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是此次参加初中语文“菜单式”同研共做主题研修项目后我最大的感受。
当聆听完马梅老师的讲座后,主持人冯老师拿着话筒提问在场的老师,“你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花多久时间”时,我甚至有些做学生时遭遇提问的惶恐,这是我很久没有的体验了。我问自己:惶恐什么?只因为我深知提问的目的。是的,我目前花在确定教学目标上的时间是大概十分钟,或者更短。从教第七年,我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来源于对单篇文章的理解,往往根据文体及自我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思考。我撰写教学目标也从原来的“真实课堂目标”渐变为“应付检查式目标”,只是为了合乎原来的三维目标而已。这一切的习以为常,都在听完马梅老师的讲座后,统统瓦解。原来,我的备课如此惫懒,原来我的想法如此陈旧。我理应惶恐。
惶恐过后,我又想,研修理当如此。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在我教学“七年之痒”的关键期,我当破而后立,及时改正并更新自己的思路。
一立:教学当谨慎。师者的神圣不在于对老师的神化,而在于对知识的敬畏,须知学无止境。时代变化飞速,要始终保持终生学习的观念,时时更新自我,方能常教常新。我只从教七年,便惫懒如此,实在要时常铭记于心,此一不再赘述。
二立:备课整体观。过往我们的备课多是针对单篇的设计,只着眼于单篇,难免陷入碎片化、混乱的教学之中。而统编版新教材它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完整的整体,初中语文六册书目是一个大的整体,它综合实现着我们初中语文的培养目标,从整体上推进对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每本书的内部,细分为六个单元,又是一个小整体,布鲁姆曾说:“教学成果如何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如若继续以往只注意单篇目标,忽视了单元目标的侧重,忽视了整本书的层级递进,那么只会让我们的教育混乱而盲目。联系我今年的教学实际,想想我上完的七年级第一单元,从《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到《古代诗歌四首》,都是描绘四时美景的文字,除第四课体裁为古代诗歌外,其他三篇都是散文,因为是初一的孩子,所以我辛辛苦苦带着他们一遍又一遍的紧抓写景的美句进行鉴赏,自以为课堂设计很用心,沾沾自喜。回想起来,还是不免陷入盲目无序的教学漩涡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试着去从单元整体去把握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期改正自己现有问题。
三立:有序教学观。讲座中马老师对于相同文体在不同册次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再次触动了我。对于注重文体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疑问。明明是分析过的文体,讲过的知识点,为什么三年里我们总在“炒剩饭”,学生还没吸收好?原来,单元目标是呈梯度上升的。同是写景的文章,出现在不同的册次单元,是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的,文言文、议论文、诗歌等的教学都应如此。只因为学生的培养是三年的目标,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教学难道不应该跟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吗?有序地教学,才是对一个发展中的学生最大的生命尊重,怎能一股脑的将一个成年语文教师的知识一次性灌输给学生呢?这才是真正的,“懒教”。
综上,“三立”乃我研修心得,期盼三十而立的我能够时时、常常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