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乡土文字每天写1000字

土地情结(7)Ⅱ精耕保墒

2018-05-08  本文已影响805人  李彦国

元代,气候明显趋于干旱。王金庄精耕保墒为主体的耕作技术就是在这种气候下形成的。精耕细作,轮作倒茬,适时播种,制作肥料,旱地施肥,中耕锄草,作物管理,选种育种等旱作农耕技术逐步形成系统并达到较高水平。

本文重点写保墒。

秋收大忙季节结束了,按说已到农闲时,人们该歇息了,但王金庄人不能歇息,还有大活需要去做,就是“犁秋地”。

庄稼收割完毕,秋天已经过去,冬天就要来临,已经不能种植,却还要把整个梯田犁一遍。小块地拉不开套,不能用驴犁,就用人工来撅。

春天犁地,是为了播种,秋后犁地有什么意义呢?很小的时候,我就向父亲提出了这个疑问。父亲说犁秋地是让土地休息,犁了才能休息,休息好了明年才有劲生长。父亲的话很模糊,我没弄懂,人累了,需要休息,地又不是人,地还休息干什么?

王金庄有句农谚:

秋天撅一镰能顶春天撅一镢。

这是王金庄人长期从事旱作农耕的实践总结。秋天把土地翻松,冬天冻住,春天消融。保住了土壤里仅有的一点点水分,秋天不犁地,等到春天,土壤里的那点水分就耗完了,形成坚硬的土壤结构,毛驴犁不动,骡子也犁不动。

有一次我赶着大红骡在窑凹梨地,地干,不好犁,手一松,犁就会打滑,走空犁,犁尖插不到土里,只得狠劲往下按。按下去了,不敢松手,骡子向前走了好几步了,犁却不动,我还傻乎乎地狠劲摁着。当我缓过神来,才发现犁钩被拉断了,骡套上挂着前半截,我摁着后半截。

镢把粗的铁犁钩被拉断,地有多硬可想而知。

有人可能认为我瞎说,骡子能把镢把粗的铁棍拉断?

能。我不是瞎说,我们王金庄的铁制农具形成于元代,不知什么时期,中国炼出的钢铁里有一种铁,当地人叫“柴铁”,

我在武安县固镇烘炉上跟铁匠当过帮工,我跟老铁匠谈起了骡子拉断犁钩的事,老铁匠说,那种铁,打镢头最好了,打出的镢刃锋利。

地硬犁不动,人是可以撅开的,石头那么坚硬,人也有法撅开,但撅开后都是坚硬的土块,即使把大块破成小块也不行,干土块不能长庄稼。

犁秋地的保墒作用十分重要。

犁地重要,耢地也重要,只犁不耢,冬季会把土壤里的水分蒸发掉,春季播种时,种子不会在干地里发芽。

到了耕地的春秋两季,毛驴上山耕地,驮着两件农具,一件是犁,一件是耢。

左边是耢,右边是犁,耢上还挂着个小铅锅,地里做饭吃得香,社良哥赶着毛驴颠颠地往地走,美死了。

王金庄耢,也是祖先发明的,就这么简单的农具也不是人人都会制作的。只有木工才会。我当然会了,我是半个木工呀,桌椅板凳都难不住我,难道还制作不出个耢来!

我们的耢,耢过的地平整,保墒,春天再犁一遍播种谷子,玉米,一准出得齐生生,亮闪闪。

我们的祖先好伟大,勤劳智慧,精耕细作。

如果风调雨顺,冬雪覆盖着梯田,春天种地时再来一场旱地及时雨,那就不用考虑犁呀耢呀的保墒了。

问题在于,太行山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大气环流控制,气候干燥,春秋两季,冷暖气流交替,干旱少雨,有限的降雨连500mm都不到。而且都集中在夏季。于是有农谚:

下雨满山流,天旱渴死牛。吃水贵如油,吃粮多发愁。

风调雨顺很少见,十年九旱是常事。但英雄的王金庄人敢于天斗,敢于地斗。斗出了一整套旱作梯田农耕技术,遇上旱年,愁归愁但饿不死。我父亲那一代,我这一代,遇到荒年,那些平川大粮区的人来这里逃荒避难的可不在少数。

这里是生命的避难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