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台湾-咖啡文学步道之美(2016)

2018-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文静笔迹

    槟榔树的杀伤力挺大的,容易造成土质松动,遇暴雨地震就会引发土石流。台湾为了长远考虑,开始改为从菲律宾等国进口槟榔,以保护土资源。

    古坑曾经满山遍野的槟榔树。政策改变,于是种槟榔的农民,便不得已要找其他的出路了。

    古坑,便以咖啡闻名。

    种槟榔没有经济价值了,便改种咖啡树,取豆子,烘豆……子,卖豆子,卖出了一条产业。

    在山区用心打造特色咖啡厅,布置阳台,让山景尽收眼底。自己种豆,采豆,烘豆,精心包装成伴手礼;苦练冲泡技术,只为在山间游客送上一杯纯纯的当地咖啡。也依循台湾当前流行的模式,将咖啡烘培处做成观光工厂,感受下最原始的豆子香味。让每个环节都产生商业价值。

    不仅如此,还依着蜿蜒山势,凿出一条文学步道,道旁有沟渠,清泉涓涓;再砍掉一些槟榔树,开辟一方天地,摆上红伞小桌,放眼望去,像是朵朵鲜艳的蘑菇。四周群山环绕,槟榔树层叠似守卫,蓝天辽阔如盖。

      一路乘山间清风,听泉水叮咚,走累了,来到蘑菇伞下,喝杯咖啡,不仅仅是心旷神怡吧!

    这就是著名的文学步道咖啡厅。店主之前一家7兄弟全部挤在白色的小楼,照看着他们家的山,他们家的槟榔树。现在,山里多出了很多矮矮的咖啡树。白色小楼,也已升级为别致的咖啡厨房。

    主人因其匠心独具的布置,让此处声名大噪。和其他商家一起,以咖啡为名,以文学为魂,将古坑打造成有格调的休闲旅游地。

    主人说,城市和地方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工业了,还需要寻找其他的出路,还人们一些山清水秀。

      台湾大大小小的电视台陆续过来采访,岸这边的珠海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人民日报和其他政府机构也先后过来考察。主人说,他们是来借鉴台湾模式。

      有人将这个模式称作“小确幸”。台湾这些年经济停滞不前,投资乏力,很多人骂政府骂对岸,一些人却留下来默默地探寻生存之道,思考可用的资源,以用心的工匠精神打造物景人事,退而经营一种小而确定的幸福。没有急功近利,不求飞黄腾达,但求衣食无忧,内心充足。

      新闻里也曾看到有某大佬对媒体呼吁:小确幸模式救不了台湾经济。

      毕竟对岸大手笔的投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是,岸这边的你我都发现“救不了台湾的小确幸模式”却在岸这边迅速蔓延。

      也许大佬想说的是,精致的甜点之于主餐可以成为点睛之笔,但没有主餐光吃甜点,怕是会营养不良。

      现实的另一面,该是大而冒险的富贵吧。但是,粗制滥造的模仿和急功近利的规模化,太容易迅速产生审美疲劳而让本该有前景的行业太快走向衰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