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
窗外微微的冬雨,懒洋洋地下着,空气里湿湿的,但是没有寒冷的感觉。我今天彻底打扫了一下卫生,烧一壶水,泡一壶茶,坐下来临一会《多宝塔碑》,心开始静下来。
拿起那如白玉一般的小茶壶,盈盈一握的小巧,壶身上浮雕有同色的牡丹,壶身薄而通透,壶嘴极其精致圆韵,壶把形成一个优美的弧线。它是我去景德镇淘到的宝贝,两年来一直陪伴着我,在闲适的周末,一壶红茶喝到凉却,一场剧追到幕落。
偏偏总爱把它洗洗干净,心里常说,当心当心,别把它摔坏了,可是越是担心的事它就偏偏发生了,那天拿到厨房去洗,原本盖子和壶把有一段丝带连接,所以洗盖子就没怎么太小心,洗壶身时,盖子从那个系带口脱落了,瞬间碎成几片,心中懊恼了好一阵子。后来去淘宝淘一只盖子,寄来一看,简直就不是一个星球的料,仿佛让人觉着像一对将就的二婚夫妻,看着就别扭,可是为了壶身的那个精致,一直也舍不得扔了它。
拿起小壶,微倾着壶身,看明黄的液体从壶嘴汩汩流出,在陶瓷杯里停驻,琥珀的汤色,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是小妹送的“初心红茶”,一杯茶里,看看见做茶人的辛苦和用心。
我本不是一个爱茶的人。从小在农村长大,每年看母亲从早春摘取明前茶,一直摘到夏季。以前乡下没有茶场,摘取的茶叶都是自家加工制成干茶,白天摘茶,晚上做茶,一般都要做到夜里十二点,母亲掌握烧火,父亲就是炒茶师傅,我和妹妹就负责给父亲扇扇子,因为炒茶时温度高,一边扇一边炒容易扇掉茶叶的潮气,又可以让父亲凉快一点。我和妹妹轮流扇,小孩子爱睡觉,父亲为了让我们不觉着疲乏就给我们讲故事。记忆最深的故事是李时珍采药尝药的故事。
我们喝药时,母亲总不要我们就着茶水喝药,她说茶解百药。喝茶吃药,药就失效了。父亲说并不是这么回事。
相传李时珍有一天上山采药,看到一只背上红色的虫子,这只虫子有很多的脚,脚黑色,一碰它,它就头尾卷曲成一团,像个小红豆(滚山珠),很是奇怪,李时珍他遍尝百草,于是他也把这只虫子拿到嘴边尝了一下,这可不得了了,这只虫子有剧毒,李时珍一下子就昏死过去了。不知昏死了多长时间,一场大雨把他淋醒了,他只觉着嘴巴里湿湿的有清香味,睁眼一看,他躺在一棵茶树下,雨水顺着茶叶留流到了他的嘴里。他忽然想起他是因为尝那奇怪的虫子而昏迷的,而下雨的雨水流经茶叶滴进了他的嘴里救了他,真是大难不死。后来他在整理笔记时写到:茶解百脚,百脚指那虫子。后来人讹传成“茶解百药”。
那时候父亲用手工制的茶叫炒青,一定要连夜就炒好,一直要炒到靑褐色的茶叶表面出现了霜色,在与铁锅摩擦的时候有像沙粒的声音,茶叶拿在手上一捻就碎才算好了。小孩子是熬不到新茶炒好就睡了,第二天一早,父亲就会招呼邻居们都来喝新茶。这种乡下的炒青香气四溢,父亲喜喝浓茶,茶香略带苦味,过后又有回甘,提神的力道很大。喝茶是大人的事,我们除非干活累了渴了才会偶尔喝一杯,平常是不会去喝茶的。
乡下人热情好客,每有乡邻在门前路过,母亲总是招呼他们进来喝茶,那时候喝茶,是把茶叶放在水瓶里泡的茶,讲究的人家会放上一些生姜皮,泡出的茶有生姜味,十分好喝。一碗茶,喝出的是乡邻之间的和睦,家长里短也在一杯茶里交流。
看到豪饮的当是电视剧里老北京的“大碗茶”,渴了就来一大碗,听着曲子,遛着小鸟,有遗少的派头。我们乡下人喝茶也不讲究,渴了就来一大碗或一大杯,很是解渴。最有不堪的饮茶人当属我在上海看见一个中年大妈,爱饮茶,可是那杯子,经年不洗,茶垢早已盖住了搪瓷杯子的本色。那是多年以前的事。还有《红楼梦》的刘姥姥用妙玉成窑的杯子吃茶,遭遇妙玉的嫌弃,那是一次多么尴尬的吃茶。
最风雅的饮茶我以为是《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夏季荷花初放时,用纱布包茶叶,夜置花心,天明取出,采泉水而烹之,花香馥郁,那茶喝的是生活的精致。记得后来我也东施效颦过,八月桂花开时,扫下落花,放在茶叶里加以冰糖,桂花香的糖茶也是难忘的记忆。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我亦常想,约二三知己,烹茶煮酒的一场相会,俗世攘攘,终不得聚。
茶,自古雅事。我一俗妇,非为知音。我爱失眠,喝茶之后睡眠更难。那年大病初愈,小妹劝我喝茶,她说茶的种种好处。她到处搜罗好茶,这里的“好茶”是指无公害的茶,送给我,最后她们租下了山场和田地,专心的种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人工除草,妹夫自己用十年的时间钻研红茶的制作,终于制成汤色瑰丽,口感醇香的放心红茶。
每当闲下来时,我就泡一杯,慢慢品味,品味红茶里妹妹一家人的温良敦厚,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的好,纵是为了赚钱,但是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壶茶,已经凉却,一篇文字却已相应而生。大概是茶带给我的灵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