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读书写作读书雪梅读写交流群

坚持读写100天,我收获了什么?

2018-03-25  本文已影响1198人  雪舞梅香

人生就是一场旅途,不过30000天。

2017.10.18,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在那里插上了一面小红旗,那上面有一个标记“100”。

几个月前有个朋友问我:“你有尝试过坚持做一件小事100天吗?成功之后有什么收获?”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我笑了笑说:“有啊!我曾经坚持睡懒觉很多年,不过最近失败了……”朋友一听就乐了,一巴掌打到我手背上“别瞎扯!讨厌……” 但是,她的话触动了我心里的某根弦,有些羞愧,有些悔恨,有些好奇,有些期待。 那一刻有个问题开始在大脑盘旋:“坚持做一件小事100天,会有什么改变?” 那一刻有个想法突然在心里萌芽:我要坚持读写100天,看看到底有什么改变。

截止10.18日,我的100天读写计划顺利完成啦!

收获了100本书的精华知识点, 写下了100篇阅读后结合自己经历的感悟, 积累了33个故事和19个概念作为写作素材,至少学会了10种标题写法, 获得了几十个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带领了5个小伙伴加入坚持读写的队伍……

但是如果要问我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刷新了我对“坚持”二字的认知。

•原以为坚持是靠意志力和自控力完成的,现在我才明白坚持靠的是方法。

•原以为坚持就会像长跑一样累人,现在我才明白坚持可以和呼吸一样自然。

我的100天读写计划,经历了三重境界,“想”和“做”之间的距离,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第一重:因热情而起,却因冷静而淡忘。 读书有那么难吗?就算每天读10页,那100天至少也能读完10本书了。写作有那么难吗?每天写500字,100天就可以写下50000字了。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骨感的。当自己的豪言壮语一出,犹如被打了鸡血,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读书和写作。买了一大推大牛推荐的书籍,挑了一本就行动起来。读到感兴趣的地方,根本停不下来,时间不知不觉地久过去了,写起来也是有感而发毫无压力。可是有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如坐针毡,索性就换一本读读看,换来换去,也只是在“看书”而已,即便是翻了很多页,脑子里仍然空空如也,根本就没有读进去。越是这样的时候,就越是开小差,时不时地拿起手机看看,那些小红点又吸引着我去点开,然后不自觉地就陷入了无聊的网络社交之中。没坚持几天,这种兴致就减弱了。

内心里开始给自己找借口:

•今天太累了,不想看书

•今天没写,明天再多写一点就好 •

这书根本没有那些书评写的那么好,后悔买了,看得浪费时间

•何必这样坚持,勉强去做也没什么效果,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做点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就这样,100天读写计划来得快走得也急……默哀。

第二重:因缘分而重启,因正确的方法而持久 有一天,偶得一本书《番茄工作法》,这个方法的发明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曾为写一篇论文而绞尽脑汁,他发现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一直拖延。于是他跟自己较劲,“我能学习一会儿吗?——真正学上10分钟?”他从厨房找来做饭时用的那个长得像番茄的计时器,设定为10分钟,令他意外的是在计时器有规律的嘀嗒声中竟然做到了没有走神。后来他不断地实践和调整,不仅顺利地写完了论文,还因此而发明了神奇的“番茄工作法”。

这个方法就是每次专注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有很多人实践了这个方法而受益。 读完这本书之后,恍然大悟,对我的读写计划有了新的启示:

1.大脑的自控力不是以意志力和决心等主观因素决定的,而是可以训练的。 就像体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功能一样,自控力是可以通过番茄工作法来训练的。 对比之前夭折的100天读写计划,决定使用番茄工作法来训练自己的大脑,来达到自控的效果。

2.制定正确的目标,并把进程的时间缩短,更加容易专注,从而做得更加高效。 经过思考,我确定的新目标是:坚持100天,每天一个番茄钟,跟读某公众号的文章,写下感悟,积累写作素材。

•这个公众号每天早上都会发布一篇晨读的文章,有可持续性,比起自己零散找书,能节省不少时间。那些书单都是公号团队精心筛选的评分很高口碑较高的书籍,多是职场沟通个人成长类的经典书目,不仅可以扩大阅读视野,也能收获实实在在的干货,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坚持每天阅读这个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摘录并整理有用的内容,能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拷贝原文的内容,并写上一段自己的读后感,发布到固定的一个平台上,有利于养成思考和记录的好习惯。

•时间由短到长,从10分钟开始,阅读-拷贝-粘贴-归纳,就事论事,没做过多思考,以搬砖为主。慢慢地,开始延长番茄钟至25分钟,增加一些思考环节,增加思维导图绘制等。

进行四步法:阅读-拆解-思考-写感悟,就算没有写完也强制停下。经过很多天的训练之后,对25分钟的掌控就越来越精准了。

•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网页就能看到整齐的清单,就像在回顾厚厚的一摞日记一般,这种可视化的持续记录能给自己带来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更加增强了坚持的决心。

当然事情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进行到第50天的时候,我在自己的感悟里写下了这样一段心情文字,已经乐在其中了:

3.尽量排除掉干扰事项是能持续下去的关键。 排除干扰,我在实践中总结了3条: 时间因素:最好是选择早上,进入正式的工作之前这段时间。 因为一旦开始做别的正事儿,忙碌之后就牵扯了自己的注意力。

一是如果别的事务太多容易把这个事情遗忘,二是因为其他不可控的事件很容易造成中断,三是疲倦会导致效果变差演变成为了完成任务而交差。

环境因素:最好是固定的地点,有方便操作的工具。 比如有网络,能电脑打字,有习惯使用的软件环境等等。曾经有几天出去旅游,在山里信号不好,只能手机码字,这就让读写难度增大,也几度扰乱了计划。但后来克服困难,又及时补救回来。否则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功亏一篑。

人为因素:刻意减少分散注意力的一切事物。 比如特意把手机放在隔壁房间,或者调成飞行模式放在自己看不到的柜子里,电脑桌面上关闭一切其他网页和微信QQ等社交工具。桌面保持清爽,不要放零食漫画等等。 如今,“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说法很流行,而实践证明,保持一个好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更难。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的本性都是趋利的,大脑也是爱偷懒的,如果不是采用科学的可持续的方法去做一件事情,那很多事情慢慢就会倦怠,而且这个倦怠期离21天并不遥远。

第三重:不要痛苦地坚持,只要自然的习惯。 如果一直努力地做一件事情,看不到回报,那就变成了煎熬,是很难持续的。

回顾自己的100天读写计划,我要感谢那些让我感到有价值,而不觉得痛苦的一切: •我发布的读写帖子,平均每天会有100人来浏览,有人会留下评论,或是从中受到启发的感谢,又或是对我坚持做一件事情的鼓励和赞赏,有成就感。

•有人看到了我的坚持,以我为榜样,也开启了自己的“坚持计划”,由于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积极的影响,内心升起自豪感。

•尽管只是每天一个番茄钟,但随着日积月累,真正地收集到了有用的素材和写作技巧等,感受到自己的读写水平确实有进步,感到很充实。 “番茄工作法”强调给大脑及时奖励,两个番茄之间的5分钟本质上就是一种奖励。而我在完成了每一个番茄之后,得到的这些回应也相当于一种精神奖励,能给我的坚持做正向的回馈。 在进行了大约50天之后,就已经进入这个阶段了,不必刻意地去记住,但也总是能想起。之后的过程,并不觉得累,不觉得辛苦,而是自然得像呼吸一样。

100天很长,因为身边90%的人都没有做到;100天很短,因为人生有30000天。 歌德说: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每天进步一点点,长期坚持就会带来大的改变。

(我是雪舞梅香,陪你一起成长!加vx好友请备注 简书。今年继续多多读书,正在学习写拆书稿,一方面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能力,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读书和写作的爱好赚到钱,看到很多平台都在收拆书稿500-1000元一篇的都有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拉进作者群,目前已经有400+位朋友一起学习了,群里每天都有交流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