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古风小酒吧岁月古韵诗成行

关于葵花的记忆

2018-05-31  本文已影响75人  三三呢

关注李娟的作品很久了,最早是在一个更文软件上发现了她的作品。当时写的是她母亲台湾游玩回来的趣事,我发现她有一种我钟爱的生活感。善于在苦涩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感受,甚至是快乐。然后我买了第一本她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从此后我找到了钟爱的一位作家,像是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贴合我自己本心的一种生活态度。

这本《遥远的向日葵地》2017年下半年出版,我在年后入手,现在才读完。内容和预期有很大差别,不是我曾料想的感受,但是它却更贴近我的童年生活。

起初我看见题目,觉得内容应该是热烈的,然而并不是,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失望。说实话,向日葵地充斥着我的童年。

那是一段快乐而贫乏的日子。我因书名而联想自己的童年。她的记叙像是让我回到了那段时光,让我找到了我深刻记忆童年的原因。那就是因匮乏而满怀希望。

读这本书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惆怅和茫然,甚至多于有趣。这是因为作者当时极度飘荡的生活,所渗透出的气息。也是因为它勾起了我太多忧伤而多思的童年,我自己便回到了惆怅茫然之中。

作者和母亲在向日葵地生活劳作,维持生活。艰苦的生存条件也没能压倒乐观的母亲,情绪失落的作者也有着除了葵花以外的收获。我的童年也充斥着大片的向日葵地,远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母亲怀着我仍然还在收割葵花。她挺着七个月的肚子,把毛驴车上的葵花花盘扔向我们的土坯房房顶,进行晾晒。这样的劳作持续到我外出求学那一年。多年之后母亲还笑着和我说过,当时就想着,孩子掉了就掉了吧!这停不下来的日子啊,这停不下来的双手啊!

如果在二十岁时我听到母亲这样不在乎我的玩笑,我可能还会当真,甚至会和母亲又哭又叫。可是如今我看着母亲斑白的头发,和我们已经成人的四姐妹,我只想把母亲搂进怀里,抚摸她粗糙的手掌。

李娟说,葵花金灿灿的花盘,总是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象征。我也有深深的同感。那时我还那么小,跟母亲在田间只知道捉蝴蝶,也会跑丢了鞋子。有时候我跑到堤坝上,放眼望去成千上百亩的葵花随风招展着圆形的叶片,到了花盘展开的时候,又是一片片灿烂的花海。那时我甚至找不到美这个字来形容它,只是这种金色的大花盘和成片的花海,连同母亲弯着腰的影像,一直保存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也不能忘怀。热烈而壮丽的葵花田,承载的就是希望吧。我就是在这片希望之上,走了出金灿灿的家乡,离开了疲惫的母亲。

葵花花粉的气味独特,蜜也香气浓郁。李娟家向日葵地里的蜜,感觉就像荒野中的一颗糖。它的甜蜜那么微渺,又那么突兀,显得那么妙不可言,那么幸福。让我想起父亲在养蜂人那里买回来的一瓶蜂蜜,用一只啤酒瓶装好,一个塑料袋封口。我们总是用筷子伸进瓶口蘸取一点蜜,然后放进嘴中细细品味,多么甜美。在糖还稀少的岁月里,一瓶蜂蜜填补了心中流失的甜份。也许是啤酒瓶的缘故吧,直到现在,不论吃什么花的蜜,我总是能吃出一股酒香味。

还有一种难忘的等待。

父母亲收割葵花要等到傍晚以后才会到家。我带着小妹不敢在黑漆漆的房子里坐等,于是总是在天黑之前,我就爬上房顶,还要费尽力气地把小妹拉上来。然后我开始敲打葵花,进行脱粒。这是小小的我唯一能做的,也是在那时我觉得该做的事情。

妹妹有时等不到父母亲回来就在我旁边睡着了,我只好把父亲的大外套盖在她的身上,从脖子到小脚,包的严严实实。然后向村口方向不停的张望。天要黑了,我抱着小妹在房顶上焦急的等待,直到在暮色里恍惚看到归来的倦影。

很多次,在看到父母打开大门之后,我都想哭着跑过去抱住他们。等待里的担忧、心疼,都还找不到诉说的词语。但是多数时候只是被父亲抱下房顶,小妹被安置在炕边继续睡着。我紧跟在母亲身后添火烧饭。灶火燃起时,衬着父母亲疲惫的倦容,微微发红。

那时我感到温暖,温暖得想要哭泣。

遇到暴风雨的时候,我望着窗子,害怕闪电击中我最爱的人,害怕毛驴在雷声中惊慌而伤到父母亲。曾经有闪电击中距离他们二十米的大树,毛驴惊慌摔伤过母亲的手臂。还好他们总能安全地回到家里。

读到李娟等待母亲骑着摩托车回家时的情景,我忍不住溢出泪水,只有在那种情境里体会过,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担忧与深情。

后来我大了一点,一边做饭一边等待。感觉自己终于可以更接近父母。力量虽小,却正好可以将食物煮熟,并从灶火中端上餐桌。

秋天的时候,除了收获就只有疲倦。整个村子都陷进深深的疲倦。仿佛丰硕的粮食已经榨干了所有人的精力。其实也确实是这样。

所有的父母都在收割葵花,这是每一家生活开销的来源,学生入学的学费,来年耕种的保障。我也是凭借这些葵花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每当累时,我都能想起父母在田地里小小的身影,天地苍茫,父母亲渺小的身影在一点点移动,种植葵花,也是在种植希望啊。多少希望在这片葵花地里升起,最后热烈而勇敢的盛放!

因为这份热烈,我始终愿意向前,也始终充满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