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优势》| 内向者如何扬长避短,获得幸福与成功

各位书友大家好,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书,是《内向者优势》。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与不熟悉的人相处时我总是感觉局促不安,也缺乏应付各种人际关系的灵活性。我讨厌嘈杂的外部环境,总是避开人群,更喜欢一个人。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我清楚地体会到,现代社会对外向者更友好。从上学到工作,从家庭到社会,总在鼓励和奖励外向者,同时给内向者贴上很多负面的标签。比如认为内向者消极,比较顽固。或者认为内向者习惯自我否定,畏惧冲突,在压力下容易放弃或者封闭。
身为内向者,我很讨厌被贴上这些负面标签,但想要辩驳的时候又总是不知从何说起。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倾向,内向者对于自身的评价也多半是批评大于自豪。
而《内向者优势》这本书,替我说出了很多想说却说不清楚的话。作者首先教我们认清自己到底是不是内向者,然后列举出了内向者性格中的大量优势,最后鼓励内向者扬长避短,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很多人认为成功属于擅长展现自我的外向者,谁大声说话,谁就能被听到,所以成功就只能属于这类人吗?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内向的人,她认为安静的人不用扭曲自己,只要懂得善用内向者的潜能,便可以化阻力为助力,达到我们想要的成功。
害羞和敏感并不等同于内向,分辨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关键问题是看能量从何而来。如果面对压力时,或者筋疲力尽想要重新充电的时候,是借由与他人的交流来获取能量,这样的人大都属于外向者。但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后,选择尽可能把自己关闭起来,尽量避免各种刺激和言语,独自进行复原的人,则大都属于内向者。
概括来说,内向者在社交中耗费能量,外向者则在社交中获取能量。
内向和外向性格的形成,其实是有生理基础的。
内向大脑与外向大脑很不一样。观察内向者的额叶皮质,可以实际测到更高的电流活动。诸如学习、决策以及解决问题都是在此区域进行的。
而血液也在内向者的大脑中有较长的传输路径,外来刺激在内向者的神经传导路径中,也有更长的路要走。这也就是为什么内向者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思考或反应。
外向者体内的多巴胺明显有较为旺盛的活动,内向者体内则有较多的乙酰胆碱。多巴胺可以促进行动力,好奇心,提高对变化的反应,对报偿的期待。而乙酰胆碱则对专注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虽然内向和外向有不同的生理基础,但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其实并没有好坏差别,它们只是单纯描述了不同人的性格特点。
内向者拥有很多强项,都是我们今天的社会缺乏并迫切需要的。
比如谨慎,会仔细观察事物,发言前会先思考,不冒失。
实在,更愿意言之有物,愿意传递有意义有深度有营养的内容。
专注,能集中注意力,密集且持续关注某件事。
倾听,能从对方的言谈中过滤出有效的资讯,能体会到对方的立场和需求。
平静,有能力以内心的平静作为专注,放松,提高认知的基础。
擅长分析,擅长计划和组织,能从错综复杂的情况中抽丝剥茧。
独立,能独处和自我节制,能恪守自己的原则。
稳定,富有耐心,并能在某件事上长期奋战,以求达成成果。
还有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内向者能体谅对方的处境,较少与他人发生冲突,能进行有策略地斡旋等等。
并不是说所有的内向者一定具有上述的所有优点,也不是说内向者除了上述所列就没有其他的优势。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内向性格中拥有的长处和特质。然后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努力去创造幸福生活与事业上的成功。
生活方面,内向者可以把家当作我们的城堡,为自己打造属于内向者的私人领域。这对于内向者恢复内心中的能量至关重要。家庭关系中,如果伴侣和自己一样也属于内向者,这当然有助于互相理解和产生默契,但不是说内向者一定要和内向者结成伴侣,内外性格的差异可能造成威胁,也可能彼此丰富和补充。
前提是要做到互相尊重,沟通时要考虑到对方的需要。既要维护自己的需求,也要尽量照顾他人的习惯。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于工作环境。作为内向者,在团队中的核心问题是该如何工作和沟通。我们必须注意两个标准,第一个是要照顾到自己的需求,第二个是要照顾到外向者的需求。内向者的需求通常会是长时间不受干扰地独立工作,而外向者的需求往往是分阶段作业,互相咨询,还需要针对成果与其他成员沟通。
作者建议在工作和沟通时,内向者可以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原则一,工作时要以上司和自己的需要为导向,不必做面面俱到的老好人。
原则二,与上司和同事建立私交,这样有利于为自己营造更友善的工作环境。
原则三,表明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不要什么都不说,然后还责怪别人不体谅。
原则四,勇于承担工作。内向只是性格特点,并不代表工作能力。虽然作为内向者在表达和沟通上会感到更耗费能量,但我们出色的独立工作能力会让我们很好地完成工作。只要工作能做好,谁还会在乎这些成果出自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呢。
原则五,能够下放权责。单兵战斗力再强,也不如和其他人配合来的力量大。作为内向者可能在团队中进行集体协作时比较被动,那么可以将大的工作分割成为小的工序,“外包”给其他同事,这也是一种合作的方式。
世界很大,能够同时容得下外向者和内向者。要坚信,内向者也可以拥有充实丰富的人生。
谢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身为内向者的你我更加勇敢和自信,安静而有力地发挥我们的影响力。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 作者:金兽读书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1439397?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