去咏物?算什么咏物?如此写“咏物诗”的诗友恐怕不是少数,如此,倒不如扔掉咏物的羊头,写什么诗就是什么诗,诗毕竟还是好诗。

       会不会有可能明明自己按咏物的路子去写,却硬生生被别人当“跑题”呢?当然可能。

       咏物诗也符合诗词的美学,咏物以言志,以抒情,隐物于辞,不露痕迹本就是咏物的高境界,一时被人误解也很正常。

       把诗写好足矣,无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