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30岁后程序猿的命运
之前,我见过很多网上说,35岁以上的程序员被清退,30岁程序员就开始走下坡路。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学习能力。
其实,我不太相信一个人在20多岁,学习技术的能力很强,到了30多岁学习能力就会变得不强。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30岁这样当打之年,只会越来越强,根本不存在30岁程序员学习能力变弱的谬论。
那么,为什么30岁以后的程序员,在技术上,开始变得没那么热衷了呢?
我的看法是,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需求和接触面的扩大,精力分配会更广,分配到技术上的精力可能变成原来的1/10或者2/10,更多会依靠积累的经验、处事能力和认知面等,看得越多,在决策上会更加周全,也就更适合做管理层。
所以说,30岁这个门槛,除非你是技术为王,否则就要开始考虑更多的事了,以后的职场发展等。
其次,编程能力。
不可否认,随着分配到技术的精力越来越少,编程能力可能会变弱,但不代表没有,那是选择的结果。
以前听说过一句话,有些老一辈的艺人退出来了,一些新的艺人加进来。老艺人已经下山了,新艺人才上山,不要去嘲笑下山的老艺人,人家曾经探索过,辉煌过,而你才刚开始。
所以,不要嘲笑你们公司里不会技术的CTO,他才是运筹帷幄的将军,他的角色定位是把握方向盘,让公司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接着,聊聊我对技术行业的看法。
技术这个行业,变化快是特点。可能这个月学的技术、语言,下个月就不用了,再过一个月又出来一个框架或者语言,应接不暇,学不动了这是技术人的自嘲。
做IT搞技术的,我认为是比较合适普通家庭的孩子,前期钱多,能快速解决生活、家庭的费用问题,但技术这条路有很大的瓶颈。
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到后面,竞争力越差。
这里不是说技术不好,而是技术这条路的商业模式是较为水平向前的,一个技术迭代过来,你几年的积累又要重新开始,像一个波浪线一样,起起伏伏,不断循环这个过程。
你所谓的优势,只不过是时间的优势,壁垒很弱,并且不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其他行业,例如金融行业,你能入行,慢慢积累,你的人脉、资源会越来越多,你就越来越值钱。你的这个行业并不会应为迭代快而要重复这个积累的过程,但IT行业需要。
所以,金融行业是一个前期收入低,后期增值明显的行业;IT行业是一个前期收入高,后期收入变化不大的行业。
我自己也身处这个行业,也在努力破局,也思考和摸索了很多方式,思维认知、方法论的内容我会放在公众号“Hans在路上”分享。
如果确定自己要深耕IT行业,我有几个小建议。
做技术,你之前的工作内容要对之后的工作产生加成所用,这个理念我早几年也经常和同事洗脑,不过效果确实好,也是方向。例如,之前做开发,我会把重复的内容抽象出来,做成技术库,基础框架等,下次就不需要重复之前的劳动了。
我有一个记录,之前还在做App开发的时候,借助我的工具库,一个人4天开发完成项目(20多个界面、10多个弹窗、还要红外硬件扫码、业务逻辑也多等),还留了2天测试。而原来预估的工期是28天,这次以后,领导也找我谈话,希望我能加入他那边的团队。
多做分享,分享会议也好、文章分享也好,一定要表达出来。不表达的东西,看似你是知道的,但这些点都是信息孤岛,表达出来就是连点到线成面的过程,会让你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
最后,祝愿30岁之后的程序猿,都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让自己活得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