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love?|《只是孩子》by Patti Smi

2022-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MMMax_手手

几年前看《波西米亚狂想曲》时,电影里有一处情节让我困惑了很久,也记了很久。

男主Freddie和前妻Mary出柜后各自有了新的伴侣,但Freddie仍称Mary为“love of my life”,皇后乐队那首经典的《Love of my life》也是为Mary而写。只看电影,能感受到两人前期的亲密和后期亲人般的情感,但从电影的视听语言里我即读不到Freddie的心路历程也看不到Mary的视角,这两种情感都十分脸谱化,很难与“一生挚爱”的深厚联系起来,所以我不明白。

单从情感上来看,Patti和Robert的故事与Freddie和Mary如出一辙,Patti和Freddie甚至是同一年出生的。Patti和Robert是两个偏离“正经而正确”的人生轨道、全身心投入艺术与创作的艺术家。两人一开始是爱人也是伙伴,互为彼此的缪斯、伙伴、观众、评论家。但几年后,Robert的取向发生了改变,爱情经历过分、合、开放式、多人行、开小差,最后以休止符结束,但亲密从未终止,直到Robert生命的尽头。临终前,Robert拜托Patti写出他们俩的故事,于是有了《只是孩子》。(这个译名太不好听了啊,没有just kids的灵动感)

Patti的文笔灵动、诚实,把全部的真实交给语言编译,两个艺术家的灵魂不加装饰已经足够动人。幸好有Patti这样的讲述者,在她笔下,我们看到两个艺术家是如何成长的,看到那个属于嬉皮士运文化的“午夜巴黎”,而最重要的,是发生在她和Robert之间的一切。爱情、友情、亲情、知己,这些已有的感情框架似乎都不足以容纳他们两人的爱。但毋庸置疑,她爱他,他爱她,一生的时间而已。

如果两个人亲密、有数不清的共同点的聊不完的话题,老爱黏在一起,而他们刚好是异性。那么旁人甚至他们自己都会自然而然地判定这是爱情。因为这是理解发生在异性之间亲密情感最简单的途径。但事实上,他们两的关系更像是《戏梦巴黎》里的龙凤胎,不需要用现成的情感去定义,信任、理解、相似、欣赏、共振、爱。Patti的丈夫说Robert为Patti拍摄的照片看起来都惊人地像他自己(Robert), Patti说当她看到照片,她看见的是“我们”。Robert拍摄的照片里,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诠释。Patti认为他们俩之间的爱不需要什么来做证明,所以她才在Robert临终时遗憾他们俩没有孩子时说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

而这类不规范的爱,真是给大众出难题。一部分人简单地把它归类为某种奇观——“艺术家的感情普通人弄不明白”,另一些人拒绝承认这种爱,还有一些人认为它是爱情、亲情、友情的成比例调和剂。

我们人好喜欢把爱也规范化处理。理论发明之初是为了解释存在的现象并帮助人们理解现象之后的规律。但理论用的多了,就变成一种规范,于是看现象不是现象,而是理论先行,若不能用理论把现象框定,人就会焦虑。对于爱,我们总是先把它分类,然后再思考这一种爱的等级。爱情胜过亲情,亲情胜过友情,友情胜过......我们永远在苦恼哪种爱更好更珍贵,哪种爱更深刻有更长的保质期,哪种爱是无法超越,哪种爱永远盖不过另一种。我们在爱上也想要求得一个物理公式一样的定论,哪怕承认爱的等级和重要性因人而异,也大致还在这套规范内。

但人们越来越不满足这种爱的规范标准。主流声音中,至高无上的爱从对集体和思想的大爱转变到纳入小我视角的爱,从爱情转变到亲情的爱、到自爱。人们开始越来越排斥超越xx情这种表述,因为这种叙述粗暴地把某种爱变成情感里的珠穆朗玛峰,其他爱非得要攀爬它超越它才能证明些什么。我不认为爱情有多么特殊多么难以解释多么一骑绝尘多么珍贵到要全世界的情感都为它让步,也不认为血缘能够带来百分百确定性的爱,通常来说,血缘能百分百确定的一一般都是遗传病。而这几年流行的“嗑CP”也是人们对现有爱理论的厌倦和不满足。嗑CP是对爱的三纲五常的突破,是对爱粗暴划分的不满。人们想要抛开粗糙理论的定义去追寻人与人之间的爱、关联、亲密,想要通过想象、创造“CP”们的关系去理解爱的无限种可能性。

陪伴之爱

共鸣之爱

理想之爱

文学之爱

激情之爱

愉悦之爱

对抗之爱

救赎之爱

支撑之爱

同行之爱

危险之爱

伙伴之爱

宿敌之爱

爱源自发生而不是设计,爱是一个过程的副产品。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里,一个人想要把生命分享给另外一人。爱的名称帮助你了解爱的方式所以不符合标准也没关系,爱不能被本末倒置,它先被生产再被定义。爱不应该被划分种类然后按照配给制供应,爱不应该在类型里挣扎,不应该被等级制舒服。我们不需要隔着理论去间接地爱一个人,也许爱也只需要孩子气的直抒胸臆,只需要你爱我而我也爱你。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