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沙、红尘,事如烟
2018-11-04 本文已影响8人
暴走的小橘子
偶然网上翻的老照片,发现居然有晚晴或者民国的照片,有些人一副胖胖的模样。听老辈人讲,那个时代胖起来可是不容易的,不容易到什么程度呢?人人瘦的竹竿似的,很多人吃不饱饭,胖是少数地主、官宦的专利。那时候以胖为美,你要是瘦不拉几的,保准被人背后瞧不起,笑话你家里穷的揭不开锅。
现在大人小孩都嚷嚷着要减肥,瘦总是让人待见的,时代在变,人的需求和欲望也在变。
听说,旧上海穷人饿的没东西吃,以大闸蟹果腹,时髦新潮的富有人士吃的是袋装的面粉,那时候能吃上袋装面粉就像现代人天天大龙虾。李鸿章的一个亲戚就是开面粉厂的,因此发了不少财。说这些事情有些贬低人的意思,不过只是一个例子,没有想贬低任何人,姑且听之,如是我闻。好多农家乐吃的野菜,以前是饲养猪的,人只有饥荒时才吃,现在研究出很多保健价值,大家都趋之若鹜了。
时代沧桑巨变,人们想要的,不想要的,通通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就像人人都希望青春永驻却不断衰老一样。突然想起来清帝退位后那些舍不得剪辫子的人,他们的无奈就如同清军入关时“留发不留头”的无奈一样。
时势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时势,千古的话题。讨论不清,研究不明,何人不是世间匆匆过客,人生如庄周一梦,白驹过隙,转眼间,白了头,你以前在乎的,不在乎的,从来不随人的心意流转。
走在路上,有些小姑娘路过,看样子是中学生,随口说道:“用贞操换真钞!”旁边的老太太最撇到耳朵后面去了,道:“不要脸啊,要是我们的那个年代,这些女娃娃会被浸猪笼的!”
变,红尘变化多端,无一定法。
人就是红尘中的一粒微尘。
红尘滚滚,裹挟微尘,有不变的东西吗,又有什么使我们该坚守的呢?问自己,也问读此文的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