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纷飞

2020-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心永爱369

儿子明年这个时候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还是继续攻读,他还没有方向。真是儿子不急老子急,再急也是干着急!近两天,通过朋友圈,看到远在广州的老同学红活动的痕迹,心想可能不是太忙了。否则,一两年很难见她在朋友圈里露面。

说起初中同学红,我觉得她的前半生简直具有传奇色彩。如果用童话来形容,就是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最后成为众生羡慕的“白天鹅”;如果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逆袭”。我就简要勾勒她的传奇人生吧!

1989年,我上师范,红上高中。期间从没联系过,因为高中生活就是一个字“忙”。三年之后,红高考铩羽而归,我毕业回老家当了一名初中教师。上初中时,只隐约知道她们村的“艾”姓家族是从我们村迁过去的。回到老家教学后,才知道我俩还有点亲戚:我奶奶是她妈妈的亲姑奶奶。

红高中毕业后,就到河南大学边学习边参加自学考试。我是1993年春也开始参加自考。我冥思苦想,也想不起我们如何联系上并开始书信往来,她还给我寄来自考的学习资料和余秋雨的散文。1994年,她拿到河大自考专科文凭,接着考研。连考5年,终于梦想成真,考上东北一所师范院校的研究生。可能上班了一段,又考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博士。毕业后,跟老公一块儿到广州工作。

前年元旦,我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句话:人生已圆满!还有一个婴儿的小脚印。这句平平淡淡的话,让我涕泗横流,因为她的前半生太不容易了。我想起她二十四五岁还背着书包在大学里奔忙;想到她1999年去报考研究生,顺便拐到我家说的一句话“这是最后一次,我都要崩溃了”;想到她结婚后,曾多次想要小孩却没怀上。她与老公已做好此生无孩子的思想准备时,上天在她40多岁恩赐了一个可爱的小精灵。我不是煽情,在平静的回忆中,我的眼泪还是禁不住又流了下来。老同学的前半生,都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她的前半生,真真照应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实,老同学的前半生更是追梦的历程,上天总是把她“置于死地”而“后生”。一切传奇的背后,都有她难以言表的辛酸和苦痛。

回过神来,赶紧联系,电话接通了!虽然多年未曾谋面,又一年多没联系过,但交流起来依然没有距离、没有隔膜,气氛依然轻松惬意,有点久别重逢的感觉。我问,老同学娓娓道来,我就静静地听;就这样,持续通话了40多分钟。她告诉我,要让儿子有规划和方向,学历尽可能高点儿,现在假如到广州大学,至少得是博士,有的甚至还需海外求学经历。毕业后,建议尽可能来南方,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单纯,没有老家那么多的世俗和人情。对于我的困惑:孩子上大学没有像高中那样好好学习,玩心比较重。她给予解疑答惑,告诉我:大学除了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和社交的能力。

听了老同学的一番话,我茅塞顿开,有点释然了。儿子还是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饮食起居不用我们操心;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能保守秘密并坚持刻苦训练;下雪骑自行车摔跤皴住手腕,怕我们担心,就只说滑倒了;回到家,家里笔记本电脑系统出了故障,他能借助百度一步步下载安装。我们做父母可能操心习惯了,久而久之就会焦虑。儿子上高中时,有一次我跟儿子又谈起学习,儿子说:“爸,你总觉得我不好。”儿子的话让我大吃一惊,然后我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爸爸只是想让你变得更好。

静下心来想想,普天之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儿女过得好好的?特别是中国的父母。中国的父母就是“炮灰”,是牺牲的一代,也是悲催的一代。自从成为人父人母,就再也没有“自我”的概念,穷尽一生为儿女:给儿女当牛做马,为儿女奔走辗转,为儿女呕心沥血……

前几天,去医院看望朋友的母亲。年近古稀,还在田地里不停的奔忙。他父亲到窨子里拾红薯,下红薯芽。由于一个人在家,七十多岁的人,就下去上来,如此三番。我们听着都心疼,劝他们歇歇,吃点好的,学会享受生活,他们只会轻轻地说句“习惯了”。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可敬可怜可悲,有的逝不瞑目。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弥留之际,还在为我这个最小的儿子没有成家立业而操心。

老同学电话中提到我近段写的“诗词”,其实,我觉得,现在写的这些都有了雕琢的痕迹。真正的“泣血之作”与母亲的过世有关,我觉得那不是诗,是母亲的临终告白,是她一生的遗憾。

                      盼子归图

              墙如山来阁亦墙,

              病榻惟望是新乡。

              万念俱灰愿一桩,

              我儿快回见见娘。

(母亲去世前,我在新乡听课。)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小儿成。

                我儿终身事稍订,

                祭告汝母在天灵。

这两首“诗”,是94年母亲去世一个月后,我坐在母亲的床上写的。其实作者不应是我,而是我那挚爱的母亲。

自从1999年我成为了父亲,就更加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儿子有病时,我就寝食难安;儿子在新郑上高中,去看他的头天晚上,就会失眠。作为父母都有同感,我们情愿自己有病,也不想让儿女感冒发烧;甚至有时会产生荒唐的想法,只要儿女一切都好,我们情愿少活几年。

我们作为父母,更多时候要学会赏识我们的孩子,理解我们的子女,能蹲下来跟孩子交流。同样,希望每一位孩子也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能活在当下,不负韶华,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两句歌词结束此篇。

梦在远方,心不再流浪,插上翅膀,爱是天堂;

梦已启航,幸福的方向,张开翅膀,爱就是天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