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微创业的生存法则》读后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52991/bdb6f3ed7b0071d3.jpg)
进度:
1、本月第6本;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44本;
3、2024年目前共计已阅读6本(计划52本)。
下午咳嗽很严重,有那么一会儿差点咳到吐出来,我当时下意识立马反问自己:“我喝酒了吗?”想了一下好像没有,于是就压住了...
今晚去美容院,跟店长学到了,首先,我今下午的咳,属于寒咳,凉到了,需要喝姜茶驱寒。而这几天早上的咳,则是热咳,可以喝淡盐水降火。
她给我做着护理间隙还去帮我搞了姜茶,我喝了果然喉咙立马不怎么痒了,咳得间隔也久了,也没那么厉害了~
中医养生真是一门大学问,我准备年后图书馆借本书回来翻翻。
写以上这段之前,我先把手机里拍照本书的那些内容抄了下来,发现已经超了1000字,不多,这本书很多地方值得一看,虽然,出版已经是8、9年前了。
目前读的读书馆借回来的4本书里,这一本和第一本都非常不错,虽然,第一本不太适合我的行业,不过,看得过程依然觉得很有意思,也就值了。
下面分享手机拍照部分吧——
1、事实上,做小、做专、做美,比做大、做强更容易,更何况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而强”,而是一种“虚胖”。
2、在美国,车库被认为是孵化创业梦想的传奇之地,甚至有人说,车库才是最牛的创业孵化器。
3、成功的公司之所以成功,在于比其他公司了解更多的知识,拥有大量独一无二的市场知识,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他们能看到直接的市场,而不需要去猜测。而智力资本管理也就是说要把这些知识资本尽可能多地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
4、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5、“敢为天下后”能够享受到诸多后发优势。
6、创业者要善于走窄门,突破常规思维的樊篱,有意思地运用与传统思维、习惯相反的逆向思维方法,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7、“长尾理论”可以说是对“二八定律”的颠覆,也可以说是补充。在全新的商业环境下,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的20%的“优质客户”,而开始更多地依靠许许多多原先被忽视的客户。这些客户数量庞大,足以让你挣得盆满钵满。
8、长尾理论,暗合了“小而美”公司的经营信念,在小空间里经营出自己的大天地,必须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夫。要利用长尾理论来寻找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火力的那一个点(足以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的突破口);再通过“二八定律”所要求的忘乎一切的专注将这一个点放大到极致,即“开口要窄,挖掘要深,拓展要稳”,进而形成自己的优势。
9、我此刻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交响乐团或剥橘子皮。 ——托斯·凯宁尼
10、对于用户的购买选择来讲,是1%的细微优势决定了100%的购买行为。因此微小的差距往往是市场占有率的决定因素。
11、让你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最好办法,就是你比别人表现得更专业。无论工作、创业,概莫能外。
12、任何创业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没错,不过如果你为了让所有条件都具备,而空耗等待的话,不仅会消耗你的创业劲头,而且很可能你的条件还没成熟,周围环境已经变化,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结果还是无法下手,创业活动也就不了了之。
13、对于创业者,“疯子”不是贬义词,它首先是一种精神,这种偏执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完成正常人不敢想象或不能完成的任务。
14、“10倍速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失败和成功都以10倍速的节奏进行。” ——安迪·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15、阿里巴巴的首席战略官曾鸣认为互联网精神是八个字:平等、开放、互动、迭代。小米的雷军表示,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黄太吉的创始人郝畅则总结出十个字:文艺复兴、小时代、社群、势。
16、要知道,你所缺的所有资源,这个世界上都有。从根本上说,你所缺的并不是资源,而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
17、要管理好问题员工,而不是一味第开除了事。
我今晚想早点睡,所以今晚简单写写看得过程里的个人反思吧,虽然,写到这儿已经22:11了,我还没洗漱,算个屁的早睡...
总结一,关于员工管理方面的反思。
我回想起当初我公司的晨会,延续的是前东家的早会模式:每天一个人轮番主持,分享自己获得到的一些感悟。
我现在感觉,当时这样做其实有点形式主义了,因为我们一人少,二不提倡加班,那分享就占用大家的工作时间,三也不是任何阶段都需要这样的模式。
晨会如果是以项目开展、分析、总结的形式,会更节省时间,但其实我如今觉得连这个都不太有必要,因为我和她们几乎一整天都在交流沟通与指导,会议这种形式,其实有无皆可。
当然,晨会是一定要有的,只不过每周开一次就好,布置当周工作、重复上周总结提出的问题和卡点,或者把分享改为每周轮番主持,塑造员工仪式感、增强职场氛围,也不错。
而后,每周五下班前提前半小时开当周总结会,就好了。
以前每周五也会公司出资买下午茶吃吃喝喝,那么,这个时间边吃喝边聊也挺好,小微企业嘛,没那么束缚,大家开心,有产出,就行。
总结二,对于问题员工,有产出的前提下多包容是正道。
我在前东家任职的时候,曾一度不理解VP对其中一个同事的容忍,那个同事极不合群,不只不参与大家的活动,基本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请教时人家也是不理不睬的,弄得我们都很不开心~
但,人家确实在业绩上有贡献,有时甚至排名分公司第一。
我想,或许是我心胸不够宽广了,我自己公司之前也有一个员工弄虚作假,我是后来在对方离开之后才从另一个员工嘴里知道确认了我的怀疑。
这个假,主要是对方提交出来的客户名单并非实际联系沟通过的。
我们属于销售业务,客户名单如果提供假的信息,那这个人我就认为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可我是在疫情后才发觉到这一点的。
疫情前我隔三岔五地外出,因此对对方的表现并不知情,且对方每月也有业绩回款,我也至于会刻意怀疑这个。
但疫情后不同了,我待在公司里的时间多,我发现对方是很少电话联系客户的,且那会儿很多公司封控上不了班,即便联系也未必能联系的上,可是对方依然能提供很详细且丰富的工作表。
2020年当时我对这事其实一直很不能接受,总觉得这样的人真的无法理解,加上2019年底12月对方刚领了整10000元的业绩提成,怎么能这么作假呢?!
我是宁愿说实话而不是要假结果的人,所以我又想起了前东家当时那个同事,一度觉得这俩人真是让我很困惑。
我当然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员工只要有产出,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就应该尽可能地多包容,但我一直觉得作假这事是品德问题,是不能轻易原谅的。
所以,我把本书第17点也抄录了上来,意在提示自己,人,是需要你管理者去“管”的,而不是对方怎么样你就只能去留二选一,这里面的弹性空间是很大的,是值得去尝试的。
嗯,我确实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自己也没很完美,自然也不能要求下属达到完美。犯错嘛,谁都有过,但改不改,是需要去沟通的。
就像本书说的,“管理”,先“管”后“理”,像交通一样,红绿灯已经管不住拥堵时,那就站个交警指挥,疏通了,那就还是红绿灯的事儿了...
总结三,车库创业代表的就是压缩成本很重要。
惭愧地说,我18年开始创业,目前已经换了5次办公室,马上就要换第6次了。这里面,最开始的共享空间和疫情后搬回共享空间不算,中间的商住两用公寓到纯商业写字楼和搬回共享空间后又挪去纯写字楼,都是在作。
共享空间卡位半年,60平公寓半年,100多平纯写字楼半年不到被迫撤回共享空间,再到40平纯写字楼,加起来也就5年时间,我都想自问一句:“我到底在折腾个啥?!”
目前我的深刻教训就是,不要那么在意办公场所,既然你可以在共享空间一个卡位做起来,商住公寓稳下来,那就没必要膨胀到几个人的小公司非要搬到豪华大写字楼。
创业是什么,是要吃苦的阶段,省一切能省的费用,省下来的每一分一毫都是自己的利润。
所以,我下个月搬新地儿后,只要以后业主涨租不狠,我就不打算搬了,除非我真的成功把公司做大了,业务多到没办法了...
这个新办公室,由于后疫情时代特别划算,业主也是不缺钱的人,希望以后不会大涨价吧!
就这吧,洗漱睡觉去。
进度:
1、本月第6本;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44本;
3、2024年目前共计已阅读6本(计划52本)。
下午咳嗽很严重,有那么一会儿差点咳到吐出来,我当时下意识立马反问自己:“我喝酒了吗?”想了一下好像没有,于是就压住了...
今晚去美容院,跟店长学到了,首先,我今下午的咳,属于寒咳,凉到了,需要喝姜茶驱寒。而这几天早上的咳,则是热咳,可以喝淡盐水降火。
她给我做着护理间隙还去帮我搞了姜茶,我喝了果然喉咙立马不怎么痒了,咳得间隔也久了,也没那么厉害了~
中医养生真是一门大学问,我准备年后图书馆借本书回来翻翻。
写以上这段之前,我先把手机里拍照本书的那些内容抄了下来,发现已经超了1000字,不多,这本书很多地方值得一看,虽然,出版已经是8、9年前了。
目前读的读书馆借回来的4本书里,这一本和第一本都非常不错,虽然,第一本不太适合我的行业,不过,看得过程依然觉得很有意思,也就值了。
下面分享手机拍照部分吧——
1、事实上,做小、做专、做美,比做大、做强更容易,更何况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而强”,而是一种“虚胖”。
2、在美国,车库被认为是孵化创业梦想的传奇之地,甚至有人说,车库才是最牛的创业孵化器。
3、成功的公司之所以成功,在于比其他公司了解更多的知识,拥有大量独一无二的市场知识,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他们能看到直接的市场,而不需要去猜测。而智力资本管理也就是说要把这些知识资本尽可能多地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
4、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5、“敢为天下后”能够享受到诸多后发优势。
6、创业者要善于走窄门,突破常规思维的樊篱,有意思地运用与传统思维、习惯相反的逆向思维方法,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7、“长尾理论”可以说是对“二八定律”的颠覆,也可以说是补充。在全新的商业环境下,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的20%的“优质客户”,而开始更多地依靠许许多多原先被忽视的客户。这些客户数量庞大,足以让你挣得盆满钵满。
8、长尾理论,暗合了“小而美”公司的经营信念,在小空间里经营出自己的大天地,必须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夫。要利用长尾理论来寻找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火力的那一个点(足以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的突破口);再通过“二八定律”所要求的忘乎一切的专注将这一个点放大到极致,即“开口要窄,挖掘要深,拓展要稳”,进而形成自己的优势。
9、我此刻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交响乐团或剥橘子皮。 ——托斯·凯宁尼
10、对于用户的购买选择来讲,是1%的细微优势决定了100%的购买行为。因此微小的差距往往是市场占有率的决定因素。
11、让你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最好办法,就是你比别人表现得更专业。无论工作、创业,概莫能外。
12、任何创业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没错,不过如果你为了让所有条件都具备,而空耗等待的话,不仅会消耗你的创业劲头,而且很可能你的条件还没成熟,周围环境已经变化,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结果还是无法下手,创业活动也就不了了之。
13、对于创业者,“疯子”不是贬义词,它首先是一种精神,这种偏执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完成正常人不敢想象或不能完成的任务。
14、“10倍速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失败和成功都以10倍速的节奏进行。” ——安迪·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15、阿里巴巴的首席战略官曾鸣认为互联网精神是八个字:平等、开放、互动、迭代。小米的雷军表示,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黄太吉的创始人郝畅则总结出十个字:文艺复兴、小时代、社群、势。
16、要知道,你所缺的所有资源,这个世界上都有。从根本上说,你所缺的并不是资源,而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
17、要管理好问题员工,而不是一味第开除了事。
我今晚想早点睡,所以今晚简单写写看得过程里的个人反思吧,虽然,写到这儿已经22:11了,我还没洗漱,算个屁的早睡...
总结一,关于员工管理方面的反思。
我回想起当初我公司的晨会,延续的是前东家的早会模式:每天一个人轮番主持,分享自己获得到的一些感悟。
我现在感觉,当时这样做其实有点形式主义了,因为我们一人少,二不提倡加班,那分享就占用大家的工作时间,三也不是任何阶段都需要这样的模式。
晨会如果是以项目开展、分析、总结的形式,会更节省时间,但其实我如今觉得连这个都不太有必要,因为我和她们几乎一整天都在交流沟通与指导,会议这种形式,其实有无皆可。
当然,晨会是一定要有的,只不过每周开一次就好,布置当周工作、重复上周总结提出的问题和卡点,或者把分享改为每周轮番主持,塑造员工仪式感、增强职场氛围,也不错。
而后,每周五下班前提前半小时开当周总结会,就好了。
以前每周五也会公司出资买下午茶吃吃喝喝,那么,这个时间边吃喝边聊也挺好,小微企业嘛,没那么束缚,大家开心,有产出,就行。
总结二,对于问题员工,有产出的前提下多包容是正道。
我在前东家任职的时候,曾一度不理解VP对其中一个同事的容忍,那个同事极不合群,不只不参与大家的活动,基本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请教时人家也是不理不睬的,弄得我们都很不开心~
但,人家确实在业绩上有贡献,有时甚至排名分公司第一。
我想,或许是我心胸不够宽广了,我自己公司之前也有一个员工弄虚作假,我是后来在对方离开之后才从另一个员工嘴里知道确认了我的怀疑。
这个假,主要是对方提交出来的客户名单并非实际联系沟通过的。
我们属于销售业务,客户名单如果提供假的信息,那这个人我就认为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可我是在疫情后才发觉到这一点的。
疫情前我隔三岔五地外出,因此对对方的表现并不知情,且对方每月也有业绩回款,我也至于会刻意怀疑这个。
但疫情后不同了,我待在公司里的时间多,我发现对方是很少电话联系客户的,且那会儿很多公司封控上不了班,即便联系也未必能联系的上,可是对方依然能提供很详细且丰富的工作表。
2020年当时我对这事其实一直很不能接受,总觉得这样的人真的无法理解,加上2019年底12月对方刚领了整10000元的业绩提成,怎么能这么作假呢?!
我是宁愿说实话而不是要假结果的人,所以我又想起了前东家当时那个同事,一度觉得这俩人真是让我很困惑。
我当然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员工只要有产出,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就应该尽可能地多包容,但我一直觉得作假这事是品德问题,是不能轻易原谅的。
所以,我把本书第17点也抄录了上来,意在提示自己,人,是需要你管理者去“管”的,而不是对方怎么样你就只能去留二选一,这里面的弹性空间是很大的,是值得去尝试的。
嗯,我确实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自己也没很完美,自然也不能要求下属达到完美。犯错嘛,谁都有过,但改不改,是需要去沟通的。
就像本书说的,“管理”,先“管”后“理”,像交通一样,红绿灯已经管不住拥堵时,那就站个交警指挥,疏通了,那就还是红绿灯的事儿了...
总结三,车库创业代表的就是压缩成本很重要。
惭愧地说,我18年开始创业,目前已经换了5次办公室,马上就要换第6次了。这里面,最开始的共享空间和疫情后搬回共享空间不算,中间的商住两用公寓到纯商业写字楼和搬回共享空间后又挪去纯写字楼,都是在作。
共享空间卡位半年,60平公寓半年,100多平纯写字楼半年不到被迫撤回共享空间,再到40平纯写字楼,加起来也就5年时间,我都想自问一句:“我到底在折腾个啥?!”
目前我的深刻教训就是,不要那么在意办公场所,既然你可以在共享空间一个卡位做起来,商住公寓稳下来,那就没必要膨胀到几个人的小公司非要搬到豪华大写字楼。
创业是什么,是要吃苦的阶段,省一切能省的费用,省下来的每一分一毫都是自己的利润。
所以,我下个月搬新地儿后,只要以后业主涨租不狠,我就不打算搬了,除非我真的成功把公司做大了,业务多到没办法了...
这个新办公室,由于后疫情时代特别划算,业主也是不缺钱的人,希望以后不会大涨价吧!
就这吧,洗漱睡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