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牡丹亭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汤显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一曲《皂罗袍》,锦句华章,是多少人识得《牡丹亭》的开端。小时候读《红楼梦》,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第一次见到这段词便觉得惊艳,只是年少时心性跳脱,即便爱这文辞清丽,也实在是不喜欢戏腔,只觉得咿咿呀呀,暮气沉沉。后来在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元宵佳节,史太君让小戏子芳官清唱《牡丹亭》中的《寻梦》:“只提琴和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一听之下,才觉得感慨缠绵。寻了白先勇先生策划改编的《牡丹亭》来看,从《游园》、《惊梦》、《寻梦》、《幽媾》、《冥誓》、《回生》,一回回看下来,但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水墨昆腔,滴沥回环,六百年一梦,恍兮惚兮啊。
牡丹亭那位叫汤显祖的临川才子,春宵一梦到如今。已记不得,如此妙绝的词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这个于仕途决绝的男人,回到故里,此后一直沉迷在梦中。疏篱庭院,寒窗孤影,就这样静静地写完了临川四梦。而四梦中,以《牡丹亭》最为出众。它上承西厢,下启红楼,像一株倚云而栽的红杏,冲破世俗藩篱,迷人眼目。汤显祖曾说过,“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诗庄词媚。《牡丹亭》言语之美,令人倾倒,细细品来,只觉文字唯美清香如茶留齿,余味萦绕。不论是《游园》时,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舫,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情思悠长,还是《寻梦》时,是“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坚定无怨,亦或是《袅晴丝》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迆逗的彩云偏。”的温柔缱绻。文字优美如斯,与其对主人公情思描写的细腻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杜丽娘还是柳梦梅,触景即情。无怪乎当初汤显祖写《牡丹亭》时,填到锦词佳句,写至惊梦寻梦处,忍不住痛哭流涕。他将自己所有的思想情感,都寄之于纸上,付诸在梦中。与其说他在为别人拟定情缘,不如说他在为自己批命。 《牡丹亭》一出,也就是中文之美的顶点了。
牡丹亭看白先勇的《牡丹亭》,明白了为何有那么多人为戏剧痴迷。原来那戏中人的一个回眸,一个身段,一句唱腔,就足以勾魂夺魄,不疯魔,不成活。《牡丹亭》文辞清丽柔婉,吟唱如此温柔缱绻的柔美词,只有昆曲的唱腔当之。昆曲之唱腔为《牡丹亭》的底色增色了不少。和京剧不同,昆曲多用洞箫和笛声,那低回婉转,悠长清远的水磨调,间或有去声字的迭拓,道尽了词中的婉转柔美。原来唱词要这般才如此动人心魄,盈盈水袖是要这样千回百转才舞出这般温柔如水。几百年来,《牡丹亭》被一次次搬演上昆曲舞台。不知多少人,被那优雅绝俗的姿态,缠绵婉转的唱腔,所沉醉,感动。而后在每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落花微雨的日子里,总免不得叹一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牡丹亭一部《牡丹亭》,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在那个春日的花园中,阳光烂漫,万物欣欣然生长,杜丽娘心中的情愫在梦中悉数托付于柳梦梅,梦醒之后,想起那千般温柔,心难自持,竟魂归离天。之后,在牡丹亭,芍药栏,柳边梅畔,一梦定情之后,她看着他,娇羞潋滟,暗心欢喜。他也给与了默契回应,眉梢眼角的爱情,却蕴无限风情,让我们觉得杜丽娘的生死相许的爱情是值得的,那种在《离魂》的动魄惊心的付出之后,这种默然相爱,寂静欢喜的,却如久酿后的幽香,令人不禁沉醉。《回生》一出中,柳梦梅长跪于地,拈香焚纸,对着天,对着地,对着土地说:
“我要活的杜丽娘!”
“我要我妻杜丽娘!”
那份决心,已是上天入地,都不拒不辞。大红罩袍之下的生死相知,多少的感天动地,只因情之真、意之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之一字,可以为之上穷碧落,也可以为之下黄泉,但请之始,却不知所起,没有什么原因。一往而深,这句话是多么让人心动,没有物质的牵绊,没有做作的欲拒还迎,而是不知所起的倾心,以生命许之。
牡丹亭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然而再美的戏,也只是戏罢了。世间的事,又怎能都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到头来也不过,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