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日三餐

2022-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边走边旺

文/边走边旺

今天是2022年4月8日,星期五,晴

丁丁出生第六天,每天还是吃吃睡睡的日子,饿了就哼哼唧唧四处乱爬,身体像吹涨的气球,足足大了一圈。

那天趁点点下楼时,叔叔听到丁丁的哼唧声,竟然把丁丁拿到四月它们跟前,说是互相认识下,这经过同意了吗?

还亏得点点每次都是跑步上楼,还是发生意外。半夜,点点不停挠地、不停嘤嘤,执意要换地方。

去看了哥哥的房间,不满意。回狗窝,上上下下一群鸟,不满意。去看了橱柜里面漆黑,可以,可是阿姨不让。最后在床尾找了个地,终于可以放心安睡。

今天中午晒了一会太阳,晚上阿姨又把点点母子俩移到可见之处,方便照看,这次点点同意了,带着丁丁放心安睡。

阿姨看着前同事母子俩人,今天把冰箱里最后一根黄瓜吃完,基本就进入断粮阶段,却为无力帮忙而心生遗憾。

疫情当下,都不容易,物资调配,人力物力差别,难免不均衡。听说那位阿姨家所在楼栋发现有阳性病例一直没拉走,团购抢到物品也被取消,或者不能送达取消,看到那位阿姨焦虑,只能深深地遗憾。

每天宅在家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我们不信不传,可一日三餐生命之源,不到紧急时刻,不能理解其重要性。

叔叔说,家里黄豆不能做豆腐了,太浪费,万一真封闭,那一油桶黄豆烧来吃,可以吃一周了。

阿姨算了算,家里还有一袋米、一大袋花生、两桶黄豆、几桶油、干竹笋、干蘑菇、干豆角、干银耳若干,假如有一天真的封闭,只要水电气正常,至少十天半月不用担心吃喝。

阿姨家储存的这些干货,米和银耳除外,大多是老家带来的,干竹笋和干蘑菇是外出耍时带回来的,平时觉得可吃可不吃,假如真到了非常时期,就可体现它们的重要性。

我们都离不开一日三餐,俗话说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有了思想的人们,关在家里为一日三餐发愁,说明舒适状态下,也要做好未雨绸缪,适当储备些可以久放的食物,还是非常有必要。

饿过肚子的老人们,经历过什么都能进肚皮的年代,在蔬菜充裕的时候,她们用经验和勤劳的双手,制作各种干货,只为关键时刻能救急。

虽然现在不至于真饿得心慌,但家里有粮心不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