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完全等同于能力
第一次高考成绩418分,上专科绰绰有余,上普通二本根本够不着,于是我选择复读,可由于理科成绩不太好,第二次高考也只是勉强上了一所二本院校。
不甘心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后悔自己在复读期间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好好对待最弱势的科目,物理和数学。这直接导致我进不了重本线。
记得2017年大一春季下学期参加了一个英语俱乐部,俱乐部成员来自成都周边的各个学校,西南财经大学,农业大学等好学校。
周末那天正好有一个活动,当时也没事就和大自己一届的学长一同去参加了,举办地方是在距离自己学校有半小时公交车程的电子科技大学里面。
当跟外校的学生谈起来自哪个学校时,我很不好意思向别人介绍起自己学校,首先觉得自己的学校并不起眼,不是所谓的名校,更没有好的教育资源。甚至自己有时会拿这些当借口,在备战期末考试不想看专业课书的时候放纵自己追几集电视剧。
现在看来,是我认知过于浅薄了,学校不好,也不能成为我们不努力的理由,找工作时,学校背景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既然学校不好,那就该拼命提升自己能力才对。
而不是各种抱怨。如果实在是嫌弃目前自己所在的学校,那大可选择再复读一次,考上梦中情校,可我们不愿意付出这漫长的时间成本。
我们那么渴望名校光环的加持,说白了不过是是虚荣心作祟罢,当别人问起来,回答的时候会自豪的说,我来自某某985.211,听起来多高大上呀。
可是我们没想到的是,跟二八定律类似,每个好学校都有一部分差生存在,并不全是优秀的人,所以我们何必跟自己较真,不如把这精力拿来丰富一下将来找工作需要的简历。
虽然说像马云,李彦宏,雷军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们大多来自名校,但那代表你的只是凤毛麟角,社会上还是普通人占多数,因为成功往往取决于多个因素,机遇的到来,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没有985.211赋予的光环,我们其实真的不必太悲观。因为就算上了重点大学,资源再好,人脉再广,自己不努力不优秀,吸引不到优秀的人,也是没用的。
所以来自普通大学的你不要难过,不要自卑,觉得不如别人更不要焦虑,名校毕业的学生出来摆摊的大有人在,学历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
而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职场需要的也不是一个只会应付考试其他技能都不会的学生,而是将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他带来价值的员工!
只要觉醒的不晚,你还有很多机会,互联网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