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知州知县等地方行政机构
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听到各种地方官职,但我从来没有细究过它们究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今天就跟着书和百科学习一下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为了统治的方便,宋朝政府将全国分为两三百个州级行政区,每个州再分若干个县级行政区。宋朝的州级行政区有四类:
第一类是普通的州,每个州一般管辖几个到十几个县;
第二类是府,宋朝对政治上比较重要的地区设府,比如宋朝有四个京府,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第三类是军,宋朝对军事要地特别是边界地区设立军,如在宋辽边界设有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东)、信安军(今河北霸州东),宋与西夏边界设有德顺军(今甘肃静宁)、镇戎军(今宁夏固远)等。
第四类是监,宋朝对矿业、盐业、牧马、铸钱等重要的经济产地设监,如煎盐的利丰监(今江苏南通南部)、铸铜钱的永丰监(今安徽贵池永丰镇)、铸铁钱的济众监(今陕西略阳)等。
知州、知府、知军 、知监 :
这四个是对上述四类州级行政长官的称呼。
全称分别是“知某州军州事”,意思是“掌管某州的军事与政治事务的人”,简称“知州”;与此相类似,府的行政长官称为“知某府军府事”,简称“知府”;军的行政长官称为“知某军事”,简称“知军”;监的行政长官称为“知某监事”,简称“知监”。
中央政府派出的县级行政长官,视其辖区人口规模分为两类:人口规模超过一万户的,称为“知某县事”,简称“知县”;人口规模不到一万户的,称“县令”。以前都没注意过知县跟县令还有这种区分呢。
知州又有两种,一为直隶州知州,地位稍低于知府;一为散州知州,地位与知县相当。
知府为四品官,相当于一个独立市的市长(不包括县级市)、市委书记,因为在古代行政、司法不分的;相对应的知县七品官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县长、县委书记了。
而巡抚,别称抚军、抚台,明清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省委书记。要比上述四种都高不少。我们在明清电视剧中经常会见到各种巡抚大人,但有研究表明,“巡抚”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当然,自宋朝之后,地方性质机构的长官也在不断演变,官衔和品阶会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