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2006年】到家了……
【题记】
时光留不住,唯那温暖的记忆永存心底。
谨以此文,祭奠那逝去的旧时光,纪念生命中我的软肋、我的宝贝,在心灵深处留给我的感动,记录宝贝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记载对我、对我们这仨口之家都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我的2006年。
网图,侵删01.
每个人都会经历心里上的“成人仪式”:过了18岁,就意味着一个自然人,已迈入成年人行列。
成长中,我们身心会有阵痛——拔节之痛,会莫名恐惧长大,甚至,会有失落。年少时的我们,都曾在心底呐喊:我不想长大!
孩子长大成人后,会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赖,进入以男性为主体的父系社会。
一直被父母、长辈呵护、照顾的女孩儿,走进社会,会是怎样的心境,会经历怎样化茧成蝶的心灵蜕变呢?
02.
我的宝贝在异地读的大学,毕业后,在异地打拼、漂泊。一个女孩儿,只身漂泊在外,有多辛苦可想而知。
作为母亲,对宝贝的牵挂,背着她时溢于言表,面对她时,又会刻意伪装坚强。
自从领养了玖玖、随着跟玖玖感情加深,爱屋及乌,我对玖玖的宠溺,会在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出来。
宝贝常因此吃玖玖的醋,会撒娇地抱怨在玖玖面前,她“得不到平等的爱”。
可是,她哪里知道,今生今世,她是我最深的惦念和牵挂,她是我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感恩今生她来到我生命里,让我与她一起经历生命的荣枯与成长。
感恩生命中她给我的点点滴滴的感动和感悟,感恩她给我的深深的爱。
03.
第一次离家,离开父母独立在外学习,宝贝眼里泪汪汪:
2006年,宝贝读高二。
高一下学期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分析了文、理科考生高考及将来大学毕业后择业、就业的优势、劣势。
我的宝贝文科特别好,偏科严重,文化课中上等,从小喜欢画画,宝贝的艺术天赋,是遗传了宝爸的。
记得她三、四岁时,最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我给她买的洋娃娃的原装漂亮衣服扯下来,用她左撇子的小手,拿起针线、剪刀,给洋娃娃做衣服。
有时,只用两块牛仔服布块边角余料,三、两下,就能给她的洋娃娃披挂、搭配出一套衣服,还用她稚嫩的小手,把娃娃牛仔裙底边(或裤脚)撕成一丝丝儿的做装饰,类似现在流行的乞丐服破洞的感脚。
高一下学期那次家长会上,听了老师对文科考生高考利弊及就业前景的分析后,我毅然给宝贝报了画画辅导班,每周2次,送宝贝去本市一家绘画辅导班学画,为她高考冲刺艺术生做准备。
高二分班,我鼓励宝贝报文科班,准备考艺术类。
艺术生需提前考“艺术证”,如果没有拿下艺术证,是没有报考艺术类院校资格的。
当时,包括宝爸在内的家人、亲友,凡是知道我要让孩子学艺术考艺术类的,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的决定。甚至直接给我泼冷水:
“学艺术就是烧钱,普通工薪阶层,供得起艺术生?”
但,我坚信我的宝贝有绘画天赋,有艺术细胞。
高二下学期,随着高考艺术证考试进入倒计时,宝贝在本市画班所学内容已无法满足艺考需要。
画班老师通过他们(画班是一对在鲁迅美术学院进修毕业的小夫妻开的)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同学的关系,把画班里当年准备参加艺考的孩子介绍到省城专门的高考艺考辅导班。
担心孩子一心学画,一点文化课不上,半年后考试时文化课不过关,就给她找了既学画,又穿插文化课辅导的那种培训班,学费昂贵。
那时,我和宝爸的工资微薄,积蓄有限,我是咬牙一次性取一张近万元的存折,给宝贝交足了辅导班学费。
十年前,一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工薪族家庭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花在宝贝身上,我眼都不眨一下,就是这么任性而为。
一晃经年,往事历历在目。
04.
忆当年:跟宝爸把宝贝送到省城艺考训练班宿舍安顿好,当我们想离开那时,宝贝倚在宿舍门口,眼巴巴瞅着我和宝爸,眼中有泪光在闪烁,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我们会狠心的将她一个人留在那完全陌生的地方,宝贝那怯生生、含着泪目送我们离开时的小眼神儿,刺痛我心,终生难忘,那一刻,就仿佛,我们是与她生离死别一般,太揪心!
舍不得也得舍,有舍才有得。我们咬咬牙,头也不回的走开,留下那恐惧无助的小小身影,看着我们背影远去在门边站了多久哭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
那以后,宝贝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令我度秒如年。
那时没有微信、没有智能机,想孩子只能靠“想”。
宝贝刚离开家那段时间,我不敢去她的房间:因为,房间里,到处都是她在家时的痕迹和“味道”,那一切,太熟悉!处处都是她的影子!踏进宝贝房间,仿佛她就在那里。可定睛一看,哪有啊?那一刻,眼中常常有泪,不争气的溢出。
后来,不敢再去宝贝的房间,怕睹物思人。假想她还在家,在房间里看书学习写作业呢……
转眼,宝贝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很多年了。
一个人漂泊在外,辛苦打拼,每年能回家里的日子,屈指可数。
忆当年:宝贝高三那年,我们搬了家。搬进新居后不久,她上了大学,远走他乡……
新居里,给她留着的房间里,她高中用过的画具、画作,甚至是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本,儿时的玩具、读物等物品,在我心里,是房间最金贵的物件。我把它们整理好,放在她房间床底下和她房间的壁柜里。
一日,换季时整理房间,一样一样拾掇宝贝的物品,看到她高中的一篇作文:《到家了……》。
读宝贝心语,泪如泉涌。
那是她高二被我们送去省城学画后,她回到原来旧居时,内心深处的感慨:
“在外才飘了只刚一个月,而且,中间还往返几次,但这次到家,还是很高兴很高兴。和半个月前,因为学校写生偶然回家完全不同——这一次是真的想家了,还差点回不来呢……
开始适应了外面的生活——外面的人际圈,外面的说话方式,外面的处事方法……然而,却在可以自己生活的时候,很想很想家了。原来,我还不可以独当一面。”
看到这,耳边仿佛响起宝贝银铃般的笑声,想起她在去画班不久的一个周末,我在家里洗衣服,她打来电话,逗我:
“老妈,想没想我?想不想我突然出现在您面前?”
当时,只当她是拿她老妈寻开心,就随口接话到:
“当然想啊!恨不得宝贝现在就在老妈面前呢!”
这时,门口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我:
“宝贝儿,等一会儿再唠,有人敲门,老妈看看谁来了?”
打开房门,竟是宝贝回来了!风尘仆仆的小人儿,背着背包,站在门口,冲我笑着站在我面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
“小臭丫头,你咋回来了?”
宝贝:
“老师带我们去核伙沟写生回来,途径站前,说给每个人放几个小时假,可以回家看看。我怕您着急,怕您盼,想给您一个惊喜,就没提前给您打电话……”
记得那天,宝贝一进屋,放下背包,从里面拿出脏衣服,放到水盆里,自己动手洗起衣服。
宝贝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又会自己洗衣服了,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令我倍感欣慰:我的宝贝,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所有的相思与付出,都值了。
思绪随着宝贝作文本上的文字跳跃着:
“回家了。第一次自己坐火车,身边,没有亲人。到家了,只有妈妈一个人,只见了妈妈两三个小时……我们都忙了,忙各自的事情……然而,也终于就明白朋友说的那句话:即使一个人没有,也很想回家。
即使一个人没有,也很想回家。因为家就是家,家是牵绊,是记忆,是港湾……这次回家,真的感觉不一样了,这丝毫的陌生感让我惆怅。毕竟,我的东西,都在外面了……可是某些东西,带不走的。”
看到这,莫名心疼我的宝贝。她在写下上面这些文字时,该是怎样的百转千回!可当时,我却不曾感知,我是一个大条的、愚笨的、后知后觉的不合格的妈妈。
感恩换季收纳物品时,得见宝贝心灵深处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和思绪。贪婪地接着品读宝贝的文字:
“到家了,即使一个人没有(注:宝贝当时没提前打招呼,突然回家,担心过家里可能没人扑空吧)。家里有我生活过的痕迹。一切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一切又都不曾改变。到家了,即使只有一个人守候,即使和这个人吵嘴——为了一成不变的理由,也还是会觉得幸福。可以睡在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上。熟悉的位置,熟悉的感觉。我睡得很沉,也许真的是累了……一觉醒来,可以把手举过头顶伸懒腰而没有床栏的阻碍,可以大摇大摆地下床而不用怕吵醒别人。我们家的床放在五楼的地板上,却比学校二楼的上铺睡起来还有安全感。睁开眼看到的是自己离开之前贴的海报:雪白的墙,可以放心地靠在上面而不用担心墙灰蹭到衣服上;窗子比寝室的要小很多,却很温馨;虽然挨着大马路,却再也不觉得吵……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在房间,睡得安稳。妈妈原来如此不易,一个人守候,最疲惫,却不可以休息”。
看到这里,我瞬间泪奔!亲吻着这些文字,就像亲亲我的宝贝!透过朦胧泪眼,继续读宝贝心语:
“妈妈劝我不要常回家。我知道的,那不是她想要的,但那样对我好。在外一个月,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无奈。高三回来,还可以安心的在家住半年,然后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原来,在家的时间,也只有半年了,而且,还要在这段时间准备高考。终于明白家的概念,终于知道自己有多恋家。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呢……不要说离开,就算是一点点小的迁徙也会让我受不了的。我爱上这个地方了,不想搬啊。所以,一切最好不要变。然后,我知道了这是一个比天长地久更不切实际的愿望,天方夜谭。我自己都在变呢,怎么要求其他的不变?可是,我还是需要有些什么来证明,我就是我,我还是我。”
宝贝写这篇文章时,我们还在旧居,这是她初到省城离家学画一个月之后的情形。当时,我们的旧居,因城市改造要被动迁搬离,只是她回来时,还没正式搬离而已。所以,宝贝上文中才有这些感慨。
读到宝贝作文最后一段,又不禁泪奔:
“到家了,好想就这样不离开,可是……怎么办,家里的一点点小踏实都会让我泪流满面。我还是要离开啊,离开这个最安全的,我最依赖的地方……一个人的漂泊,很辛苦。但是,我是幸福的,我有家,我有亲人啊。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在乎,就不会飘得太虚无吧……”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