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
今天在家整理书橱,翻书时不小心掉落一张小卡片,捡起一看,是张火车票。淡蓝色票面上的黑色印刷体,提示我这是去年的返乡车票,下午的车次,到家正可以吃晚饭。估计因为临时工作,取消了这次行程,却没有退票。
看着手中这张车票,不禁忆起从小到大,自己曾经用过的大大小小的车票。
记事起,第一次坐火车,是小学毕业的时候,全家人去省城玩。半夜的火车站,稀稀疏疏地站着几个准备远行的人,破旧的车站月台,只有一盏昏黄的路灯将人影拉得长长的。远处火车的长笛声,在深夜划破宁静,我小小的心脏也跟着悸动。那时的车票还是硬纸板做的,像旧时粮票那么大,拿在手里很有质感,白色的一面凹印着黑色的数字,是日期、车次和座位的简写。我紧张地捏着车票,心咚咚跳的响,对未知的旅程充满好奇,又有着第一次出门的恐惧。
后来上了大学,每年几次往返家和学校的火车之行成了生活的常态,绿皮车长长的鸣笛声早已不会引起我的悸动。简陋的月台扩成三个站台,硬硬的车票,也变高档了一些,变成像名片一般大小、粉色的车票,黑色油墨印着日期、车次、座位、起止站点这些基本信息。最大的变化是,寥寥旅人早被接踵的人群取代。扛着麻袋、打着卷腿的打工仔,胸前挂着半大孩子、后面背包的年轻妈妈,还有无数和我一样随着人流不由自主向前涌去的学生。车厢入口像饕餮的嘴巴,将吵嚷着的旅人、哭闹着的孩子、还有检票员长长的哨音,一股脑着、囫囵地吞下,奔向未知的远方。
工作后,经常有一些学术会议,周末需往返于不同城市。绿色的火车早已不见了踪迹,随着消失的是每次挤火车的热烈场面。虽然出行人次每年增加,但子弹头一样的和谐号,让火车出行高效许多。颇有机场感觉的高铁站,检票口排列整齐的旅客,大大的蛇皮袋也难觅踪影,即使农民工也多拖着一个个巨大行李箱,端的一副商务人士的范儿。粉色车票也换为淡蓝色,除了常见信息,正面的二维码,黑色背面的告知,较之前多了一份设计美感。火车到站,旅客有序通过自动闸机,无需争先恐后“赶”火车,多了悠闲、自得。
上次去南京开会,自助取票时才发现,竟然不再打印纸质车票,信息储存在身份证上,检票时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这下,车票真的成了历史,也许再过几年,孩子们就会对车票的存在表示好奇和疑惑,就像我们对待每个时代的特定物件一样。
车票,从硬纸板,到纸质票,再到电子票;从孩子眼中奇异的世界,到少年手中求学的凭证,再到成人心中交流的便捷。科学改变世界、技术提升生活,小小车票的变迁,也是一个普通人眼中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