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不让孩背负父母伤痛负重前行的爸爸,致敬只把乐观和正直刻入子女

2022-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地瓜Lily喻荔

生命传承,灵魂之光

我的爸爸离开我身边已有快两年。我对007不写就出局写作社群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的生日和我爸爸的生日是同一天——12月20日!我觉得爸爸会支持我保佑我在这里拿到好结果,成为更好的女儿。

自懂事起我都会记得爸爸的生日,工作后,特别会过父亲节。和母亲节一样,对我而言,这两都是每年必过的隆重节日——买买礼物、画画、写写深情贺卡,或者向哥哥学习请爸吃饭哄爸开心。(想想老被批“不浪漫”的我对父母好像也还挺浪漫的,或许我还是有点功力可以从柴米油盐、喧嚣唠叨中感知到他们对我的真爱并知恩图报吧)

正如心理学家陈海贤所言:如果一个人对我们足够的重要,他不会真的离开,他会内化成我们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内在的力量,好像我们活着,他也会借由我们的生命继续活着一样。

爸爸让我切身体会到“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一说。我一想到他,很容易浑身充满了力量,或者在非常迷茫痛苦的时候,冥想想到他,一些事就会突然通了,哪怕流一通眼泪排排毒。

最神奇的是,在他生前,我不曾在他身上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力量感,我有什么事情也是自己解决的多,假若今天他85岁高寿还在世的话,很可能我也未必会去请教他或求助他,这种内生力量我想应该是从小到大植入的一种精神内核的影响。




爸爸那些从未提起过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哭着看完的《美丽人生》电影里的爸爸,是如何“绞尽脑汁”哄同困集中营的幼年儿子坦然面对自己终会被抓去杀害的场景。
两位爸爸都只是为了不让孩子背负父母的伤痛负重前行,他们作为爸爸只愿把乐观和正直刻入子女骨髓,不是自己不痛,也许还很“表里不一”,甚至因自己缺爱缺理解而在入夜时一人在被窝里无数次抹伤心泪。
我感受到的,就是当时云淡风轻的他,一心就要赐予孩子们力量,要为孩子撑起一片快乐轻松的“无忧天”!这种内心的强大值得后代感恩。
唯一的区别是,电影里的孩子才五岁,被爸爸“哄骗”得很开心;而我已成家立业,听完多了一份心疼、敬佩和感恩的觉察。
试问,假如没有爸爸对我从小到大的“渗透”“熏陶”“耳濡目染”,面对当年上天给我开的最大玩笑——儿子耳朵听不见,我又何以跨得过去人生的这个大坎?今天的我,会不会也是一个有很多地方值得抱怨的不开心的悲苦灵魂?你希望看到那样的我?还是现在和你可能未能同声同气但却活得还不赖的我?(至少心态很不赖)
我先借花敬佛送上纪伯伦《致孩子》一诗,当作预约“橄榄枝”——约定你咯记得加关注并扫码加微信哈~

好好活过的人通常不太惧怕死亡与病痛

爸爸崇尚自由、不拘一格,从不诸多忌讳(虽然他当了几十年公务员和老党员),总是强调 “生前不好好相处,死后做再多不必”、“好好活过的人不惧怕死亡与病痛”。

所以一直以来,他面对死亡的坦然程度到了经常提问外孙(我儿子)有关他死亡的话题,他对病痛、死亡甚至后事的淡定从容从简甚至“虚无”程度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但我和哥哥也接受了,表示也很想承继同样的做法,为在世亲朋减负是最大爱的表现。

或许,他认为,一切形式化的东西在“爱在心中”四字面前,简直弱爆了不值一提。

不让别人背负自己的伤痛,是最大的善良。

之前我没有找到爸爸对我影响之大之深的点到底在哪,今天算是发现了,正如题目所言——

他是不让孩子背负父母伤痛负重前行的好爸爸,他是只愿把乐观和正直刻入子女骨髓的好爸爸。

很多伤痛和影响是隐形的,本人或许都不知道

我知道他的故事,他承受了太多太多。

小时候,家里富敌一方,奶奶是少奶奶,专门在家生娃(一生生15个),也丰富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能也帮爷爷管家或管点生意、打打麻将,唯独顾不上那么多的娃,统统交给奶妈、保姆。

后来抗日+国共内战,生意破败家道中落,爷爷早逝。爸爸对爷爷都没什么印象,可能也属于大户人家普世做法只贡献颗“精子”并保障钱到位即完成“爸爸的任务”吧。

爸爸跟我提及爷爷唯一的记忆,就是带几兄弟到麻将馆接受打赏(应该是解放前谈生意的地方?消遣娱乐的地方?)

所以,我想跟妈妈说,凡事挖出了事情的本质,同时你又拥有自己的活法,或许就不会对爸爸与亲戚们打打麻将,以他们按自己商定的规则方式每周消遣感到如此心塞,以致貌似严重影响到你的身心健康甚至家庭和谐了。记得一句扎心名言是:“当你对另一个人有了期待,地狱之门就已向你打开。”

有时候,童年时种下的根,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与其硬掰,不如接纳、课题分离、想办法让双方舒服。

家道中落时,爸爸刚上初中,由“小脚”奶奶一人撑起了一个大家做决策,是“乐观开心派”奶奶的能屈能伸、“既来之则安之”的人生观,正是奶奶介入了爸爸的生活,爸爸是突然觉醒,从初一的学渣开始逆袭为初二的学霸,就一直乘风破浪考上那时非常真才实学的大学。

但由于一个家庭忙起来,爷爷奶奶有点貌似“功能性队友组合”,家里总少了点亲密关系之爱和童年期亲子关系之爱的流动,多多少少对爸爸几兄弟姐妹们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在代际传递上有影响。

这些是我通过大量学习感悟到的,所以,我也请妈妈能多多理解爸爸的原生态——是外人看或许很风光的童年,虽然自由奔放探索世界甚至调皮捣蛋到死过三次(有一次是得了传染病,自生自灭又活过来了),但人格打造上是有缺失的,外力再强也难以弥补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榜样上的缺失。他要靠加倍强有力的“自学成才”和悟性才行,种种原因他未能过关,很可惜,未能让妈妈如愿,我想替他说声对不起,一个人很难给出他所没有的,请多包涵莫计较。

除非他有一个身上具备“大格局父性”特质的配偶加持他,比方说“好女不跟男斗型”那种呵呵(像我这种哈哈),他的人生幸福度应该就会很高。

假如和他在一起不够幸福快乐,除了年代的错占主因之外,还有那个年代的人很多基本不怎么追求自我,主要只讲奉献(时代也确实需要这样的精神),所谓的自由婚姻是带了很多无形枷锁的,人的精神思想未必真的是自由的,或许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自由选择才对。

自主意识、辨别能力、衡量取舍等能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那个年代很多地带是空白的。同时,又如“忠孝两难全”一样,在自我意识淡薄的前提下,人很难知道“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更多的是迎合大众口味就是好。

那时,“自我意识强”怕是贬义的要遭人诟病的吧。时代变迁几十年,要真正做到好好爱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依旧是“谈何容易”,不是?

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才能了悟他人,才能1+1>2。

为什么我支持一稼说的,在人生大事上要多选项做决策(一种选择是没有选择权,两种选择是左右为难,三种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但人要懂得思考和选择“潜力股”)。

我也不会谈“离婚”色变(当然,放弃前要尽千倍般努力去磨合调适),因为人是别具一格各具特色的,当组合错了,还不止损,就是搭上自己的,还有下一代的人生去苟且偷生,活得憋屈难受,孩子影响坏了,老了还遭罪,维系“行尸走肉”的婚姻或情侣关系百弊无一利,不论对哪方都是满盘皆输。

我觉得妈妈误打误撞其实是选对“潜力股”了的(很可惜只是我觉得):

爸爸起点本身不低,是3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因为个性使然不爱说假话、针砭时弊而在文革错乱时期被迫离开“臭老九”岗位,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作三年,离开妻儿,最终以非常贤惠有智慧、吃苦耐劳的妻子癌症去世、爸爸独自拖儿(12岁)到南方从头开始而告一段落。

他尝过被命运击倒的巨痛但更有倔强爬起来的斗志和过人心态。

他有过真心待人却被绵里藏刀、背后插刀对待的职场经历;我也有过。后来他被同频正直一把手重用过;我也在不断遇贵人。他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和担当,能主外更能主内,尽职尽责照顾孩子成长,管教子女成人;我也自然而然很神奇地承继了他的这些。我很难不认为,我能成人至今,托了爸爸的很多福。

他的底色很自由快乐的,也很尊重自我不爱违心,所以当中学老师的时候几乎人人爱,在我看来,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爸爸的事业总是一路凯歌很顺的,我不知道,为何好像就没有哪里可以让妈妈由衷引以为荣的地方?反而给到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对外面好对里面不好”。

听多了差点让我也有错觉好像爸爸对我也不好了,其实我回看,只是他用的方式是放养式抓大放小,不过多过问和干涉,放手由孩子自己选择判断而已。

后面我才学到,原来人际关系中,不论是对谁,负面暗示的威力是超强大的,和积极人生态度能够让人想好得好、顺风顺水一样,负面抱怨同样可以把说的气话蠢话一一兑现,一个不漏。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你好了,整个世界就好了”是真的,并非“假大空鸡汤话”。

其实每个男人都是非常渴望得到自己妻子的认可甚至崇拜的,如果得到了,他会非常开心会表达出更多的爱,这是男性特点。

要运营好家庭关系,分分钟比管理一家公司还多门道,少一点智慧都不行的。单靠男人发力,我看还真不行,并且也指望不上哈哈。

爱是双向流动的,我非常记得一稼老师授课说的人分三种:索取者、平衡者和付出者。

平衡者最微妙,遇到索取者瞬间变身索取者,遇到付出者慢慢会变付出者。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付出不被感恩或不被回报,满怀期待甚至心不甘情不愿地付出,甚至牺牲自我、没有自我地去付出,没有享受到爱在当中,那么必将失衡成为最大的情感“索取者”。

在整个“人生合伙人”拍档运营期间(婚姻期间),我觉得我们可以自我考量一下:我自我感觉好不好?

我爱我自己吗?(自己不爱自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爱)。

感觉不好时需要如何表达沟通和调整?还是生闷气净憋屈常抑郁?

对方因为我们的状态心态变好了没有?

(最后是)我们自己是否因为对方而变得更好?

这些都有逻辑层次先后顺序的。女人学习不为别人,仅仅是为了自己能活好也特值!

躺在病床上的爸爸跟我笑着描述缺吃少喝的干校高强度劳动改造时光里如何让他的身体强壮了;喷洒农药是大家最最不愿意干的活让他来干,他是如何机灵地辨风向避中毒,总是试图把体力心灵上经历的沧桑描述成一段有趣的历史。

这里也有他为人处世的硬核——看人事物多看闪光点,要懂得苦中作乐。妈妈,我想问,你是否看出来,你和他面对很多事情上的分歧点有这方面的差异化。

为什么爸爸你能这样做,真的很难能可贵?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人活在世很难不背负父母的伤痛,因为父母也会受各种由上而来的局限性所掣肘并且很多时候不自知。

这种原生态的习惯让我们在成人后的工作生活中也容易“分不清你我他”地负重前行。一旦负重前行,我们就没有办法活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珍贵生命的光彩,也容易迷失自我,也没办法最终绽放“生命之花”。有的生命之花因此过早凋零,有的生命一蹶不振就此沉沦……

背负他人的痛苦是一种“盲目的爱”。相对而生的是“有智慧的爱”,它的习得需要大量刻意练习,可以尝试像我幸福早睡圈社群里以每日冥想的方式日拱一卒,内生出“有智慧的爱”,缓缓走上稳稳的幸福生命之旅——

注意力集中,反复默念:

我们与活得很辛苦、痛苦(主要指内在)的父母保持健康距离,告诉他们——

爸爸妈妈:

我要把属于你们的那部分交还给你们, 出于对你们的尊重, 我决定把这份“承受一切的力量”交还给你们自己, 我不再自大不再挑战做你们的父母, 我只想做你们的孩子。

爸爸妈妈:

你们是大的,我是小的。

我接受你们给我的所有礼物,不论好坏。

但我要轻装上阵,我要活出我自己。

我已经拥有了进入未来世界去创造更大的可能性、更大的成功、更幸福的活法的力量。

爸爸妈妈:

你们一直会是我身后最强大的支持力量, 至少永远是我生命的源头。

爸爸妈妈:

如果我活得健康开心幸福快乐成功,

请你们在我的背后为我微笑,

不用追,

你们会是我背后一股永恒的生命力量。

爸爸妈妈:

我不能改变你们,

但我决定爱你们本来的面目,

我没有办法代替你们去受苦,

也没有办法代替你们去背负你们自己的人生,

但我会活出属于我自己(不属于任何其他人)的美好生命。

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请原谅。

写在最后——

“爸爸妈妈”这四个字,分量真的是非常非常厚重,没有在心智成熟度和情绪稳定性方面做好准备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去挑战。

因为,它不单关乎到你一个人,更是关乎全家上下左右的幸福度水准。爸爸妈妈是为孩子遮风挡雨而来的,而绝不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大的风雨。

虽然国家倡议“三胎政策”,但一定不是让国民“盲目生,如猫狗”,国家更知道“无家便无国”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幸福的国度必然要由一个个和和美美、身心健康的小家组成。


我是专业帮人打造幸福“三健人生”(健心健脑健体)的使者,欢迎你来链接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