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次你们替我选的路我不走
1
前些天和一个东北的朋友吃饭,聊了很多,都是关于大学遇到的种种问题。
我问她当初为什么选择现在所读的大学,她说她爸妈不希望她离家太远。她听了爸妈的话,在省内找了一个离家最近的大学,填了志愿。
尽管自己的高考分数超这所学校30多分。
说实话,真是替她感到惋惜。这样的分数如果填省外,能去一个很不错的学校。她也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是走了一条父母为她选择的道路。
她说她想考研,尽管父母还是让她考本省的学校。但这次她要自己选择,她要考到自己当初想去的那个地方,即便离家千万里,却是自己选择的路,再远,走着也踏实。
真替她感到高兴。
她还年轻,当有一天走在父母替她选的人生道路上,突然却发现自己想要的并不在这里,幸好及时醒悟,还来得及转变,还来得及为自己做次决定。这一次她对父母说:
对不起,这次你们替我选的路我不走。
2
这几年在东北读书,问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毕业以后想去做什么,答案令人吃惊。十个人当中有八个人说要考公务员。再问为什么选择考公务员,回答最多的两个理由是:父母想让我考和女朋友的父母想让我考。
很少有人拍着胸脯说,是我自己想考公务员。
这样的答案让人细思恐极。其实都早已成年,为何不为自己决定一次,为何不为梦想拼一次,为何不为自己活一次。
这点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从小到大我的每一次重要的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干预,只是在一边默默地支持我。
高二那年,我告诉爸妈,不想学理科,我要去学我感兴趣的文科。尽管在当时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社会,在那个文科录取率极低的学校,爸妈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周围人巨大的压力,却毅然尊重我的决定:
去吧,你自己的选择要想好,一旦作出了,就要好好干,无论学什么,爸妈都支持你。
后来去了文科班,也如愿考上大学。
之后,在面临去哪读大学的抉择时,爸妈再一次尊重了我的选择:一个离家几千里,坐火车要坐两天的城市。
去这么远,不是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而是觉得,男子汉,在家呆的太久,真有必要背上行囊,去更远的世界看看。
于是在江南水乡呆了20多年的文弱小伙,背上厚厚的行囊,第一次朝着祖国的大东北进发。
此去不求荣归故里,我只希望回来时,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懵懂的少年。
对不起,这次你们替我选的路我不走因为这个选择,让我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站三十多小时,第一次丈量祖国几千里土地,第一次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这么美。比起那些当初去了省内离家较近的大学的同学来说,我是幸运的。
很多人说,上大学离家近点,周六周日放假还能回家,多好。确实,这些年,离乡上学,家乡对我来说便只有冬夏,没有春秋。每年只回家一两次,每次回家也是匆匆。
但因为回得少,每次回家才愈发感觉到家乡的美丽,感觉到父母不易,感觉到相聚的不易。也因此愈加珍惜,珍惜每一次相聚,珍惜周围的每一个人,珍惜路上的每一个画面。
总是相遇,又总是离别。出门在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也为这份渺小感到踏实无比。
这也许就是成熟的味道。
大四的时候,与当初的高中同学聊天,他们有的人甚至连火车都没坐过,不知道怎么买票,如何转站。而我这几年,一路下来,走走停停,早已存好了几乎大半个中国的火车票。
一路上,逢见的人,遇到的事,看见的风景,就像一幕幕影像,牢牢印在那些褶皱的火车票上。每次拿出来,就能想到当初在某个城市,我曾注视过那里的人们,呼吸过那里的空气,仰望过那里的天空。
我依稀记得在徐州当初为了赶车,陌生城市的陌生人,为我驱车百迈,穿插在小道之间的惊心动魄和由衷感动;
依稀记得一次在火车上偶遇刚刚从传销组织逃出来的东北大哥,一口吃着泡面,一口跟我说以后要是进了传销组织要如何如何逃出来;
依稀记得那年冬天,在蚌埠的火车站,遇见一群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和他们一起席地而坐,斗起地主,输了就要在脸上贴纸。等到火车来时,我们满脸的白纸条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就像春天的柳条。
那一刻,在我眼里他们不是邋遢的农民工,只是和我父母一般大的长辈;那一刻在他们眼里我也不是干净大学生,只是和他们孩子一般大的年轻人。
每次打开存着各种车票的盒子,满满的车票,溢出了青春的气息。
就在学业将成时,我又有了新的目标和选择。这一次爸妈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我。我清楚地明白前方的路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知道,一旦做出决定,再苦,再难,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不过好在,路的终点有我想要的世界。即使跪着去,只要能到,慢一点,浑身是伤,都无妨。
对不起,这次你们替我选的路我不走
3
前几天,去电影院看了《缝纫机乐队》。电影前半部分喜剧感十足,满座欢笑。后半部分,我却是哭着看完的。
为了音乐梦,一个白天练琴,晚上开挖掘机的修车工;一个上班给人看病,下班玩摇滚的老中医;一个妈妈面前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爸爸面前是个苦练钢琴的小学生;一个叛逆父亲,远离富二代的追梦少女;还有一个因为一面之缘,找遍人山人海,只为再次遇见喜欢的那个她的摇滚少年,相聚在一起,对抗父母,对抗生活,对抗权威,对抗命运,和所有反对自己的人说:NO。
其中有个画面一下子戳到了我的泪点。程宫对不想再唱歌的胡亮说:
之前有这股气的时候,想着每天怎么开始 ,现在这股气泄了以后,想着每天怎么结束。
这股气就是音乐的梦想,就是生命的意义。程宫想为自己活一次,想为梦想活一次。活这一次,生命便有了意义。没活这次,或者也就是死了。
每次和朋友聊到梦想,聊到生命的意义,他们总说我不够现实。而我总会疑问,难道现在连梦想都成为奢侈品了吗?人活着,为什么不敢想?为什么不敢为所想去追求?为什么要走别人为自己安排的路?为什么在他们面前,选择屈服和沉默?
最喜欢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一句话:傍晚时分,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生命没有了梦想,就像鱼没有了水,现实的生活如同一勺一勺的盐,一点一点地被洒进生活的裂缝,将活着的人变成死了的咸鱼,虽永垂不朽,却早已是没了灵魂的干尸。
对不起,这次你们替我选的路我不走
4
这几天一直在听《缝纫机乐队》中的一首电影插曲《都选C》。
震撼的打击乐配上不服输的歌词,让我感受到了青春和梦想的气息。每每听时,热泪盈眶。
当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写的:
你总是提出问题,后面挂着ABC,我填上ACDC,你却骂我是烂泥。
我只想保持本色,和少年的心气,我淋着十一月的雨,听你骂我没出息。
为梦想灼伤了自己,也不要平庸地喘息,我要的并不在这里,你给的答案没意义。
此刻我怎么可以输给你,所以我每一个都选C,就用最轻轻松松的一笔,毁掉你所有的问题,都选C 都选C 都选C。
从小到大,周围总是有那么一批人,说为了你好,让你干这个干那个。自己想做点事情,却总说你太年轻。
没听他们的话,总被说成没出息。
本分和稳定,是他们对我们最大的期待。殊不知它们就是杀死生命意义的凶手。
而这次,又有人又想让你选出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答案。而这次问问自己,敢不敢都选C,即使灼伤自己,也不要平庸地活着。
也许自己选,前面的世界就不同了。
写完夜已深,再次听起《都选C》,满眼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