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

李克富 || 比“拒学”和“惧学”更可怕的是“情感淡漠”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759人  李克富

心理咨询师既没有改变他人人生观的义务,更没有改变他人人生观的能力。

从心理咨询的效果来看,“拒学”显然要比“惧学”好的多。我经常用电池来打比方:“拒学”的孩子电量是充盈的,只是放电的途径出现了问题,如果寻求于心理咨询,只需要适度调整,将孩子的电量用在为社会期待的方面即可;而对“惧学”的孩子则不然,他们明显电量不足甚至已经耗竭,需要咨询师借助于各种心理技术为其充电——这显然要比前者只是对放电目标的调整要困难不少。

在我看来,“拒学”和“惧学”都可防、可治、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另外一种同样表现为不上学的孩子,他们患上了“情感淡漠”。

严格意义上讲,情感淡漠(apathy)是一种心理异常的症状,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将其划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大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是:对一些能够引起正常人情绪波动的事情,以及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这种病人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看起来表情呆板,问一下会发现他们内心体验缺乏。

此处我与“拒学”和“惧学”相提并论的“情感淡漠”是对这一精神病理学名词的借用,因此打了引号。它的全称是“student apathy”,据说这种现象最早由美国人发现并命名,后来日本人又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在的汉语译法不一,如学生冷漠症、无气力症、空心症、怠学,等等。

那么,它的具体表现如何?容我举例说明。

17岁高二女孩,被父母强行带着前来咨询时已经休学大半年,我是她见到的第7位心理咨询师,前6位中包括两位我所认识的精神科医生,他俩都没给出明确的诊断,但是都不认为她有精神病。

据父母讲,她小学六年还算可以,毕业时运气不错,计算机随机排名进入了当地自己最想去的知名初中。但是,初一下半学期就因成绩不好而不想学习了,“开始挺另类的打扮,并且不听父母劝告而长时间上网”。初三上学期提出不想在原来的学校上学,父母通过关系让其进入另外一所初中,几天后就感到不能适应,后因与同学冲突被推搡一下,坚决不再上学,要求再换学校。一个月后,父母又满足其要求而进入第三所初中,但很快就因该校“管理太严”又上不下去了。

初中毕业,不愿读职高,说“否则一生就毁了”,父母便设法让其进了普通高中。

单独交流时,一开始问而不答,逐渐能有所回应。告知没什么爱好和特长,对未来也没有具体打算,继续询问得知还有读大学的愿望,但希望父母能够给自己再选择一所管理不要太严格的高中。整个咨询过程中,始终萎靡不振,几乎没有情绪波动,只是在请她谈谈一个初中曾经追求过她的男生的看法时,闪过一丝笑容。

对此,本来我以为抓住了机会,可就在我想顺着深入下去时,她又有气无力地说:“都过去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就这样,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小时,待将送她出门,我对问我与女儿谈的如何的父母顾左右而言他,言外之意是让他们另请高明。

记得那天我关起门来恶狠狠地抽了三支烟,希望在刺鼻的烟雾中让情绪回归安宁。

那是我第一次与“情感淡漠”面对面,待到十多年后的今天想起来,仍觉得心潮起伏,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情境。

前几天偶遇孩子的父亲,说已经30岁的她依然待在家里,期间曾恋爱3次,结过一次婚持续了半年就离了,工作换了又换,每次都没超过半年。当然,这期间,父母也没放弃带她看心理医生。

目前,我经常接待这种“情感淡漠”的孩子。待了解情况后我当然不可能直接建议父母带着去看精神科医生,但是他们的确又因为缺乏改变的动机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服务。

有一天我在群里呼吁:救救孩子!

没想到一位老师在送我一个白眼后告诫:

“我们心理咨询师既没有改变他人人生观的义务,更没有改变他人人生观的能力。”

茅塞顿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