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生活 学员李灵

2017-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生活的眼镜

德音171022初级班学员课堂随笔  李灵

我们当下该做的是发现自己的思维是怎样的,然后这份思维是否具有局限性,思维的框架又是怎样的。

在佛法僧戒中,佛是认知了真理的人。佛把他认知的真理告诉我们。

在我们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能够知道、能够帮我们跨界的思维的人。这种人我们可以将其分成动态与静态。

就像耳熟能详的名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句体现了动态与静态的环境。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明(名)师指路”这一句体现了选择老师的标准具有动态与静态性,在不同阶段对于选择老师的标准不同。从自我个体出发,没有唯一的固化性。

“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 有外缘帮助能够提升思维,但是不是主要条件。

“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开悟”

自身的思维塑造了,变成了自己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形成,思维一旦建立是很坚固的。

寻道生活 学员李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