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随记(1)

2024-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如风约你同行

春日气息萌动,气温几天里升到近20度,暖暖的阳光,不如出去走走。

坐车到山下,走上从红门上山的路,开始上山一段路边许多小店,摆满了各种特色文创产品。上山的人三三两两,无意流连,我也略略走过,留满目的花花绿绿。

不设目标地走走,上到哪里算哪里,沐浴一下自然的气息,被古老的文化底蕴熏陶一下。

太阳虽然灿烂着,山风却还是带着些许的寒气,也许是自身的原因,旁边上山的人多脱去了羽绒服,穿卫衣或毛衣,我却有点汗也不敢脱掉薄羽绒服,总觉得风像是长了眼睛,直往衣服里钻。

循路上行,尽量走有太阳照射到的地方,时而有台阶,时而是平坦土石路,到处干干净净,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日日维护。虽不到旅游旺季,但是正值天气渐暖的时节,许多人选择这时登山是明智的决定。

于是身边总是萦绕着人声、风声、鸟鸣,没有想象的清静,却也并不嘈杂。

走一会儿身上便冒汗,后背凉凉的,于是放慢脚步,或时常停下坐在路边木凳子上歇息。

停下时,我望向空阔的山林、挺拔的树木、身侧无水的山谷、树隙间的天空……想寻觅可遇不可求的寂静与安宁,却无果,并没有发现神奇,是我贪心了,许多时候刻意的追逐不一定有结果,便罢了,也无妨我的平静。

走过红门宫,走过泰山造林碑记,万仙楼,又一次欣赏“虫二”(风月无边)的石刻,经过斗母宫儒释道三教融汇的地方,经过三官庙再往上就看到了经石峪牌坊。

正好路边有几条木头长凳,便选择阳光照到的一条坐下,暖暖的,边想想下面的行程怎么走。

以前都是到这里往回返,或者到经石峪去观看一下最大的佛经摩崖石刻,刚拐弯走了几步便停下脚步,看向一路的松柏阴凉,感觉凉凉的风从山谷吹来,居然有点寒气逼人的感觉,夏天倒是好的避暑去处,今天还是不去招惹了。

回头看到路边指示牌,此处到红门1.7公里,到中天门2.1公里。走了这么久也才1.7公里,这是直线距离,只可做参考。坐了一会儿,汗下去了,并没有感觉累,索性走到中天门再坐车下吧。


《泰山颂》(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