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教育”
今天,7月12日,有幸参与了“中美人文教育高峰论坛”,聆听了各位学术大咖对“人文教育”的思考与研究。
时下,我们谈的最多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核心素养是通识教育的姊妹词汇。大学时不太能明白什么叫做“通识教育”,我就粗浅地以为是专业必修的课程。通过今天的论坛,我对通识教育才算真正了解。
我对万毅平教授所讲的通识教育深有体会,他说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个学科领域的基本内容和概况,通过通识教育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力。像我十几岁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怕背课文选择了只要理解就可以的理科,工作后发现自己对文科也挺有兴趣。那时候我们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了老师后才发现文笔好是多么重要。当然,学习不要功利,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才是最重要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说明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不一样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文理要不要分科,这是现在讨论的热点,全面发展很重要,但个性发展也很重要,在高一就面临文理分科,会不会太早了些?
言归正传,“人文”,顾名思义,以文化人,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小学语文教材也加重了古诗词的比重。正如会议上万毅平教授所说的那样,中国中小学人文教育重点:阅读和写作。
阅读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培养的好习惯,它不需要花费高昂的培训费,随时随地可以阅读。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意识地陪着他一起读,久而久之,阅读会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如果一个孩子爱上阅读,那他的人生会有无限可能。
写作,也是一种途径,将所思所想及时记录下来,书写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让大脑处于亢奋状态。以前的我非常怕写,总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硬邦邦的。现在我都逼着自己及时记录想法,哪怕驴头不对马嘴,哪怕毫无美感,坚持写下去,一年、两边…我想只要我坚持下去,总会和之前不一样,就想胡适说的,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人文教育,用杨九诠教授的话说就是让考生回归为学生,将教条回归为教育。解放每位孩子,让他们得到适合的发展,这大概就是人文教育的真谛。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还没过时,“人文教育”里缺少不了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孩子们努力的方向。信仰和理想也是“人文教育”里不可缺少的元素。“梦想”这个词,在我心里一直非常神圣,可是我却悲凉地发现我们学校里很多孩子都没有梦想。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梦想是我们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没有梦想的孩子何谈人文精神呢!
“人文教育“是一个大的命题,实施者不能光靠学校,社会、家庭都有责任,但学校是教育的主体,而学校教育落实在我们教师身上。有多少“教育人文”,就有多少“人文教育”,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可能渗透的时机没有其他学科那么多,但我本身就是人文教育资源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们,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身上的点都会在孩子心里放大。梦想课也是一扇人文教育的窗户,好好研究,也许会变成带着孩子们腾飞的航母。
茶歇的时候看到梁晓声老师随身携带着书,没有海量的阅读是达不到他那样的思想高度的,又让我看到的阅读的自律和力量。以前我也没觉得阅读多么重要,但品尝到一次阅读带给我的甜头后,慢慢上瘾了,但我的阅读面太窄,以后陪着木木一起读,希望他能在小时候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别像我醒悟地较晚,不过阅读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今天吸收到的东西太多,也明显感觉到中美文化的差异。
来自美国的特里老师虽然演讲时一本正经,开头他首先感谢了一串人,包括载着他来到酒店的司机,也从侧面反映了在他心里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包括演讲中途突然的“stand up”,我以为是要来个互动,结果只是让我们饭后舒缓一下。
我最感兴趣的是严文藩教授带来的美国中小学人文学习的主题与顺序,这对我们中国的中小学同样有借鉴意义。说句实话,中国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学习,他们还有很多很多...可是他们都忽略了,学习不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的,融入社会才是,学习只是他们目前进入社会的一种手段罢了。我个人觉得“人文教育”是一种大教育,心怀天下的教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种至善的状态。要教育孩子们走出书本,走出教室,去看看身边的环境,再看看身处的世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渺小,才会有敬畏之心。
“人文教育”是对我们教师的一次叩问,我们对孩子实施“人文教育”了吗?小韩老师继续努力吧~为了培养学业优秀,生命绽放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