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跳跃吧,小肥皂!第三章(1)
皂师三步走!
如果说前面两章是关乎做肥皂的知识体系的事,那这一章开始就是实战训练了。
我会从深度学习——大量实践——风格原创这三个方面教给你基础的三步训练方法,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你会轻轻松松创作出你自己的肥皂作品,避免走弯路浪费时间。
毕竟十年前,关于如何做一名皂师,并没有人教我,我完全是靠自己猛打猛撞地摸索,走了太多弯路也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所以你比我幸运,至少你遇到了一个肯把自己的十年武功全盘教给你的人。
虽说是武功,但并没有深藏,剖开来也着实简单,无非是最基本的要领,但你要是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要领,并且肯把你的注意力全部交付给它,我相信你会更加幸运,更快地领略到小肥皂的魅力。
1、深度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
十年前,我从广告公司辞职开始了与小肥皂痴缠的皂师生涯。
那时候我并不真的清楚这条纯自学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我唯一能想到的可行的办法就是阅读,大量地阅读。我大致阅读了这样50+本相关书籍。

从书名看,我的阅读范围除了手工皂方面的书以外,还有大量芳香疗法相关的书以及少量料理和烘焙的类别。
不敢说我阅读的“量”是同行中最大的,但我阅读的“质”一定是精准和高效的。我选择书目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就是既要选择名家大师的经典,又要吸收相关领域的精华。业界权威著作和名家大师的代表作自然是阅读的重点,这些经典作品可以给到你明确的方向,帮助你快速入门。
而那些与你需要学习的领域有关联的门类,你也应该通读,因为相关领域的知识必然是融会贯通的,学好了这些相关知识,有助于你提升触类旁通的能力。也许现在你会觉得有些东西没必要去学,我就学做肥皂不就好了嘛,研究那么多芳香疗法干什么,但我要告诉你:融会贯通地学习很有用!有朝一日你会发现你学过的那些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都在你的主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到那一天你会庆幸自己当时多看了那么几本书,多学了那么几样技能,你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就是比别人强那么两三分!不要小看那两三分,往往就是那两三分拉开了别人跟你之间的差距。
如果做皂的书只看一本,那我就推荐你看手工皂界大神,日本皂师前田京子的这本《纯天然手工香皂》就好了。这本书可谓是手工冷制皂最权威的著作,也是手工皂皂师启蒙入门的必读经典。





我看的这本是2007年由台湾三悦文化出版的,也是市面流通最广的版本。比较有趣的是手工皂方面的书基本上都是台版书,不止手工皂,连芳香疗法方面的也是,特别是我刚入行的那时候,别说台版书了,手工皂这个类别的书真的不多,有的看就不错了。
这本书重点讲了橄榄油肥皂、马赛肥皂和最奢侈的肥皂这三类最基本的肥皂制作方法,讲解了制作肥皂的材料和工具,油脂和精油的基础知识以及常见问题解答。从专业性和权威性来看,这本书都是手工皂业界的代表著作,前田大师本人也称得上是行业标杆,某种意义上,她引领了一种乐活生活方式,向“自由职业”和“乐活方式”以及“手工皂”和“芳香疗法”这些词汇还较为陌生的十年前的中国内地,输出了一枚鲜活芬芳的种子。这是不可思议的奇妙的事。
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或许只是随手拾起了这枚种子,将它种下,没料到十年后这枚种子竟然长成了一颗大树。于是我的这本处女作,一是对自己过去十年皂师生涯的总结,二来是向前田京子这样的大师致敬,是他们引领着我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小肥皂。
除了前田京子的书,手工皂方面的书,市面常见的也有一些台湾皂师的书。不过台湾皂师大多喜欢研究手工皂的色彩和造型,比较偏向于颜色和造型丰富的蛋糕皂,有的会用到色素和香精这样的成分,这些化工原料我是拒绝的。最开始也许会对台湾皂师那些外观漂亮的蛋糕皂惊叹不已,但多看几本这样的书,发现他们的配方不是我想要研究的方向,也因为台湾地区气候较为潮湿闷热,这种湿热环境对小肥皂来说是考验。
因为手工冷制皂最适宜的环境是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温度和湿度太高会加速皂皂氧化变质,这种变质我们称之为“酸败”。于是你会看到台湾皂师的皂,配方的ins值,也就是硬度会较高,而肥皂硬度取决于配方中用到的油脂的硬度,每一种油脂都有其对应的INS值,INS值决定了肥皂熟成以后的硬度。除了油脂的硬度,水分多少的变化也会影响肥皂整体的质感。
你会看到台湾皂师的皂,使用的硬油比例会较高,而水量会较少,这样的肥皂做出来才会避免湿软,不易酸败。什么是硬油呢?简单说,就是富含饱和脂肪酸,也就是硬脂酸(十八烷酸)和软脂酸(十六烷酸)为主的油脂,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呈固体状,因此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在常温下也呈固体状,像是椰子油、棕榈油、棕榈核仁油、乳木果油、芒果脂、红棕榈油等等都属于硬油的范畴,用这些油做出的肥皂硬度会较高。
而不饱和脂肪酸就是含有油酸(十八碳烯酸)、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的脂肪酸 。这些不饱和 脂肪酸常温下通常呈液体透明状,所以,富含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常温下也会呈透明液体状,这就是我们说的软油,软油做出的肥皂硬度较低。
而不饱和脂肪酸,比如Omega-3和Omega-6脂肪酸能够参与建设细胞膜,让水分子自由进入皮肤细胞,涵养水份,起到锁水的作用,并且能让皮肤出现一层薄薄的油脂屏障,令皮肤更有弹性,保持水油平衡,不饱和脂肪酸还能降低皮肤对日光的敏感度起到防晒和抗老的作用。
因此就护肤美容而言,不饱和脂肪酸更多的软油当然就对肌肤更有助益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会用高比例的硬油来制作清洁家事用的家事皂,而用高比例的软油来制作对肌肤更有美容效果的洁面皂。
不过台湾皂师受地域环境所限,出于安全和成本的考量而形成的硬皂风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个人不推荐台湾皂师的书,毕竟我们的肌肤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外表漂亮洗得干净的硬皂,我们的肌肤需要的是,更多养分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建再生能量。
这种重建的能量,我们可以通过芳香疗愈系的肥皂获得,通过芳香疗法的三种基本物质——植物油、精油和纯露获得。
于是除了《纯天然手工香皂》这本书,我还要从众多书籍中为你精选出以下三本,这几本书看完你就大致知道肥皂该怎么做了,如何在肥皂中运用芳香疗法使之为肥皂赋能,关于这些你也自然就明白了。

《植物油芳香疗法》是国际芳疗大师Jan Kusmirek(扬.古密克)的代表作之一,关于植物油,这个芳香疗法中最重要的媒介物,再没有比这一本更专业更权威的著作了。Jan Kusmirek从脂肪与油类的起源,浸泡油与药草油,油脂的基本化学概念与成分,油的制造过程,油的类别,到50余种植物油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再到他本人喜爱的植物油以及按摩油的配方分享,Jan Kusmirek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神圣之礼——植物油,这流动的金色阳光的神奇与美妙。事实证明这本书是我十年间翻阅最频繁的书了,因为肥皂的基本原料就是植物油。尽管也有阅读其他关于植物油的书籍,但我最喜欢的仍然是这一本。
《纯露芳香疗法》则是由同样为芳疗大师的Suzanne Catty(苏珊.凯蒂)撰写的关于“生命疗愈之水”的纯露的权威著作。她从纯露的基本概念,生产方法,到60余种纯露的档案介绍和使用方法,再到纯露的保存与特殊用途,用于身心灵疗愈,料理与家居的纯露实用配方,非常全面详尽地为我们提供了芳香疗法的新思路。我在我的制皂实践中,也将纯露作为我的肥皂和产品的重要原料加以运用,这也成为了我的个人风格的一部分。除了肥皂和护肤品,我平时生活中也喜欢使用纯露,无论是饮用还是作为家居喷洒和料理的食材,纯露都是我的重要素材。
《精油图鉴》作为芳香疗法的著作也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一本。芳疗大师和德系芳疗的代表人物Ruth Von Braunschweig(茹丝.冯.布朗史万格)以及中国芳疗大师温佑君合著的这本书,将全球最佳的150种植物精油的化学结构、蒸馏萃取过程、成分属性、药学和适用症候、心理处方等做了科学而详尽的图解。这本书也是我适用最频繁的一本精油方面的工具书。
了解了以上所有似乎还不够,因为学习知识必须溯源,所以我要再向你推荐芳香疗法方面的三本权威著作:

这三本书被芳疗业界推崇为芳疗三大权威著作,被誉为“芳疗圣经”。
《芳香疗法的艺术》是由芳香疗法大师Robert Tisserand(罗伯.滴莎兰德)在1977年所著,这本书后来在全球以数十种不同语言发行,所有芳疗爱好者和芳疗师视这本书为芳疗圣经。Robert Tisserand以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精油的基本概念,精油作用于身体各系统,作用于心智,芳香疗法的按摩方法,皮肤保养的配方,以及常用精油的档案和用途分别作了详细阐述。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本科学与诗意彼此融合的书,是随便翻阅一页,都有优美诗句般的描述的一本书,非常动人。
《芳香疗法大百科》是芳香疗法元老Patricia Davis(派翠西亚.戴维斯)的代表作,也是全球畅销200000册的芳疗权威著作。在《芳香疗法的艺术》问世11年后,派翠西亚写了这本书,她作为IFA(国际芳香疗法师联盟)的创始人,将自己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运用到这本书里,将精油在疾病疗愈方面的作用深入剖析,也将精油的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做了详尽说明。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关于精油使用的参考书。
《芳香疗法配方宝典》则是由国际知名芳疗专家Valerie Ann Worwood(瓦勒莉.安.沃伍德)撰写的关于精油配方的权威代表作。全书介绍了数百个针对身心灵各种症状与疾病的治疗配方,精油配伍的基本方法,调油的基本步骤,植物护肤保养品的制作以及特殊人群的芳香疗法运用,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是极为丰富全面的配方参考书。
除了上面推荐的这些以外,你的碎片时间也许需要一些读起来不费力,携带也方便的小开本。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每天生活的日常,许许多多的灵感就是从这些碎片里迸发出的。比如下面这两本书,就是不错的选择。
金韵蓉的这本《芳香疗法》短小精悍却实用性颇强,非常推荐作为随身携带的书,出门通行路上和工作间歇的时间都可以看看这本。金韵蓉也是国内非常有名且人气很高的芳疗大师,她出过许多芳疗和女性成长类的畅销书,这一本是关于芳香疗法的,我个人很喜欢。
小幡有树子的这本《乐活美人的自然护肤法》也很适合外出携带阅读。小幡有树子是日本制皂和DIY化妆品名师,也是乐活达人,她的这本书不仅有手工冷制皂的制作方法,也介绍了很多植物系护肤品的DIY方法,并且原料方便获取,制作步骤也较简单,值得尝试。这本书对做皂和手作护肤品的入门参考以及产品规划方面的思路扩展非常有帮助。
总而言之,学习是内化的过程,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保持一定的量与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一点要注意,学习一定要有输出,仅仅只是输入没有输出,不叫学习,或者说不叫有效学习。一定记住:有效学习=输入+输出!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小帅老师说的。
所以阅读的输出是什么呢?当然是读书笔记!但我认为单纯的就书论书的复盘式的读书笔记意义不大,这一类的复盘不是不可以做,是还有更能验证学习效果的输出,那就是阅读之后结合自身行业的实战笔记,这是我认为比单纯的读书笔记更高效更实用的,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做的输出方式。
那么皂师的实战笔记是什么呢?那当然就是做皂笔记了,无论是肥皂的配方,DIY护肤品的配方,制作步骤与心得,经验和教训,肥皂的构思,包装的草图等等都是笔记的内容。关于笔记本的选择,我建议尽量选择大开本,A4的笔记本最合适。比如我就有这样一些笔记本,十年前的第一本做皂笔记长这样:


第一次做冷制皂的笔记:

这一本写了三年,这是这本笔记的最后一页:

之后换了新的笔记本,开始了DIY护肤品,这是一款润唇膏的制作笔记:

经典招牌面油“澄净新生精华”的笔记:

一直到2017年,另一本笔记上的记录:

像这样的笔记本,每一本都是我的宝贝: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单页的笔记,单页的笔记虽然零散,但有个好处是,每制作一次可以写一页,这样便于对比同一款皂在不同时间制作的差异,要调整和升级配方也有迹可循。我把这些单页笔记集结起来,便于随时查看:
关于成为皂师的第一步——学习,大概就是这么多了。你可能要问,除了阅读,就没有其他方式学习了吗?跟人线上交流不算学习吗?那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做皂这件事,线上交流意义不大。原因有二:首先是你线上交流的目的肯定是跟高手请教,但是真正的高手不会活跃于线上,因为手工匠人是无法活跃于线上的,他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他的双手是用来做皂的,不是用来码字的,除非他有两双手。很显然,在线上非常活跃的,热衷于晒贴和互动的,绝不会是高手,那往往是我们常说的“半罐水响叮当”的那一类,所以你要跟那一类半罐水学吗?再者就是你自己既然已经立志要当皂师了,那可不是天天泡泡论坛看看帖子就能炼成的,你的时间最好交给学习和实践。做皂是脑、心、手相互配合协同做工的事,没有大量的学习和训练,这三者不可能完美配合。所以放下手机吧,皂师需要极大的专注力,是时候让你的注意力回归到“手作”这件事情上了。
学习的同时,我们就要动手了,准备好了吗?
上一节:【连载】跳跃吧,小肥皂!第二章(8)
下一节:【连载】跳跃吧,小肥皂!第三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