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集》

论语心说|八佾篇3.24:界面。

2020-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宗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这一节,主要描写的是“仪封人请求见孔子的事件。《论语》记述这一事件,也是从正面赞美了孔子。“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实际上也是《论语》全书的观点

《论语》一书的编撰者们以为孔子是伟大的。并认为,己或有责任将孔子,及其门下弟子们的伟大,表述的淋漓,和尽致。这是《论语》一书的,主要核心。

孔子伟大不伟大我们暂且不论。但《论语》,以及随其后的《大学》、《中庸》、《孟子》要说什么,这是可以论清的也是可矣论明的

这是我们研究儒家思想的意义。如果,在我们深入地研讨、探究,并问学了这种道理以后,这种道理,和结论是对于我们日常地生活、工作,和学习是有积极、促进影响的,那这是有益的学问,值得我们去问学,和研究……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孔子有多高孔子有几个儿女以及甚至说孔子穿多大的鞋……这些問题并不是一个对于自身的思想的升华和提升有意義的問题

这些問题某种意义上讲是哗众取宠的问题。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去探讨孔子“伟”,或者说是,叫:“不伟大”。(孔子伟不伟大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说什么……以及个人能从此吸收多少达到以此为理论土壤与基础的什么境界与高度。这是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我们也称为,叫做:新儒家了。

道理是一样的。新儒家伦理学’方面儿的专家。对于‘理’的讨论,和认识,应该远高于常人……理学兴于宋朝至南宋朱熹為鼎盛

朱子,也是我个人十分之推崇的儒家大师。道理是这样的。理学,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伦理问题。他不单单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么简单;他还有其更深层的哲学,与逻辑学的实践在里边。一个很看重学的积累与逻辑上的天赋地问题不簡單。所以我们在讨论《论语》的时候,可以把褒赞孔子的话,先放在一边儿。放在一边儿,不是说教你去不重视,而是应先把孔、孟所讲的,关于‘伦理’的逻辑上的思辨,搞清,弄明。而,那些赞美孔子的,甚至夸耀孔子的我们可以平和的去看

1.

道理是一样的。这里,《论语·八佾3.24》当中,“仪封人”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句话,实际上,是《论语》一书的编撰者们,有意记录下,并褒奖孔子的(话)。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是当时明白人中的热心肠。是这个意思。道理是这样。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出自《论语·八佾3.24》)这里的“君子”,应该指的是:道德上的。“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说明,起码在当时的环境下,君子绝不仅仅是只有孔子一人的。那是不现實的。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个‘才人’,也许是道德品性上的,也许是能力出众的,也许,二者兼备。不一而足,但是,这片华夏大地上总是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层出不穷。并不是说,孔子是“唯一”的圣人,那不是地。

2.

吾虽然不算学問家,但吾可以断言: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圣人,多如繁星。只是每个人的:‘质数不一样,质数,就是一个‘程朱理学’的名词,你:‘气数’,也行,‘气数’,‘质数’,是一个意思,他们都是指的维持一种现象的能量的值称为:(,或:)‘’。实际上,就是能量

也叫:‘’。能量就是:‘’。但是到了鄙人的这个境界,‘’(既:能量的值)已经没甚么意義了……‘心’(既:……)就行了

3.

德不德的,不那么重要……那么,《论语·八佾3.24》说的:“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实际上,就是《论语》地编撰者们……借“仪封人”地口,告诉后世人们:孔子,是一个‘热心肠’地圣人。

这是《论语·八佾3.24》这一节的意義。孔子,是个‘热心肠’地圣人……因為,他得去做这些事儿,得教学,得周游各国,得试图回复周礼……等等。

4.

实际上,这是他地:‘数’决定的。就像,我写下这些文字,实际上,也是我的:‘决定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个:现象,所谓:“”吧,只是一个界面

一个“天”传达消息的:界面。“孔子”也是一个界面儿道理是这样的

一样地。----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四月初四 于自家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