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2023-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兰纳

这两天家人住院,病情时好时坏,家里人轮流陪护。奇怪的是,亲戚陪护时病人情况不太好,但是前两天去看的时候,觉得各方面的情况还可以。


我不禁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从亲戚口中得知的情况和我看到的情况不太一样?

后来仔细观察亲戚和病人之间相处的模式,我发现亲戚说话很直白,而且不留情面。

大部分人都要面子,病人前阵子有点轻微脑梗,现在有很多不便的地方,但是亲戚说的话很难听,比如她会对着病人说,你到了现在还要面子?你里子都没了。

有时候不需要说得这么直白,说得太直白病人听了也觉得不舒服。

平时自尊心很强,听到这种让她没面子的话,她可能恼羞成怒,发脾气,找茬,不配合,刻意表现出无理取闹等等。

本来就生病,身体不舒服,精神状态也不好,还要听难听的话,心情不好的话,可能就更无心配合。

这也是人之常情。

亲戚还很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病人身上,她觉得这样对病人比较好,就一定要这么做,但是病人觉得不方便,不舒服,也会影响心情,不利于康复。

今天我去看病人,发现她食欲很好,各方面都恢复得不错。原来亲戚今天一整天都不在,陪护换了人。

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会不知不觉按照自己的惯性来,这种方式可能我们自己觉得很正常。比如,平时就是这么说话的,就这么说也习惯了。但是在别人听来非常刺耳,心里会很不舒服。但不可否认的是,亲戚的出发点是好的,她是为了病人好,但是说话方式的方法不对,也太过以自我为中心了,所以哪怕是对病人好,病人也不待见。

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好好反省一下,最近在某个场合有没有说过什么不恰当的话,因为有的时候情绪上来,或者处在某一个特定环境里,情绪会受到环境影响,偏离平时正常的状态,可能自己说错了话还不知道。

我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有些时候很多亲戚聚在一起,大家嘻嘻哈哈的,情绪容易亢奋,一亢奋往往还来不及思考就话从口出,等话说出口了,已经来不及收回了。通常来说,我应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正是由于当时的环境令人兴奋,所以我才会口不择言。但事后我如果再回过头来复盘的话,我可能会发现,为什么当时我说话这么冲动?不经意间伤害了别人的感情。

其实说起来我算是一个同理心很强的人,通常很顾及我说话之后别人的想法,但是到了某种特定场合,精神都亢奋起来的时候,我说话又会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冲口而出,有时候说话也会不好听。

事后想想,这种场合下亢奋的心情是有些危险的,不单单是感受到欢乐,平时的理智和冷静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话题回到医院里,我想之所以我能够这么冷静的去分析亲戚说的那些不好听的话,正是因为我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而不是当事人,如果我是当事人,说不定我也会说出一些令病人不好受的话来,却毫不自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