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
买来这本书开始完全是打算当做“时间管理”系列阅读的第一本书进行的,但是本仅开头轻描淡写了句“时间不可管理”后,李老师便展开了对人生的观察和自我提升时的思考。引用朋友问询这本书是否专注于时间的管理时我给他做的类比:我原本打算买一本《电灯泡安装手册》,结果却拿到了《电气工程师执业指南》!是的,相比“时间管理”,这本书的格局更高、视野更广、思考更深!正如李笑来老师自己所言,这本书所讲的是“进步方法论”,手把手告诉人们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的内容全部来源于李笑来老师在自己博客文章的汇总与校订,虽然我手上的第三版已经做了尽可能准确的分类和章节划分,但是很多文章和思考之间还是有交叉与重复,这也是网络文章汇总后的必然所致。当然,出版社高级编辑都没能搞定的章节划分我是不敢斗胆重新尝试了,只是从我自己阅读、思考、总结的逻辑上,作出符合我自己思路的条理划分与笔记摘录。
一、开启心智、控制头脑
李笑来老师相信,只有开始独立思考、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头脑、运用心智的力量来抵消情绪和怯弱,才能带领自己走向成功,而开启心智便是万事伊始之时。我们的大脑产生了我们的意识,而这意识虽诞生于大脑却能独立于大脑存在,所以我们的意识应该控制大脑——然而很多人都被自己的脑子牵着走。
1.快乐
顾影自怜的姿态常常无效且无果,这是对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浪费,如果获得朋友安慰的话还意味着透支了部分友情。环境不可选择,可以选择的是自己的态度,应该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找到乐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2.正确
我们总是在考虑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意义,其实“多数时候”这种思考本身就不是那么有意义,因为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确的核心只有一个——是否现实!很多人常常执着于做“喜欢做的事情”而忽视了这些往往只是因为它们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正如多数人知道阅读专业书籍对自己有极大的帮助,下了班之后依然选择刷一晚上网剧来“放松”一样。只有发自内心的去思考什么事是真正值得做的,才能让每一天的努力成为未来的基石,否则每一天都是another ordinary day。
3.恐惧
首先给出一个公式【一个人的强与弱=勇气-恐惧】,正数为强、负数为弱,而恐惧之所以会打败很多人,是因为恐惧会带来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品性——懦弱。当我们认同了上面两点开始为自己的提升做些什么的时候(是的,当你试着考个证、学门新学科时才会遇到接下来的问题,休闲放松时是无此顾虑的),便时常会陷入两种恐惧:①来自内部的恐惧——只要开始做事,就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②来自外部的恐惧——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对于①:打肿脸充胖子完全无用,要靠积累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来大过恐惧,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只有承认“事情会被我做糟”这个前提,才能放下负担前行,从而尽可能地接近预期,只能对自己说:“我知道前路坎坷,我也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但我接受自己或许不足60分的表现,因为这总好过不去尝试的怯弱!”。这其中最妙之处在于——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顶住早期的压力做下去,自然会获得一些正面的反馈(跑得更远、举得更重、懂得更多、错题更少),之前的负面预期会被改写,我们会有更多力量去探索未知,从而更快地成长。
对于②:总是对你嘲弄和泼凉水的人常常自己不能成事,所以他们的评价根本不值得你在意,而值得你在意的人——他们知道个中艰辛,他们只会给你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
4.运气?
运气其实就是概率的一种体现,我们不能否认概率在我们生命中每个单一事件是否成功上的作用,但是在长时间、多事件积累方面概率就会因为样本量增加而转化为必然,我们每个人每天修的,就是这个最后的“必然”。然而依然很多人相信甚至祈求于“运气”,其实这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人们在面对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现实时所表现出的软弱与无奈而已,因为如果我们能坦然诚恳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最终会发现,自己现在面临的所有尴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责任。
5.自卑
首先,该自卑的时候就要自卑,这才是正常的。如果谁在所有该自卑的时候竟然不自卑,那他真的扭曲了自己。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清晰地认识并且接受自己。可以试试下面这几步:
①停止嘲弄他人——嘲弄者必被嘲弄;
②忘记自己的优点——要让别人舒服(钻石法则);
③适当放纵自己——偶尔自卑、偶尔自负,不做完人方能逐步完善;
④自我优缺点列表——这是最有趣的部分,自己把一张A4纸分成左右两半,左边写上优点,右边写上缺点,然后与其他人交流,看看“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这三者之间的差异。
6.自我证明
自我证明这种事情我们一直在做,而这是最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比别人强一点点根本没用,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而那个时候你也无需证明了!我们应该承认:无论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都没有办法影响自己所处的状态。但是,一旦自己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举动失常,那么就已经被别人左右了——这他妈是最可悲的。
二、计划是进步的前提
1.计划应该切实可行
要使自己的计划切实可行,李老师提供了两个简洁的标准:①已经有人做到了、②我和那个人之间没有太大差距。当然不要指望一开始的计划就完全正确且固若金汤,因为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没有能力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只有不断地尝试和修改,才能让计划带着我们走得更远——PDCA。
2.当你倦怠
虽然也有过不愿意执行当天计划的时候,但是我应该知道那是自己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就不存在什么挣扎。具体到操作上就是——坐在沙发上打开书、穿上运动鞋下楼、铺下瑜伽垫,then things’ll move on smoothly。
三、终身学习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有限的: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思考。因为个体生活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我们应该更多地运用阅读、思考的力量来打开心智、提升自己。
1.经验的局限性
“世上终有吾辈不曾料想或理解之事物道义,在对任何有悖于既有知识体系之事物道义进行批判与拒绝之前,且应怀容它、纳它之心,方可能得到既有认识之外的事物道义,方能自我提升”。所谓学习与改变,无非是两步——摧毁、重建!
我常常分不清“道理”与“感悟”之间的区别:“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于个体经验。现在《马云送给年轻人的10句话》之类文章相当流行,人们常不明白这里有马云个体的局限性(我并非说这些文章完全不可取,只是个体、时代、行业的局限性都值得强调),这里其实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而要做当上述这一点,就要解决态度问题,多琢磨一下“他们为什么那么想?”、“他们为什么那么做?”、“他们为什么那么看?”,而避免用“傻X!”来评价那些与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法不一样的人,就可以了!
2.类比的力量
“类比”有着神奇的力量,其实就是通过观察、阅读、思考,将旁人的经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收获。我们应该牢记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再把这句话变成经验,用它去类比未知,而后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3.更好的方法
根本没有更好的方法!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而我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执念于“寻找效率更高的方法”,但这个过程本身却是最没有效率的,因为根本没有终南捷径。所有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提升都来源于“正确的方向+不差的方法”这两点在“时间”维度上的积累——“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与积累来说,方法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积累是需要耐心的,除去天赋异禀之士,多数人都应该专注于每日的积累是否符合预期,如果执念于最终的结果常常无所得。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耕耘十年等答案”的,这种差别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迷恋赌博——因为这些人比另外那些人更想要甚至需要——马上知道结果。
4.兴趣的培养
先给结论:“往往不是有兴趣了才能做得好,而是做得好了才有兴趣”。当我们承认了这样一个结论,就有2个方向可以运用:
①自我提升
正如前文“1.3恐惧”中说的,当我们认同一件事情是正确且应该做的时候,就应该努力让自己去做好,当做的略好时,兴趣开始萌生,这萌生的兴趣又会驱使着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So,万事开头难,在刚开始那一段痛苦、没有成就感的日子里自己要鞭策自己,并且尽量为自己创造可能从中会获取快乐的机会,即所谓“正向激励”。我认为这个道理在我学习跑步、健身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将在我未来学习和成长的路上发挥作用。
②子女教养
同样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者一本书就可以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的比别人好的事情(这个过程可能已经很耗时耗力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会、做好、做的比一般人好、做的比谁都好——兴趣自然出现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在于家长怎么“想”,而在于孩子怎么“样”,兴趣只能“发掘”、不能“培养”,家长不可以先入为主,不可以绑架自己的兴趣点,不可以滥施奖励——平静、温和、克制地“陪伴”孩子成长。
5.面对痛苦
这里特指犯错后内心自责所产生的痛苦——常使我夜不能寐。以我自己为例,无数次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而在晚上辗转反侧,而后又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渐渐淡忘并再次犯错。李笑来老师相信我们之所以会屡犯错误就是因为人类趋于遗忘痛苦,如我般“高趋高避”的人对于犯错产生的痛苦常不会小,而痛苦越明显,遗忘的越快,事后越容易再现——尼玛,看起来是死循环甩不掉了?李老师提供了两个方法:
①书面、集中地将每次犯的错误记录下来,定期回顾,从而抵抗遗忘的天性;
②用更加平静的心态面对自己的错误,相信自己会不断改进,从而弱化痛苦的程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左右;
这里再延伸一下:做任何一种必须记忆大量信息工作的时候,都要说服自己由衷地把这件事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来做……因为痛苦的记忆会被迅速遗忘。
6.效率
李老师认为所谓效率就是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持之以恒。为了验证这一点,李老师建议:“挑出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给自己做个时间表,保证自己在未来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2小时,然后静待改变发生。”
从个人经验上来看,我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专注于阅读和锻炼,都获得了一些成效,而且短短半年的成效已经促成我将这两件事永远持续下去的愿望。那么现在采纳李老师的建议,从提升工作的角度来看,我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专注提升的方面有:
①学会不算太差的打牌;
②投资类书籍的阅读与积累(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
③更好的与人沟通(终身)。
四、交流与沟通
1.人脉
对于人脉李老师认为:与其苦心经营,不如提升自己。李老师对人际关系的本质看得很现实——交换!因为人是互利的,而优秀的人总是能更多地帮助别人,而且不愿意过多地打扰别人,所以一个人优秀了,自然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与他交换,所谓英雄相惜。跟着这个思路,李老师为想要提升人脉的我们提供了两个听上去简单但是实践起来不那么容易的建议:
①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②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例外:凡事都有例外,李老师也相信真诚的、淳朴的、不求回报的友情确实存在,但对每个人都少到弥足珍惜,因为判断标准往往只有一条:心甘情愿为他/她浪费时间——用这个标准检验一下你心目中的核心圈子——或许有人会出局。
2.对话守则
下面这几条是有瓦茨拉夫·哈维尔制定的《对话守则》,在书中第一次读到就觉得简直太过瘾了,是我这种以理性思考为唯一诉求的理科生对谈话、交流的终极目标:
①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②不做人身攻击;
③保持主题;
④辩论时要用证据;
⑤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⑥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⑦对话要有记录;
⑧尽量理解对方。
呼~~~~~1年之中能与友人有1场符合这些标准的对话——足矣!
3.培养好的交谈习惯
A)避免3种句式:
①“……本来就是嘛!”(拒绝举证,找借口专用)
②“我看……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以片概面,把垃圾当宝贝专用)
③“要是……就好了!”(不承认时间的单向性,不接受自身局限,拒绝努力和尝试改变)
B)培养6种句式(书中给出15种,这里仅摘录我自己尚待掌握的):
①“……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解释)”
②“……而事实却可能比看起来更复杂(简单)”
③“……和……之前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可能互为因果”
④“……其实不过是表面的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⑤“……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⑥“……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4.学会倾听
李老师相信“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力量,更相信有效地倾听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彼此沟通和了解他人,为此李老师在书中列出了“有效倾听”所需要的几点:
①克制“过早质疑”。不成熟的人更加倾向于频繁地插话,并且认为已经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只要有一两次能忍住自己发出质疑欲望的经历,就可以得到足够的教训(往往别人说下去的内容与自己预期的不一样),从而养成耐心等待到最后提出质疑的好习惯。
②用多余的脑力处理“回顾”与“预期”。前者帮助提升记忆力,后者自动集中听者的注意力,“听到”很多原本“听不到”的内容,从而主动对“交流金字塔”中的第三层(heard)进行干涉!
③帮助诉说者进入“倾诉”状态。用一些正面或中性的引导语言引导对方,让诉说者主动说的更多,扩充“交流金字塔”的第二层(said)。
5.说与不说
编语:书中P202的这篇“说与不说”是totally打动我的一篇文章,是我全书唯一一篇认为需要重读两次的文章,主要是个人体验实在强烈,文章击中了我近期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帮我一下子想通了很多平时觉得别扭的地方——单独这篇文章对我来说就已经值回书价了!
首先,李老师认为人在社会中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努力、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说的话有人听,需要的是人们的尊重,而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所谓“攒人品”,真是精巧恰当!
然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知道: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晚很久。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总处在“等不及”的状态,反而弄巧成拙,一辈子得不到一点点别人的重视,更不提尊重。如果遇到“说的话没人听”,那么也不要气磊,因为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攒”人品。
最后,我们要知道,有些话该说时一定要说出来,有些话不该说时千万要憋住,所谓“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如此看来,我常常失人又失言!
罢鸟!小心谨慎再出发,接着攒。
6.鼓励的力量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时,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而行动——这是一种境界。”
虽然李老师在书中的其他部分否定了“积极心理学”,但是这个地方确实是积极心理学触类旁通的运用。
五、把时间当作朋友
全书的大标题作为这一节的小标题,其实李老师在书中关于时间的描述不多,贯穿始终的主要是两点:①要准确的把握时间的长度从而合理地安排计划;②成功来自于时间长度上旷日持久的重复和积累。
1.Just do it
万事开头难。我们都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但是该做的事常常拖延,不该做的事情常常占用全部时间,看了这本书我认为,我之所以会对“该做的事”拖延主要两点原因:畏难、怕错。①对于“畏难”我们要明白:任何事情的拖延都丝毫不能改变这件事情执行过程中自己可能面对的困难;②对于“怕错”我们要相信:任何人都会犯错,但是“做错一件事”终归是好过“不去做”的。
只有我们承认了上面两点,抱着开放的态度,才能放下负担地前行,从而脚踏实地的克服可能遇见的困难,从而达到(或者说尽可能地接近)预期。
2.坚持到底
计划经过尝试、检验、调整后,一旦开始正式运作,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李老师相信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这里的“成功”我理解成是不断接近预期中更好自己的状态),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是时间赐予未来的力量。
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的心绪难免起伏,今天举得更重、跑得更快、学得更多或许就会高歌猛进,明天举不动、跑不起来、学不进去就会自我怀疑犹豫不前。事实上我们都把学习、提升的过程想象成了y=(a)x+(b)的线性过程,认为全程都要保持(a)的斜率一路向前,可是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可能收获如此完满的每一天,所以坚持的核心还在于——在最sucks的状态下,也要告诉自己这种状态可以理解和接受,并且依然平静地继续执行计划。
3.别着急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的情绪,他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里引用《宁静祷词》中的话,李老师觉得这是一把看透这种境地的钥匙,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面,曾使得无数人动容:
愿上帝赐予我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区别。
无论如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不肯积累、不愿积累、不屑积累——只见你静心积累,而从人群中显现。
4.剩下的交给时间
容易理解,不易接受。其实要接受也简单,那就是相信永远没有“速成”,从来都是以“年”为单位对自己进行计划和要求,当你的计划以“年”为跨度,就不会对某一周或者某一个月的成果要求太多,只是要求每天能够依照计划执行就行。比如当你选择了健身,终于有一天你就会在镜子里惊讶的发现——原来变化这么大!
六、尾巴
(好了,写到这里6913个字,再啰嗦几句凑个7000就可以交稿了)
李笑来写了20万字就想要表达一个观点:开启心智、独立思考、努力坚持、静待改变。我读这本书时30岁,很多地方读着就会觉得自己感悟晚了一些,好在终归读到了。这里最后说两点我个人的感悟:
1.不要指望一本书改变什么。如果你和作者的观点没有碰撞、不能共鸣是很难被打动的,李笑来说的很多我原本就明白而且已经在运用,过去的半年里从阅读、健身方面领略了时间的力量,这本书的到来几乎是推波助澜般地让我理清了思绪、坚定了方向——原来我坚持做下去,真的可以通向更好的自己。
2.不要用看短文、看摘录、甚至看我的读书笔记来代替自己阅读原书。这是我在写这篇读书笔记时的感悟(是“感悟”不是“道理”,有个体局限性哦),因为我上面写出来的每个字都是从我理解上的阐述,也最贴合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更是为指导我自己前进而描述的。
Last but not least,用书中我很喜欢的一段原话结尾,我认为可以作为全书的注脚:
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会说,那是“运气”,或是走了“狗屎运”的人才会有的“天赐灵感”,而我们知道的是,如果那回报真的来了,它只有一个名字,叫做“必然”。
与诸君共勉。
谢谢读完,建议阅读原书,强烈安利。
2016年3月6日
全儿于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