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不等于行动——2018年最痛的领悟
2018年,真的已经过去了,回望眼,竟然还有那么多欲言又止。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做了多次的复盘,写成长记录。
我发现在这个总结梳理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一开始,细数完成的事情还自觉得意,好像做到了不少事情。
可是再写,慢慢觉得也不过如此。
如果有那么一点值得一说的成绩,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的呢?比如三年前开始,是一次二次三次的行动力。再2018年确实感觉是有几条认知上的升级。比如精力管理重于时间管理,信息过载,复盘力,战略力,打造个人独家优势等。再比如在社群,越参与越成长,被动参与又不如主动参与。
还有吗?
2018年在社群,首先是见识到了一帮老铁。各行各业、性格各异、从努力到常态化努力到极致化努力;这一年看了太多的成长故事。其次成长故事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有的在学习和习惯上有了比较大的突破,还有一种是在现实中真的做到许多事情,实实在在影响了很多人。
还有吗?
我在国庆开始,逐渐清晰,开始练习写作。在12月份报了一个反思训练营,梳理并为2019作新年战略规划。
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终于遭遇了最痛的领悟。我以为自己不错,感觉自我良好,可是被一语扎心——“如果忘记学习这回事”,这句话我读了三遍,才确定表面字眼说,忘记了做一件事情。可是,如果剖离学习这件事情,老师想提醒的是,如果忘记掉“青词还需要学习”的这件事情。 就是说,我现在就是准备好了。
内心底,我一直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这确实是我的问题,也是多年的问题,我总觉得还不够,还没好等等。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
虚舟老师语重心长说,“从学习状态到做事的状态,从准备的状态到战争中学习战争的状态。上舞台亲自去演,上运动场亲自去跑,这种体验是不一样的。”老师还举了一个事例。
在《异类》中有一个故事,美国甲壳虫乐队在成名前,没有多少演出的机会,每次演出最多一个小时,而且还是固定的曲目,进步很慢。但是后来经人介绍他们去了几次汉堡,回来之后便逐渐声名雀跃了,其原因是在汉堡,他们得到了无休止地演出的机会,每星期连续7天,每天甚至8个小时都要演出。1960-1962年之间,甲壳虫乐队有过五次汉堡之旅,正是汉堡之旅 成就了甲壳虫乐队。
汉堡之旅不是演练,都是实战机会。
所以,学习不等于行动。这是我在2018年得到的最痛的领悟!
2019年践行清单:
01事上磨。线下学习会分享,线上经营付费私享会:猫叔遇见李欣频。
02学习会继续,及时输出:说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