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传统文化

不是螺旋式循环而是螺旋式发展2019-01-04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余东海

不是螺旋式循环而是螺旋式发展

《孟晓路:建立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循环历史观》一文认为:“世界的历史既不是直线的进步的,也不是直线退步的,它是一个进步退步的螺旋的循环,循环史观。”简称“螺旋式的循环史观”。

东海曰,西方直线进步史观固然错误,孟晓路的史观也不够正确。春夏秋冬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历史却不是盛平、大同太平、小康、据乱那样不断周而复始地循环的。

大同太平有原始型和未来型之别。尧舜时代是原始大同太平倒退为家天下。(孔子编书自尧始,尧舜之前的历史,姑且置而不论)至于升平世,更容易发生文明下降、历史倒退现象。但未来的大同太平则不会再倒退。

尧舜时代的大同太平之所以会倒退,是因为其道德文明、政治文明缺乏物质文明科技文明的配套,制度建设也非常有限。也可以说,尧舜时代所谓的大同太平,只是方便说,未来的大同,人类文明整体成熟,道德、政治、物质、科技都高度文明。不仅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而且开发宇宙利用资源的能力、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智慧无不高度发达。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大同和太平世。道德、政治欲退不能矣。

士德易退,君子之德也可能退步,但圣贤道德不退。同样道理,未来大同作为地球文明最高境界,一旦实现,不会再退,而是展开更高远的文明境界,从地球文明宇宙文明发展。那时候对于星空,不是仰望也不是一般探索,而是大规模开发和建设。

从尧舜到明清下降倒退,是历史的一个大弯,马邦时代是这个大弯绕到最深处了,之后又会恢复上升。这个大弯只是历史性螺旋的回绕。

结论:历史既不是直线进步的,不是直线退步的,也不是进步退步的螺旋循环,而是螺旋式的发展。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甚至会长时间不断倒退,但不影响历史整体的进步和上升。这是唯仁史观的要义之一。2019-1-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