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元村镇和南乐城

2024-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沉稳飞翔

        2021年12月4日,星期六,又是一个不错的大晴天,风和日丽,初冬适宜骑行的一个好时机。“大河骑行群”发帖骑行元村镇和南乐城,按照人到中年的规划,元村镇是寻访景点的主要区域,其中围绕卫河码头挖掘的古镇大运河文化更合我意。到南乐城里是吃午饭,北关回民区的清真饭店是目标,而餐后再游改造升级成为公园和博物馆的唐槐以及文庙,就是我的心思和提议了。所以骑行元村镇和南乐城,收益不浅,属于故地重游之下的深探和密植,不去远行,也只好这样了。

        骑友十位,人到中年、笑一个、故乡的云、劲情夫妇、焦点、沉默、国庆、大河和本人。去时在市区西北角接上“引黄济淀”水渠新路到达阳邵,然后经停元村后午间骑到南乐县城,69公里;归走G106是43公里,来回共112公路。还是跟不上趟儿,只好选择尾后独骑的方式,虽然喜欢如此,但也不敢懈怠,累咧不轻。南乐回民饭店午餐,A32元,不具特色,性价比不高。元村看卫河码头渡口遗址和古镇老粮仓,感受“千年御河”的水运兴衰,浸润码头古镇的文化积淀;南乐城中看新辟的唐槐公园和复原一新的文庙,已今非昔比,判若两途,古城复兴的韵味浓郁起来,原来文庙、城隍庙和关帝庙所在的唐槐是在南乐老城一条南北线上。

        再说说元村古镇和大运河。据考证,元村古镇已有1500多年的沧桑过往,北魏初年,鲜卑拓跋氏贵族聚居在这里,用夯土版筑城垣,称为堡子城。孝文帝改革时拓跋氏改为元姓,此地初名元村堡。唐代中晚期改元村镇,是魏州昌乐县驯翟乡驻地。宋改贤相乡,明改为安仁里,称元村集,长期为乡里胥吏办公驻地。清又改为元村堡,属西十二社,民国时期恢复旧名为元村集,今为元村镇。长期以来,元村古镇一直是南北、东西交叉纵横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控扼相州(安阳)至齐州(济南)、汴州(开封)到魏州(大名)的门户锁钥,影响着浚滑、邺漳、东昌及郓曹诸州府的文化生态。到了清代中期,元村已是繁华的水陆商埠,重要的菽粮囤积治所,享有“五府仓廪”“畿南小扬州”的美誉,阵势不顶半个府城,也顶大半拉县城。古大运河(卫河)襟带其西,经元村镇北迤逦东去,过大名府直达天子津渡。元村古镇的兴衰与天津一脉相连。清中叶,天津得漕运、海运和盐业之利迅速发展成为北方商业重镇,形成了一个“天津经济圈”。从开埠至民国时期,天津的经济很快覆盖了直隶(今河北)、山西、内蒙、山东地区,成为带动这些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龙头。大量天津进口的各色布匹和其他洋货,经南运河和卫河输送到山东的临青府、河北的大名府、河南的彰德府(今安阳市)、卫辉府、怀庆府(今沁阳县)等,而这些地区运往天津的药材、棉花等货物也是经卫河下运,于是元村便成了一个物资集散地。民国时期就产生“元村御河一拐弯儿,顶住南乐半个天儿”的说法。元村镇因为水运而兴起,也因为水运的衰落而没落。清末,运河淤积,铁路开通,元村镇的优势不再,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初大运河停运,元村古镇日渐衰落。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卫河)南乐段,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是一条见证中国漕运兴衰发展史的河流。于清丰县入南乐县境,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全长约21.5公里,其中流经元村镇段9.8公里,沿河主要历史遗存有卫河渡口、古码头遗址、苏氏粮仓等。2017年2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保护好大运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元村镇在市、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保护开发隋唐大运河两岸文化带为契机,发现了古码头、古民居、古渡口及重要粮仓十来处遗迹。南乐县政府斥巨资建设总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下沉式广场、卫河古码头复原、古遗址保护、牌坊、雕塑、桥梁亮化工程、亲水栈道平台建设、健身步道、绿化带等。而“元村仓储”则是元村集中心原来的粮食仓库,中原地区少有的粮仓遗存。旧址基础上的这几座粮仓改建于五十年代,由于居镇中心,每年交公粮、卖余粮时都十分拥挤,周边几个县乡的粮食也于此积储,往来运输,车水马龙,直到国家免除公粮,昔日热闹的粮仓才逐渐安静下来。这一“静”就是几十年。这就是南乐县元村古镇文化历史遗存明珠中最为耀眼的两颗。2017年12月18日,将元村镇仓储、元村码头遗址群等6处文物项目公布为南乐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乐县,古称昌乐,因县内古有昌意城,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所筑,“乐”则取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故称昌乐。今年7月15日上午,在南乐文庙广场,隆重举行了南乐县文庙博物馆和唐槐公园对外开放仪式,标志着南乐老城中两处地标物的升级改造完成。唐槐公园的古槐系国槐,位于南乐县城东北隅关帝庙遗址内,胸围4.45米,高15.7米,冠幅东西15.5米,南北18.7米,为南乐县城八大槐之孑遗,此槐沿称“唐槐”。现树冠庞大,苍劲雄伟,华荫如盖,状姿优美,1980年公布为县级保护文物。辟建的唐槐公园属于居住小区游园,公园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核心为树龄1000多年的南乐“八大槐”之首的第一古树“唐槐”。2020年,南乐县谋划实施总投资约800万元投资建设,唐槐公园的建成为周边群众营造了一处新的文化、休闲场所。南乐文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51年的历史,是濮阳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文庙.大成殿等为古建筑遗存,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乐文庙复建项目是在原址大成殿的基础上,依据文庙历史格局恢复其余建筑。2018年开始建设,工程总投资4800万元,占地面积约60余亩。复原后的南乐文庙建筑群由三路院落构成,由西向东依次为学宫、文庙和文昌宫,是典型的庙学一体、左庙右学的布局形式。文庙的对外开放,将更好地发挥文庙在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崇文尚学之风。

卫河是中国隋唐大运河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南乐元村更是拔高称之为“千年御河”,与“大河骑行群”的九位骑友来到这里,感受卫河流经河南最后一程的昔日繁盛 一早相约在市内的龙湖畔,恰值旭日东升,朝霞映照在湖水之上 透过开州桥的栏杆,初升的冬阳仍是这般灿烂辉煌 出发,沿着这条与“引黄济淀”齐头并进的道路,由南到北出市区,过清丰,直到阳邵,下来就接近南乐的元村了 元村镇,隶属于南乐县,地处南乐县西部,西隔卫河与河北省魏县张二庄镇相望。据史料记载,元村镇形成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居住之处。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因氏而名村,故名元村 元村卫河码头遗址,时代为明至清。2017年12月18日,元村码头遗址群列入南乐县第四批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村镇境内卫河,自涨汪村西南入境,自南向北,至谷村出境,境内河道长11.3千米。昔日元村古镇的卫河之上,曾经舟楫往来,白帆点点,纤歌悠悠,有“元村御河一拐弯儿,顶住南乐半个天儿”的说法 此地水位深但水势平缓,依此而建的码头,得天独厚,在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而且逐渐形成周边州府县乡粮食、煤炭、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地,也成为隋唐大运河沿岸最繁华也是最繁忙的古老码头之一 元村镇因为水运而兴起,卫河滋润了元村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的人家,镇上56个姓氏,不少是沿卫河两岸经商的商人或其他四方游历的手艺人,为了寻觅商机滞留定居于此,尔后相互通婚,繁衍生息。因此,在当地有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大运河“漂”来元村镇 长期以来,元村古镇一直是南北、东西交叉纵横的水陆交通要道。到了清代中期,元村已是繁华的水陆商埠,重要的菽粮囤积治所,享有“五府仓廪”“畿南小扬州”的美誉。当时的码头上下、渡口前后,车水马龙,交易互市,熙来攘往,非常地繁华热闹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铁路、公路的开通,当年盛况一时的大运河航运退出历史的舞台,古韵悠然的河道码头因之荒废了。古码头西邻,是S213省道卫河大桥,升级重建后的新桥也要合拢了 与元村码头遥相呼应的是南岸的元村老街,骑进去,感受古老与灵动的气韵 水运的发达和码头的集散作用,致使元村不断涌入各色人等,蕞尔河岸市井竟然成了一个移民商埠。今天,元村有汉、回两个民族56个姓氏,也像县城一样有四街四门四关和不止一个的十字大街,忝列濮阳市最大的古村镇之一 古街中新老建筑并存,但其街道形式仍然保持着古时十字街交叉的老格局,往往也是古镇的中心 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初卫河停运,元村古镇日渐衰落。而古镇以商业文化为主线的深厚文化积淀却没有完全消失。如今,周边的百姓都说元村集上的人精明,会做买卖,能揽生意,这大概就是因之于他们祖上基因、血脉的传承 元村古镇就是一个运河骄子,这个水陆码头,古渡要津,随着斗转星移,元村逐步发展成为集商贸、仓储、运输、加工、物资集散为一体的区域性经济贸易中心 元村镇仓储位于南乐县元村镇北街,时代为20世纪50年代至八十年代 据介绍,元村仓储现存七座粮库,砖木结构。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建一直沿用至今,具有连片、集中的特点 南乐县文物部门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申报普查工作中,新发现了一批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一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南乐历史文化品位,2017年12月18日,将元村镇仓储、元村码头遗址群等6处文物项目公布为南乐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元村镇,东骑十二公里到了南乐县城,已经接近午时了 辗转来到城北仓颉路上的这家“万顺斋”清真饭店吃午饭 店大却人气不足,按图索骥,也找不出店中的扛鼎出品 果然没有惊艳之作,性价量都极一般,外采的羊肉包子还膻气浓重,再来的魅力显然不足。A费32元 再访南乐城中的老景点,随着近几年改造提升工程的建设,都已今非昔比,围绕老槐树开辟了唐槐公园 过去被破屋残垣和大土坑围困的老槐树,如今已是宽敞公园中代表性标志,朗朗乾坤之下,更显苍劲蓊郁 此槐系国槐,位于南乐县城东北隅关帝庙遗址内,胸围4.45米,高15.7米,冠幅东西15.5米,南北18.7米,为南乐县城八大槐之孑遗,此槐沿称“唐槐” 当地民众视老树为神树,仍旧顶礼膜拜、披红挂彩、香火不断 现树冠庞大,苍劲雄伟,华荫如盖,状姿优美,1980年公布为县级保护文物 唐槐向南,是南乐文庙,今年7月15日上午,在文庙广场,隆重举行了南乐县文庙博物馆和唐槐公园对外开放仪式 南乐文庙复建项目是在原址依据文庙历史格局恢复其余建筑,2018年开始,总投资4800万元,占地面积约60余亩,复原后的南乐文庙建筑群由三路院落构成。这是文庙门前的照壁,前后砖雕为孔子讲学布道和传统祥瑞图案 照壁阴面孔子为学的砖雕 复原按文庙旧制,棂星门居前 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建筑,古代神话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 进门之后为绊池,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泮池上一般有石桥,或拱或平、或三座三洞、或单座多洞不等,被称为泮桥 大成殿前为大成门,门因大成殿而得名。“大成”典出《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大成门又名“仪门”,意谓入此门者须衣冠整洁,仪表端庄。主殿大成殿为南乐文庙老建筑,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 年),距今已有651年的历史,是濮阳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文庙,2000 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文庙,刷身份证就可进入免费参观,未入。看古城恢复再造规划图,方见文庙、城隍庙和唐槐所在的关帝庙,均列于南乐老城南北一条线上,完成后清晰可现南乐旧制轴线的古韵 全程骑行112公里,上午过元村到南乐城为69公里,下午沿G106归是43公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